我的实践记录:捣鼓“根亲亲”肥料这回事
大家今天跟大家唠唠我最近捣鼓的一个东西,我给它起个土名字,叫“根亲亲”肥料。为啥叫这个?就是觉得这玩意儿对植物的根特别跟亲人似的,就这么叫。
起因是啥?
就是前段时间,我种的那几盆花、菜,老是长得蔫唧的。叶子发黄,看着就没精神。我也没少上心,买的那些花花绿绿的化肥也用不少,氮磷钾啥的,看着说明挺厉害,可效果总觉得差口气。有时候肥给多,还烧苗,真是头疼。
我就琢磨,问题到底出在哪?后来扒开土看看,嚯,那根,又细又少,颜色也不对劲,黄不拉几的。我就想明白,根是植物的嘴,嘴不喂再多好吃的也吸收不不是?光想着上面长叶子开花,忘根本。
我是怎么开始弄这个“根亲亲”的
我就想起老家种地那会儿,那时候哪有这么多化肥,不都是靠农家肥嘛像鸡粪、猪粪、草木灰啥的,那时候地多有劲儿,庄稼长得多壮实。我就寻思,能不能自己也弄点类似的东西,专门养根。
说干就干,我这人就爱动手实践:
- 第一步,找原料。这个简单,我去朋友的养鸡场弄点发酵好的鸡粪,这玩意儿劲大。又找点草木灰,就是烧柴火剩下的那种灰,听说补钾还杀菌。
- 第二步,瞎掺和。我没啥科学配方,就凭感觉。找个大桶,把鸡粪、草木灰倒进去,还加点园土,想着让它更“接地气”一点。
- 第三步,加水沤着。加水,别太多,让它保持湿乎乎的状态,但不是水泡着。然后盖上盖子,别盖太死,留点气。我就把它放墙角那儿,不去管它。
- 第四步,耐心等着,偶尔搅和。这玩意儿得发酵,不能直接用,不然烧根。我就隔三差五想起来,就用棍子去搅和搅和,让它里面也透透气。这过程有点味儿,得做好心理准备,哈哈。大概沤能有一个多月,看着颜色变深,闻着也没那么冲,感觉差不多。
用起来效果咋样?
沤好之后,我就开始用。也不敢直接用,都是兑水,大概兑个十倍二十倍的,看着颜色淡淡的就行。然后就绕着植物的根部慢慢浇下去,不敢浇太多,怕烧苗。
你别说,效果真挺明显的!
大概过半个多月,原来那些蔫唧的菜和花,叶子明显绿不少,也精神。最让我惊喜的是啥?有一次我给一盆花换盆,把土坨子弄出来一看,那根!我的天!
跟以前完全不一样!
根变得又白又粗,而且特别多,毛细根呼呼地往外长,抓土抓得可牢! 不像以前那样,就几根主根孤零零的。看到那样的根,我就知道,这“根亲亲”肥料没白弄!根长好,吸收能力强,植物自然就长得壮实。
现在我基本不怎么用那些纯化肥,就用我自己沤的这个,偶尔补充点别的。感觉这样养出来的植物,更皮实,不容易生病。虽然过程麻烦点,有点土,但看着它们长得心里踏实!
这就是我捣鼓“根亲亲”肥料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