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跟大家聊聊我自个儿捣鼓那“鱼子蛋肥料”的事儿。
话说这事儿得从上次家里收拾几条大鱼说起。收拾完,剩下好些个鱼子,黑乎乎一坨,还有些鱼杂碎。以前,这些玩意儿要么扔,要么埋树底下,觉得有点浪费。我就琢磨着,这鱼子营养肯定蛋白质啥的肯定不少,能不能整个肥料出来,给自己种那几盆菜用用?
说干就干。我先把那些鱼子和杂碎稍微冲冲,去掉点血水,但也没洗太干净,感觉留点“原汁原味”可能更好发酵。
准备家伙事儿
然后我就开始翻箱倒柜找家伙:
- 一个带盖子的旧塑料桶,以前装涂料的,刷好几遍,保证没味儿。
- 找点家里剩下的红糖,或者叫黑糖?反正就是那种便宜的,没咋精加工的糖。
- 还有之前做酵素剩下的点发酵菌液,想着加进去能快点,味道也能好点。没有的话,光靠红糖也能发酵,就是慢点,味儿可能冲点。
- 一点淘米水,第一遍的,稠乎乎的。
开始动手搞
东西备齐,开整。我先把鱼子鱼杂扔进桶里,大概占桶的三分之一。然后把红糖撒进去,量嘛我就是估摸着来的,大概是鱼子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样子?反正就是提供个碳源让细菌快活地干活儿。把那点发酵菌液也倒进去,加点淘米水,稍微搅拌下,让它们稍微混合匀乎点,但别加太多水,弄成个半湿不干的糊糊状就行。
关键一步来,盖盖子。这盖子不能拧死,得稍微留点缝,让发酵产生的气体能跑出来,不然桶给你嘣开可不是闹着玩的。我就把盖子虚掩着盖上。
漫长的等待(发酵过程)
然后,就把这桶玩意儿搬到院子角落里,找个太阳直射不到、但又有点温度的地方放着。接下来的日子,就是等。
头几天,确实有点腥味,尤其是我偶尔想起来去拿个棍子搅和一下的时候。但加红糖和菌液,感觉还没有想象中那么臭气熏天。大概过一个礼拜?那股子腥味就慢慢淡,开始转变成一种酸酸甜甜的味道,有点像做环保酵素那味儿。
我就这么放着,隔个三五天或者一个星期,想起来就去用棍子搅动一下,让氧气进去点,也让它发酵均匀点。这个过程大概持续一个多月,具体时间看天气,天热就快,天冷就慢。怎么判断好没主要是看状态和闻味儿。等到桶里的东西看着都变成黑乎乎的液体,上面可能有点白色菌膜,搅动的时候气泡明显少,闻起来就是那种酸香味,没啥腥臭,那就八九不离十。
完活儿,开始用
发酵好,这黑乎乎的液体就是“鱼子蛋肥料”原液。用的时候可千万不能直接浇!这玩意儿劲儿太大,必须稀释!必须稀释!必须稀释!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我一般是舀一小杯原液,兑上一大桶水,比例大概是1:50到1:100?看你浇苗小就稀一点,树大就浓一点。我主要用来浇我阳台上那几盆番茄、辣椒,还有院子里那几棵果树苗。宁可稀一点,也别浓烧苗。
浇的时候,就跟平时浇水一样,沿着盆边或者树根周围浇下去就行。尽量别浇到叶子上。
效果咋样?
你还别说,这自己捣鼓的玩意儿,效果是真不赖。用几次之后,明显感觉那几盆辣椒长得壮实多,叶子墨绿墨绿的,挂果也比以前密。番茄也是,结的果子感觉都大点。那几棵小果树,感觉也精神不少。
这玩意儿也不能天天用,毕竟是浓缩的精华。我一般是半个月或者一个月,看植物生长情况用一次。而且刚浇下去那一两天,走近还是能闻到一点点发酵的酸味,不过很快就散,比化学肥料味儿小多,也感觉更安全。
用鱼子鱼杂这些下水料做肥料,不难,就是需要点耐心等它发酵效果挺满意,关键是废物利用,还省买肥料的钱,用着也放心。家里要是收拾鱼有剩的,或者能搞到这些东西的,真可以试试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