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跟大家唠唠我琢磨猫便肥料这事儿的整个过程。家里养着猫,每天铲屎那是必须的,看着那一包包扔掉的猫砂和猫便便,总觉得有点浪费,特别是阳台上还种点花花草草,就动心思,寻思着能不能把这猫便便利用起来当肥料使。
刚开始有这想法,心里也打鼓。网上随便一搜,说啥的都有,有的说猫粪有营养,跟农家肥似的能改良土,让花长得旺。有的又说,猫粪里可能有虫卵、病菌啥的,直接用会烧苗,对人也不听着是有点吓人,但就爱瞎折腾,觉得只要处理好,应该问题不大。关键在于得让它充分腐熟,跟咱农村沤肥一个道理。
捣鼓前的准备
说干就干。我得收集原料。我家猫用的是膨润土猫砂,这玩意儿不好降解,所以我每次铲屎的时候,就尽量只把猫便便捡出来,沾尿的猫砂团块还是照常扔掉。专门找个带盖的小塑料桶,把攒下来的猫便便先扔进去。
光有猫便便不行,干巴巴的也不好发酵。我想起以前看人说堆肥要加土,还要保持湿润。我就这么操作的:
- 找个大点的、结实点的带盖塑料桶,底部先铺一层大概五六厘米厚的园土,就是种花剩下的那些。
- 然后铺一层收集到的猫便便,别太厚。
- 再盖上一层土,把便便完全盖住。
- 就这么一层土一层猫便便地往上加,跟做三明治似的。
- 加几层之后,稍微洒点水,让土有点潮乎乎的就行,别弄成泥浆。
- 再盖上一层厚点的土封顶,然后把桶盖盖严实。
我还加点没用的菜叶子、果皮进去,想着能一起发酵,增加点营养成分。桶就放在阳台角落,不碍事也不显眼的地方。
漫长的等待和观察
接下来就是等。看网上说,这发酵时间可长可短,短则几个月,长则半年以上,主要看温度、湿度和里面的东西。我这人急性子,但也知道这事急不来,沤肥就得有耐心。
期间,大概隔个把月,我会打开盖子看看情况,要是觉得太干就稍微洒点水。刚开始几个星期,打开时味道还是有点冲的,就是那种没发酵好的有机物的味儿。但随着时间推移,大概过三四个月,再打开时,那股刺鼻的臭味就基本没,变成一种泥土的腥味,或者说像森林里地表那层腐殖土的味道。里面的猫便便也看不出原来的形状,跟土混在一块,颜色也变深,看着黑乎乎、油亮亮的。
看到这状态,我估摸着应该是腐熟得差不多。用铲子翻翻,感觉质地也比较松散。
小心翼翼地试用
肥料是沤好,但第一次用,我还是有点小心的。没敢直接用在要吃的菜上,先拿阳台上那几盆皮实的观赏花卉练手。
我没直接把这沤好的肥当土用,而是把它当底肥使。换盆的时候,在花盆底下铺一层,或者在离根远一点的地方挖点坑埋进去一些,然后再盖上普通土。用量也不敢多,就怕烧根。
效果咋样?
你别说,效果还真挺明显的。用这自制猫便肥的花,感觉长势比以前是旺盛点,叶子也绿油油的,看着更有精神头。尤其是之前一盆长得蔫蔫的茉莉,用之后感觉缓过来,还多开几朵花。
关键是,用的时候和用之后,都没有啥难闻的臭味,也没招来什么虫子。这说明彻底腐熟真的很重要。直接用新鲜猫粪那是万万使不得的。
一点总结和想法
这回用猫便便自制肥料的实践,我个人觉得还是挺成功的。虽然麻烦点,需要时间等待,但确实是把废物利用起来,也省点买花肥的钱,看着花草长得心里也挺乐呵。
不过有几点还是要强调下:
- 一定要彻底腐熟!这是最重要的,没腐熟的不能用,不然烧苗、传病菌风险大。怎么判断?就是没臭味,变成土味,看不出原来的样子。
- 收集时注意卫生。处理猫便便前后都要好好洗手。
- 猫砂选择。最好用能降解的猫砂,比如豆腐砂、松木砂,这样连带结团的尿块也能一起堆肥。我下次打算换种猫砂试试。膨润土的就不太适合。
- 新手先少量试用。先用在不吃的植物上,看看效果和反应,别一下子全用上。
- 耐心!耐心!堆肥是个慢功夫,急不得。
大概就是这么个过程,算是我自己瞎捣鼓的一点记录。希望能给同样有想法的朋友一点参考,但记住,安全第一,处理不好宁可别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