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种液体药剂的分散介质是浓乙
醑剂这种液体药剂的分散介质是浓乙。醑剂是指挥发性药物的浓乙醇溶液。凡用于制备芳香水剂的药物一般都可以制成 醑剂,供外用或内服 。醑剂中乙醇的浓度一般为60%~90% 。
第六章 液体药剂
第一节 概述
一、概念
液体药剂是指将药物分散在液体分散介质(溶剂)制成的内服或外用液体制剂。
二、特点
1.分散度大、药效快。
2.给药途径多,使用方便。
3.分散度大,易引起药物的化学降解;水性药液容易霉变;携带、运输和贮存都不方便。
三、质量要求
1.浓度准确。
2.均相液体药剂应澄明;非均相液体药剂的药物微粒应分散均匀。
3.口服液体药剂应外观良好,口感适宜;外用液体药剂应无刺激性。
4.应有一定的防腐能力,保存和使用过程中不应发生霉变。
四、液体药剂的分类
1.按分散系统分
1)均相液体药剂
(1)低分子溶液剂简称溶液剂,药物以1nm的微粒状态(分子或离子)分散在溶剂中。
(2)高分子溶液剂是由高分子化合物溶解在溶剂中所形成的澄明液体,如明胶溶液、胃蛋白溶液等。
2)非均匀相液体药剂是药物以多分子聚集体形式分散在液体分散介质中形成的不稳定的多相分散体系,包括溶胶剂、混悬剂、乳剂。
2.按给药途径分
1)内服液体药剂如合剂、糖浆剂等。
2)外用液体药剂如洗剂、搽剂、滴耳剂、含漱剂、灌肠剂等
第二节 液体药剂常用的溶剂
1.极性溶剂 1)水 2)甘油 3)二甲基亚砜(DMSO)
2.半极性溶剂
① 乙醇
② 1,2-丙二醇
③ 聚乙二醇(PEG)
3. 极性溶剂
在水中难溶解或不稳定的药物,可选用非极性溶剂,大多作外用液体制剂的溶剂。常用的有脂肪油(麻油、豆油、花生油等)、液体石蜡、醋酸乙酯等。
第三节 液体药剂的附加剂
液体药剂的处方组成,除药物与溶剂外,其余均为附加剂,包括:
1.防腐剂
2.芳香矫味剂
3.着色剂
4.增溶剂
5.助溶剂
6.乳化剂
7.润湿剂
8.助悬剂
9.絮凝剂、反絮凝剂
10.抗氧剂
助溶与助溶剂、高分子溶液剂、混悬剂的概念
助溶与助溶剂、高分子溶液剂、混悬剂的概念:
1、助溶剂指的是由于第三种物质的存在而增大难溶性药物在水中的溶解度的过程,所加入的物质。
2、高分子溶液剂系指高分子化合物溶解于溶剂中制成的均匀分散的液体制剂。
3、混悬剂系指难溶性固体药物以微粒状态分散于分散介质中形成的非匀相的液体药剂。
溶液剂名词解释
溶液剂一般为非挥发性药物或少数挥发性药物的澄明溶液,大多以水为溶剂,也有以乙醇、植物油或其他液体为溶剂者,溶液剂供内服和外用。
(1)本品具有调节甲状腺功能,主要用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的辅助治疗。外用作粘膜消毒。
(2)本品具有刺激性,口服时宜用冷开水稀释后服用。
延伸:溶液型液体药剂系指药物以离子或小分子状态分散在溶剂中形成的均匀分散的液体药剂。可供口服,也可外用
溶胶剂与溶液剂之间最大的不同是
溶胶剂与溶液剂之间最大的不同是药物分散形式。
溶液剂指高分子化合物溶解于溶剂中制成的均匀分散的液体制剂,属于热力学稳定系统。
溶胶剂指固体药物微细粒子分散在水中形成的非均匀状态的液体分散体系,又称胶体溶液,属于热力学不稳定系统。
溶胶剂的性质
1、光学性质丁铎尔效应。
2、电学性质:电泳现象。
3、动力学性质:布朗运动。
4、稳定性:聚结不稳定性和动力不稳定性。
溶胶剂对带相反电荷的溶胶以及电解质极其敏感,将带相反电荷的溶胶或电解质加入到溶胶剂中,溶胶剂产生聚结进而产生沉降。
高分子溶液剂的性质
1、高分子的荷电性:有的带正电,明胶等,有的带负电,阿拉伯胶;蛋白质分子中含有羧基和氨基,在水溶液中随pH值不同可带正电或负电,当溶液的pH值高于等电点时,蛋白质带负电荷,pH值小于等电点时,蛋白质带正电,在等电点时,蛋白质不带电。
2、高分子的渗透压。
3、高分子溶液的黏度与分子量。
4、高分子溶液的聚结特性:能与水形成牢固的水化膜,可阻止高分子化合物分子之间的相互凝聚,使高分子溶液处于稳定状态。
但高分子的水化膜和荷电发生变化时易出现聚结沉淀。如:①向溶液中加入大量的电解质,由于电解质的强烈水化作用,破坏高分子的水化膜,使高分子凝结而沉淀,将这一过程称为盐析;②向溶液中加入脱水剂,能破坏水化膜而发生聚结;③絮凝现象;④相反电荷中和而产生凝结沉淀。
5、胶凝性:一些亲水性高分子溶液,在温热条件下为黏稠性流动液体,当温度降低时,形成了不流动的半固体状物。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93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