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皮松有什么特征?
又名白果松、虎皮松、蛇皮松、白骨松、三针松,松科,松属。
特征
常绿乔木,树高达30m,树冠阔圆锥形或卵圆形。幼树皮光滑,灰绿色,老树皮淡灰绿色,呈不规则鳞片状脱落,内皮乳白色。叶三针一束,粗硬,长6~10cm,边缘有细锯齿,叶鞘脱落。雄球花序长10cm,鲜黄色。球果卵圆形,长4~7cm,淡灰黄褐色。种子大,卵形褐色,有狭翅。花期4~5月,果熟期翌年10~11月。
我国特有树种,自然分布于山西、陕西、山东、河南、河北、四川、湖北、甘肃等地,辽宁南部、北京、河北、山东、江苏、上海、安徽等地有栽培。
习性白皮松为喜光树种,幼时稍耐荫。耐干旱,也有一定的耐寒性,其温度的适应范围为-30~40℃,但在高温高湿情况下生长不良。对土壤要求不严,在中性,酸性及石灰性土壤均能生长,但以排水良好而又适当湿润的钙质土及砂质壤土中生长较好。深根性,抗风力强,寿命长,可达千年以上,在陕西西安市长安县现生长有1300年多生的古白皮松。对二氧化硫及烟尘污染抗性强。
移植管理
壮龄树的移植在晚秋或早春带土球进行。由于主根长、侧根少,土球挖掘时应尽量少伤根系,土球应尽量带大。由于松树类的树木生长主要靠顶芽的外延扩展,其干枝的萌芽力弱,为使树形丰润圆满,则不能对树体进行大修剪,植前仅可剪除病虫枝及枯死枝。定植穴宜大,植前穴内施足底肥。定植深度以土球与移植地地面平齐,植后浇足定根水,支好防风架。生长期注意水肥管理,干旱季节应注意浇水,也可进行叶面喷水。对主干较高的植株,应注意避免干皮受日灼伤害。
白皮松对病虫害的抗性较强,但仍有松大蚜、黑霉病等,应注意防治。
应用
白皮松树形优美,树皮奇特,其干皮呈斑驳状乳白色,斑斓如龙,衬以翠绿的树冠,甚为美观,为中国特有的优良园林观赏树种。我国古代宫廷、寺院、林苑及墓地中都可以见到千年的古树,现全国不少城市广泛栽培于公园、庭院、绿地和街道。孤植于草地绿坛中,丛植于园地之内,或对植于建筑物之前,或列植于路径之侧,均有好的观赏效果。古人早有“叶坠银钗细,花飞香粉乾,寺门烟雨里,混作白龙看”诗句来描述白皮松的美丽与壮观。
白皮松材质轻柔而脆,纹理美观,可作家具,文具等用;种子可榨油或食用。
白皮松怎样种植
白皮松别名白骨松、虎皮松、蛇皮松,属松科松属。白皮松是我国特产树种,是华北及西北部地区的乡土树种,国内许多城市都有栽培。白皮松树姿优美,其树皮呈斑驳状的乳白色,极为醒目,衬以青翠的树冠,可谓独具奇观,为城市园林绿化的珍贵观赏树种。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高达30m,胸径1m余;树冠阔圆锥形、卵形或圆头形。树皮淡灰绿色或粉白色,呈不规则鳞片状剥落;1年生小枝灰绿色,无毛;大枝自近地面处斜出。针叶3针一束,长5~10cm,粗硬。雌雄同株,雄球花生于当年新枝下部,雌球花生新枝近顶部。球果圆锥状卵形,长5~7cm,径约5cm,成熟时淡黄色。花期4~5月,球果翌年9~11月成熟。
生态习性
喜光及凉爽干燥气候,幼时稍耐阴,深根性,不耐湿,较耐寒。喜生于排水良好而又适当湿润土壤上,对土壤要求不严,在中性、酸性及石灰性土壤均能生长,可生长在pH8.0的土壤上。生长缓慢,寿命长。对二氧化碳及烟尘抗性强。
繁殖方法
主要用播种繁殖。播前沙藏60天或用温水浸种催芽,沙藏种子在翌春有40%的种壳裂开时即可播种。高畦播种,严防积水,播后覆土1~1.5cm,用塑料薄膜覆盖,15~20天出土发芽。苗齐后立即拆除塑料薄膜,在行间撒上锯末,保墒保温,架设荫棚30天左右,以防高温日灼。翌春进行裸根移栽,2年后带土移栽1次,以培育大苗。
栽培管理
栽培地点应选在地势稍高燥、土壤疏松、排水通气良好的地方。低洼积水或土壤黏重之处,可事先筑高台或换土后栽植。庭园绿化观赏多选用大苗,移植土球应为根径的10~12倍,白皮松由于主根长,侧根稀少,故移植时应少伤根。栽前树穴内应施足基肥,新栽树木要立支架,以防被风刮倒。一般来说,2年生苗高约10cm左右,应进行第1次裸根移植;4~5年生苗木高约30~50cm,可进行第2次移植,应带土团;10年生苗高达1m以上,可带土团再移植1次,以培养大苗,供城市园林绿化用。对主干较高的植株,需注意避免干皮受日灼伤害。白皮松主要害虫有松大蚜并诱发黑霉病,可用40%氧化乐果1000~1500倍液进行防治。
整形修剪
孤植应用的白皮松,侧主枝的生长势较强,中央领导干的生长量不大,故形成主干低矮、整齐紧密的宽圆锥形树冠,直到老年期也能保持较完整的体态。对此类树一般不进行整形修剪,只是把枯病枝、影响树形美观的枝条剪除即可。密植的白皮松则因主侧枝生长少,而中央领导干高生长量大,中心主枝优势较强,能形成高大的主干或圆头状树冠,整形时主要控制中心主枝上端竞争枝的发生,及时疏除竞争枝,扶助中心主枝加速生长,以形成理想树形。
