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黄芩苗前与苗后用什么除草剂效果佳不伤苗?
可以喷洒1:1:200波尔多液,或用50%多菌灵1000倍液防治。
黄芩生长期间每年要追肥1-2次,追肥以复合肥效果最好,第一年于定苗后、第二年及以后于返青至封垄前进行一次土壤追肥,根据植株生长情况决定是否继续追肥。
黄芩播种后至出苗应保持土壤湿润,所以在播种和定植的时候要注意浇水,保证植株生长的水分要求,之后不遇特殊干旱可以不再浇水,雨季应多注意及时排水防涝。
扩展资料:
黄芩种植为了提高产量应及时将花枝剪除,以减少养分消耗,促进根系生长,从而可以直接提高黄芩产量,在开花前就把花枝修剪掉。
黄芩出苗后至田间封垄要松土除草三四次,后视杂草生长等情况再中耕除草1-2次,黄芩生长快,所需养料也大,如果不及时除草会导致黄芩生长不良。
黄芩齐苗后对过密部位及时进行疏苗,防止植株强多养料徒长,按株距8厘米交错定苗,并对缺苗部位进行移栽补苗,要带土移栽,栽后及时浇水,这样有利于植株成活。
黄芪要如何种植?正确的栽培技术是什么?
黄芩种植近些年,因为市场需求的增加,种植效益的凸现,许多南方地区局部地区也是有育种实验示范性种植。给药商的发家致富又增加了一条创收方式。选乡村土壤层浓厚土壤类型优良易耕不结块的朝阳丘陵地形地为种植地。将选好的土地深耕细作并且做好土壤处理,施足底肥,按丘陵地形直向方位垒成宽2米,长视土地状况决定的瓦背型幼苗培养床。筛好盖土预留。
用细河砂与种籽拌和,搓掉种籽表面的腊质层随后泡浸摆脱种子的休眠状态,让种籽吸足水份,确保苗齐苗旺。黄芩小苗活棵之后,能用氨基酸叶面肥与生根剂和赤霉酸三元混配应用,提升黄芩小苗的营养生长。枝繁叶茂促须根生长优良,提升黄芩田里生长的抗旱性。目的是为了搞好锄草上肥排水管道摘心等一系列的日常管理方法。该上肥时需上肥,该锄草时需锄草,该开展防除的时候要适度对症治疗进行防除。管理要精确,管理要做实做细,不可以落后。
选地翻耕。土地资源挑选朝阳或半向阳地,黄芩对土壤规定不紧,喜阳、耐低温、耐干旱、怕涝,除幼苗期需水比较多外,其他的时间对水份并没有特别要求。黄芩属深根植物,因而翻耕时深层应达到30~45㎝,有利于根茎下扎。土地平整的同时,施2500~3000KG有机肥。有条件的地方翻耕前,最好是浇灌一次。上肥。幼苗期需施肥2次,施肥需趁雨后开展,化肥应该用复合肥料(如史丹利三铵),每一次15斤左右就可以。
黄芩幼苗期需水比较多,有条件的地方可在栽种前轻浇一次水,有利于种子萌发;中后期苗钟头也可以适当浇灌,有益于黄芩苗的生长发育。最终,黄芪种子硬实、种皮吸水性差,播前需进行催牙解决。一般首先用石碾速碾数遍,使种籽碾至表皮由黑棕色变成棕灰色,再用温开水泡种:将种籽放到50多度温开水中搅拌,泡浸24小时后,然后盖上一块湿抹布,直到裂嘴发芽后栽种。今起种籽拌入2倍的细砂搓揉,种皮擦破就可以带沙栽种。
平时服用黄芪对身体有一定的调养作用,黄芩的种植技术有哪些?
选择地势高燥,海拔在1400-1800米,土层深厚、质地疏松、排水渗透力强、坡度在15-45度、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的砂质壤土坡地进行种植。另外,种植地要求周围无任何污染源,选择地势较高、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和渗水能力较强的壤土或砂质壤土。播种前结合整地每亩施用有机肥1000公斤,复合肥50公斤,然后对土地翻耕30到40公分,耙细整平,作宽120公分的高畦。
地块选好后要进行整地,在整地时候,要以秋季深翻地块为好,深耕为50厘米左右,同时施入基肥,每一亩施入农家肥4000公斤。如果是在春天耕种翻地,要做好的土壤保山墒工作,然后把地块耙细整平,作畦,这样有利于排水。种子适宜发芽温度为14~15℃,因此,每年4月20日以后开始播种,种子需要机械破皮,以不损伤种子为度,用40℃温水浸泡3~4小时,捞出后按种子重量的1%拌入多菌灵,装袋催芽,第2天播种。
黄芪的主要病害为白粉病,可以使用甲基托布津进行防治,另外就是紫纹羽病,这种病会危害到根部,造成黄芪烂根的现象,一旦发现要使用石灰粉进行消毒,发现其他虫害可以喷洒对应的杀虫药剂。
多采用春播,时间在4月末至5月初,播种时在整好的畦垄上按行距45-60厘米耧一浅沟,沟宽8-10厘米。施入三元素复合肥(氮、磷、钾各15%)10千克作种肥,覆土5厘米,踩底格子后采用条播方式,主要是做好除草施肥排水打顶等一系列的日常管理。该施肥时要施肥,该除草时要除草,该进行化学防治的时候要适时对症开展化学防治。管理要精准,管理要做实做细,不能滞后。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93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