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氮肥的使用方法,液体氮肥几天见效
;
回答
1、施用时间:液体氮肥在作物需氮高峰期使用效果显著,如小麦、水稻的返青期拔节期、玉米的喇叭口期、叶菜的生长前期旺盛期、蔬菜的苗期到初花期,注意避开高温和阳光直射。2、施用方法:作基肥和追肥时,一定要施入土壤中,否则会造成氮素的挥发损失,施肥深度因作物不同而有所差异。3、用量浓度:因作物以及作物生育时期和土壤质地特征而不同,总体而言,一次施用的氮量应控制在2-5公斤/亩范围内。
一、液体氮肥的使用方法
1、施用时间
液体氮肥在作物需氮高峰期使用可取得好的效果,作物需氮临界期能突出效果,如小麦、水稻的返青期拔节期、玉米的喇叭口期、叶菜的生长前期旺盛期、蔬菜的苗期到初花期。喷施应注意避开高温和阳光直射,切忌不要与碱性农药混用。
2、施用方法
作基肥和追肥时,一定要施入土壤中并覆土,直接将液体氮肥喷洒于地表会造成氮素的挥发损失,施肥深度因作物不同而有所差异。液体氮肥单独作基肥时,主要用在生育期短的旱地作物;单独作追肥时,可用于大田、草地、各种经济作物的快速生长时期。此外,它还可以作为氮磷钾液体混肥配方中的氮源,以及作为叶面喷肥的氮源。
3、用量浓度
液体氮肥在各种作物上的用量都不一样,以水稻为例:在插秧前1-2天,可使用液体缓释氮肥6袋兑水均匀喷施360平方米的苗床,喷施后不需要洗苗。总体而言,用量要根据作物生育时期和土壤质地特征而严格掌握,即使在作物快速生长期,一次施用的氮量也应控制在2-5公斤/亩范围内。
二、液体氮肥几天见效
1、液体氮肥在土壤中应用时,见效时间为8-10周;叶面施用时,6-8小时可在植物内发现,24-48小时基本完全吸收,持效期可达50天以上。
2、液体氮肥属于纯营养型高氮流体肥,主要用来补充氮肥,具有安全性高、肥效期长、吸收快、利用率高、易于复合、深度吸收、方便机械化施用等特点。
。玉米脱肥打液态氮可以吗?
玉米脱肥又叫玉米缺素症,主要是缺失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可以施用液态氮,但是顾名思义,也只能补充单一元素,玉米缺失其他元素还是需要及时补充的,下面介绍一下玉米缺素症状以及合理施肥。
一、玉米缺素症状
1、缺氮:缺氮中后期叶片由下而上发黄,先从叶尖开始,然后沿中脉向叶基延伸,形成一个“V”字形黄化部分,边缘仍为绿色,最后全叶变黄枯死,果穗小,顶部子粒不充实。
2、缺磷:缺磷叶尖、叶缘失绿呈紫红色,后叶端枯死或变成暗紫褐色,植株矮化,根系不发达,雌穗授粉受阻,籽粒不充实,果穗少或歪曲。
3、缺钾:缺钾下部叶片的叶尖、叶缘呈黄色或似火红焦枯,后期植株节间缩短,易倒伏,果穗小,顶部发育不良。
4、缺铜、硫、铁、硼
主要表现在上部叶皮上,缺铜时顶部心叶变黄,生长受阻,叶脉失绿,株小丛生,枯萎死亡。玉米缺硫时,上部新叶黄化,叶片变薄,植株矮化僵直。缺铁时上部嫩叶失绿,黄化呈条,严重时叶脉黄化,全叶变白。缺硼时上部叶片变黄,有黄绿条纹,叶片柔软下垂,并伴有黑色班点。
5、缺硼、锌
玉米中后期缺钙时,顶端新叶相互粘连,有黑色胶状物,老叶焦枯黄化,叶片有锯齿状破裂。缺硼时,上部嫩叶出现白斑点,合成白纹,生长点受抑制,很难展开,生长发育严重受阻。
二、玉米缺素施肥
1、千方百计增加农肥使用量,加大杆棵回田力度,提高土壤等级水平。
2、实行浅反15~20厘米,深松35~45厘米,扩大秋翻土地面积。
3、因时、因地、因作物、因需求使用各种元素肥料,增加微肥使用力度。
4、增大掺复混肥,菌肥使用量,可施用海餐沃颗粒水溶肥+微生物菌剂,速效利用率高,见效快,活化土壤,调节土壤酸碱度。
玉米套餐与液体氮肥间隔几天?
