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沙参又叫银沙参,在我国北方地区种植范围广泛,它的根部能够入药,具有祛痰止咳、滋阴养颜等功效,是种药用价值很高的植物,市场需求量比较大,有着很不错的前景,因此也吸引着大批种植户进行栽培。
一、播种时间?
北沙参种子多在春秋两季播种,以春季三四月份和秋季九十月份为好播种时间,在适宜的时间播种,能让发芽率达到最高,从而促进植物生长旺盛。
不过不同的地区气候环境会有点差异,所以也要视情况来决定播种时间。
二、选种催芽?
种植北沙参要挑选当年采摘的新鲜种子,并且种子颗粒要饱满,不能有任何损伤,这样才能确保发芽率更高。在播种前还要将种子浸泡在二十五度左右的水中,浸泡四小时后捞出来即可。这样处理之后的种子,能更快发芽,并且出芽效果会更好。
三、土壤要求?
北沙参是一种深根系植物,所以对于土壤有着一定的要求,它喜欢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
并且播种前要对种植地进行深耕,将泥土翻转挖松,除去其中的杂草,再施足底肥,将土地耙平就行了。
四、播种问题?
北沙参种子可以采用撒播的方式播种,要将处理好的种子与湿沙混合,均匀的撒在土壤中,覆盖好土壤。播种后还要用心的去养护和照料,最主要的就是水分和养分的补给要充足,才能促进种子更快更好的发芽。
沙参喜温暖或凉爽气候,耐寒,虽耐干旱,但在生长期中也需要适量水分,幼苗时期,干旱往往引起死苗。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沙参 种植 方法 ,一起来看看。
沙参种植方法 种沙参要选择土质松散的地块,要求苗床高20至30厘米,宽1.2米,两床之间要留出40厘米宽的作业道,宽了浪费土地,窄了不利于田间作业。
播种时,每亩地洒1.5至2斤种子为宜,种得过密影响沙参的正常生长。育苗时,要用稻草覆盖在苗床上,既可以遮阳又防止干旱。日常的田间管理还要注意除草,针叶草用除草剂就可以,但阔叶草必须手工除草。在夏季,还要注意防治沙参的病虫害。
夏季 雨水 过多时,沙参易得腐烂病,如发现得了腐烂病,一亩地洒一袋白灰即可;如果沙参的叶子出现红斑点,叶发黄,就是得了卷叶病,用一袋粉秀宁加60斤水,一亩地喷一袋即可;得了蚜虫病呢,用氧化乐果喷在沙参叶面,一瓶可打5—6亩地。还有,平时就要注意浇好水,施好肥。 沙参种植技巧 沙参为深根性植物,选半阴半阳坡,忌连作,不宜在粘土、低尘地、盐碱地种植。
宜在土壤肥沃、土层深厚、排水良好、沙质弱酸性土壤中栽培。定植地也应选择疏松肥沃的砂质土壤,地形要求向阳。 沙参在种植时候选择经过几代进化的种子。
沙参用种子繁殖,分春播与冬播,北方春播4月份,冬播在11月份上冻以前。这样的种子适应性强,生长快,出苗率和保苗率都高,抗病力及抗逆性都远远高于未经进化的种子。选择粒大及籽粒饱满的种子。
目前沙参经过训化、培养,已经培养出5个品种,其特性各异,应因地制宜的选择品种。由于人工选种,质量和品质均佳,而这些正是出苗率和保苗率的关键和前提,也是提高产量创造高产的基础。因此,我们选种一定要慎重,尽量到专门从事种子研究的单位和个人购种。不能盲目乱购,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用沙参专用生物肥拌种,在播种前将沙参种子与生物肥拌均匀,再播,发芽率可达90%左右,根的产量可提高60%。幼苗生长一年后于秋季10月中旬至封冻或第二年4月上旬解冻后,进行幼苗萌芽前移栽。将苗完整挖出,除去有伤残和病虫害的弱苗,按大、小划等分栽。 当沙参长至半架时进行追肥,以速效氮肥为主,保证花期营养,最好实行叶面喷肥,当第一花序座果后,中部节位出现花序时,进入中后期管理阶段,应开始浇水,做到见干就浇,促进开花结实和茎蔓生长同步进行。
播种后2—3年采收,秋季挖取根部,除去茎叶及须根,洗净泥土,乘新鲜时用竹片刮去外皮,切片,晒干。 沙参的功效作用 沙参是一种不错的营养食材,同时也是一种药材,它的用法很多,对身体有着很多方面的帮助,那沙参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沙参可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抑制体液免疫。具有调节免疫平衡的功能。沙参也可提高淋巴细胞转换率。