红松雪松白皮松的区别
区别如下:
红松
红松,别名海松,果松、常绿乔木,高可达40米。小枝密生褐色柔毛。叶5针一束,粗硬,树脂道3个,叶鞘早落。球果卵状圆锥形,种鳞先端钝,向外反曲,成熟时种子不脱落。种子大,长1.2~1.6厘米,无翅,花期6月,球果第二年9-10月成熟。产于中国东北长白山到小兴安岭,常同鱼鳞松、红皮云杉组成混交林。耐寒性强,喜微酸性土或中性土。木材轻软、细致、纹理直、耐腐蚀性强,为建筑、桥梁、枕木、家具优良用材;树皮可提取栲胶,树干可采松脂;种子供食用或药用,又可榨油供食用及工业用。为产地主要造林树种,又为观赏树。
雪松
雪松是园林绿化中常用的高大常绿乔木,植株高大,树形优美,是著名的景观树种,在印度民间视为圣树,高度可达40米,直径2米,其树冠尖塔型,大枝平展生长,小枝微微下垂,针叶粗硬,灰绿色或银灰色,每年10开花,果实在第二年成熟。特性是常年碧绿,耐寒性好,在零下25摄氏度的低温下自然越冬,抗风能力极强,适应性好,怕涝。雪松的绿化效果出众,在全国大部分地区栽植表现良好,江苏沭阳是雪松基地之一。雪松适宜生长在气候凉爽的环境,要求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阳光充足,只有满足这样的环境才能培育出优质苗木雪松。适宜孤植于中央草坪、广场中心或建筑物两侧,以及门口入口处,列植于道路两旁,形成甬道,也是非常壮观,是广场绿化优秀的景观苗木。
白皮松
白皮松(学名:Pinus bungeana Zucc.)是松科,松属乔木,高可达30米,胸径可达3米;有明显的主干,枝较细长,斜展,塔形或伞形树冠;冬芽红褐色,卵圆形,无树脂。叶背及腹面两侧均有气孔线,先端尖,边缘细锯齿;叶鞘脱落。雄球花卵圆形或椭圆形,球果通常单生,成熟前淡绿色,熟时淡黄褐色,种子灰褐色,近倒卵圆形,赤褐色,4-5月开花,第二年10-11月球果成熟。
该种心材黄褐色,边材黄白色或黄褐色,质脆弱,纹理直,有光泽,花纹美丽,比重0.46。可供房屋建筑、家具、文具等用材;种子可食; 树姿优美,树皮白色或褐白相间、极为美观,为优良的庭园树种。
白皮松长什么样?
又名白果松、虎皮松、蛇皮松、白骨松、三针松,松科,松属。
特征
常绿乔木,树高达30m,树冠阔圆锥形或卵圆形。幼树皮光滑,灰绿色,老树皮淡灰绿色,呈不规则鳞片状脱落,内皮乳白色。叶三针一束,粗硬,长6~10cm,边缘有细锯齿,叶鞘脱落。雄球花序长10cm,鲜黄色。球果卵圆形,长4~7cm,淡灰黄褐色。种子大,卵形褐色,有狭翅。花期4~5月,果熟期翌年10~11月。
我国特有树种,自然分布于山西、陕西、山东、河南、河北、四川、湖北、甘肃等地,辽宁南部、北京、河北、山东、江苏、上海、安徽等地有栽培。
习性白皮松为喜光树种,幼时稍耐荫。耐干旱,也有一定的耐寒性,其温度的适应范围为-30~40℃,但在高温高湿情况下生长不良。对土壤要求不严,在中性,酸性及石灰性土壤均能生长,但以排水良好而又适当湿润的钙质土及砂质壤土中生长较好。深根性,抗风力强,寿命长,可达千年以上,在陕西西安市长安县现生长有1300年多生的古白皮松。对二氧化硫及烟尘污染抗性强。
移植管理
壮龄树的移植在晚秋或早春带土球进行。由于主根长、侧根少,土球挖掘时应尽量少伤根系,土球应尽量带大。由于松树类的树木生长主要靠顶芽的外延扩展,其干枝的萌芽力弱,为使树形丰润圆满,则不能对树体进行大修剪,植前仅可剪除病虫枝及枯死枝。定植穴宜大,植前穴内施足底肥。定植深度以土球与移植地地面平齐,植后浇足定根水,支好防风架。生长期注意水肥管理,干旱季节应注意浇水,也可进行叶面喷水。对主干较高的植株,应注意避免干皮受日灼伤害。
白皮松对病虫害的抗性较强,但仍有松大蚜、黑霉病等,应注意防治。
应用
白皮松树形优美,树皮奇特,其干皮呈斑驳状乳白色,斑斓如龙,衬以翠绿的树冠,甚为美观,为中国特有的优良园林观赏树种。我国古代宫廷、寺院、林苑及墓地中都可以见到千年的古树,现全国不少城市广泛栽培于公园、庭院、绿地和街道。孤植于草地绿坛中,丛植于园地之内,或对植于建筑物之前,或列植于路径之侧,均有好的观赏效果。古人早有“叶坠银钗细,花飞香粉乾,寺门烟雨里,混作白龙看”诗句来描述白皮松的美丽与壮观。
白皮松材质轻柔而脆,纹理美观,可作家具,文具等用;种子可榨油或食用。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93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