玉米套餐与液体氮肥间隔7天可用。
氮肥,是指以氮为主要成分,具有N标明量,施于土壤可提供植物氮素营养的单元肥料。氮肥是世界化肥生产和使用量最大的肥料品种;适宜的氮肥用量对于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质量有重要作用。氮肥按含氮基团可分为氨态氮肥、铵态氮肥、硝态氮肥、硝铵态氮肥、氰氨态氮肥和酰胺态氮肥。化学氮肥生产的主要原料是合成氨。
种类
铵态氮肥
铵态氮肥包括碳酸氢铵、硫酸铵、氯化铵、氨水、液氨等。
铵态氮肥的共同特性:
1、铵态氮肥易被土壤胶体吸附,部分进入粘土矿物晶层。
2、铵态氮易氧化变成硝酸盐。
3、在碱性环境中氨易挥发损失。
4、高浓度铵态氮对作物容易产生毒害。
5、作物吸收过量铵态氮对钙、镁、钾的吸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硝态氮肥
硝态氮肥包括硝酸钠、硝酸钙、硝酸铵等。
硝态氮的共同特性:
1、易溶于水,在土壤中移动较快。
2、NO3—吸收为主吸收,作物容易吸收硝酸盐。
3、硝酸盐肥料对作物吸收钙、镁、钾等养分无抑制作用。
4、硝酸盐是带负电荷的阴离子,不能被土壤胶体所吸附。
5、硝酸盐容易通过反硝化作用还原成气体状态,从土壤中逸失。
铵态硝态氮肥
铵态硝态氮肥包括硝酸铵、硝酸铵钙、硫硝酸铵。
酰胺态氮肥
酰胺态氮肥——尿素,含N46%,是固体氮中含氮最高的肥料。
尿素
尿素是人工合成的第一个有机物。
别名:碳酰二胺、碳酰胺、脲。
尿素含氮46%,是固体氮肥中含氮量最高的。
施用
尿素是生理中性肥料,在土壤中不残留任何有害物质,长期施用没有不良影响。但在造粒中温度过高会产生少量缩二脲,又称双缩脲,对作物有抑制作用。我国规定肥料用尿素缩二脲含量应小于0.5%。缩二脲含量超过1%时,不能做种肥,苗肥和叶面肥,其他施用期尿素含量也不宜过多或过于集中 。
尿素是有机态氮肥,经过土壤中的脲酶作用,水解成碳酸铵或碳酸氢铵后,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因此,尿素要在作物的需肥期前4至28天施用。
施用:尿素适用于作基肥和追肥,有时也用作种肥。尿素在转化前是分子态的,不能被土壤吸附,应防止随水流失;转化后形成的氨也易挥发,所以尿素也要深施覆土。
玉米施尿素的最佳时间
玉米施氮肥的最佳时期是苗期、大啦叭口期和灌浆期。
大喇叭口期之后的这几天,是玉米需求氮肥最多的时间,做大喇叭口期去使用尿素,3-5天之后,尿素分解成氨态氮,可以被玉米吸收,这个时间使用是最科学、最合理、利用率最高的。
玉米施尿素注意事项
1、尿素不能与碳铵一同使用
很多朋友在使用碳铵,因为碳铵见效比较快,但是碳铵是碱性的,而尿素却是中性的。尿素使用在土壤后转化成氨才能被作物吸收,并且尿素在酸性条件下比碱性条件下转化速度快。所以,我们不能把尿素和碳铵一同使用,容易造成尿素的流失和挥发损失。
2、尿素最好不要地表撒施
很多朋友在追肥时会地表撒施尿素,不仅效果不理想而且还容易烧伤叶片。特别是玉米,如果撒施到叶片上或芯里,会导致玉米叶片发黄,产生肥害。还有一点我们知道,尿素不像硝态氮或者碳铵那些见效快的肥料。它在常温下要经常7天左右才能被转化利用,这么长时间都暴露在空气中,更容易造成铵态氮的挥发。
所以播种时使用尿素最好深施加侧施效果更好。如果是人工施肥,我们可以选择穴施于苗旁或沟施在苗侧,深度应在10~15cm左右。因为当尿素集中在根系密集层,更有利于作物吸收利用。从而提高尿素的利用率。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64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