当代研究以为北沙参含生物碱和淀粉等。北沙参的乙醇提取物有解热、镇痛浸染。水浸液在低浓度时能增强心脏的紧缩力,浓度增高时则呈现克制直至心室停跳,有必然的升血压浸染。
南沙参具有清肺化痰,养阴润燥,益胃生津的功效;主治阴虚发热,肺燥干咳,肺痿痨嗽,痰中带血,喉痹咽痛,津伤口渴。南沙参与北沙参虽是不同科属的两种植物药材,但一般认为两药功用相似,但细分起来,南沙参偏于清肺祛痰,而北沙参偏于养胃生津。在煮粥时可辨证选用。
常用于热病后期胃阳不足之口渴舌干、食欲不振等症,沙参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临床多与生地、石斛、麦冬等配伍,以清热养胃生津。沙参煎剂表明具有一定的祛痰作用,其作用可持续4小时以上。若胃阴不足,脘部酌痛,嘈杂似饥者,则可与麦冬、白芍、甘草等同用, 以养阴生津止痛。
沙参大家有听过吗你们知道沙参是如何 种植 的吗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沙参种植 方法 ,一起来看看。沙参种植方法 1、选地、整地 沙参为深根性植物,选半阴半阳坡,宜在土壤肥沃、土层深厚、排水良好、沙质弱酸性土壤中栽培。
忌连作,不宜在粘土、低尘地、盐碱地种植。
定植地也应选择疏松肥沃的砂质土壤,地形要求向阳。 选好地后,翻耕15至20厘米深,耕细,整平,然后作畦,每畦宽为120至140厘米,作业道宽40至60厘米,畦长按地所定 医学教 育网收集整理 。定好畦后,在所需做畦的地方开10厘米深沟,在沟内施入农家有机肥,每平方米5至10公斤,然后将土扶到畦面上。畦高约15厘米,山坡地也可不做畦。
2、选种及种子处理 应选择无病害的种子,以防止种子带菌,影响出苗及苗的生长。选择经过几代进化的种子。这样的种子适应性强,生长快,出苗率和保苗率都高,抗病力及抗逆性都远远高于未经进化的种子。
选择粒大及籽粒饱满的种子。目前沙参经过训化、培养,已经培养出5个品种,其特性各异,应因地制宜的选择品种。由于人工选种,质量和品质均佳,而这些正是出苗率和保苗率的关键和前提,也是提高产量创造高产的基础。
因此,我们选种一定要慎重,尽量到专门从事种子研究的单位和个人购种。不能盲目乱购,造成不应有的损失。用沙参专用生物肥拌种,在播种前将沙参种子与生物肥拌均匀,再播,发芽率可达90%左右,根的产量可提高60%。
3、播种 用种子繁殖,常用育苗移栽,少用直播。春播和秋播均可,有灌溉条件的地区可采用春播,反之秋播。秋播较春播为宜,利于出苗,秋播时间在10月下旬至11上旬,即土壤结冻前进行;春播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进行,但春播应注意保墒。播种方法:条播或撒播均可。
条播:按行距10厘米开3厘米左右深沟,踩好底格子,由于种子小,最好按1:10掺入细砂混拌均匀,将种子均匀撒于沟内,覆土1厘米,覆草厚度以不露地面为宜,不要太厚。条播每亩播种量0.5至1千克。 撒播:同样用细砂拌种,将种子均匀地撒于整平的畦面,然后用板锹等轻轻镇压,使种子与土紧密结合,以利保墒,用筛子覆土1厘米,基本上不露种子并覆盖落叶或秸秆保墒。每亩播种量1至1.5千克,如畦面干燥,要及时浇水,保持畦面湿润10至12天,若土壤水分充足,20天内出苗。
以上两种方法,条播更有利于苗畦透风,便于田间管理,但种子分布不均匀,营养面积不一致,植株生长不整齐,沙参根大小不一,如在条播基础上,适当进行间苗,培养较高质量的种苗是可能的。 4、移栽 幼苗生长一年后于秋季10月中旬至封冻或第二年4月上旬解冻后,进行幼苗萌芽前移栽。将苗完整挖出,除去有伤残和病虫害的弱苗,按大、小划等分栽。移栽地作畦,平栽、立栽均可,立栽较抗旱。
在整好的畦上按行距20厘米开15至20厘米深的沟,山坡地应顺坡横向开沟,将种根按株距6至10厘米斜摆于沟内,注意芽苞向上。覆土深约3至5厘米,干旱地方应稍深些。每亩移栽种根约2至5万株,移栽后要及时灌水,以防苗根干枯,从而促进出苗和出齐苗。
移栽时,边起边栽。春栽成活率比秋栽高。且春栽能躲过“缓阳冻”,保苗率高,有利于出苗。
5、中耕除草 出苗后开始松土除草。幼苗生长缓慢,应注意及时松土除草,以免草大根深,拔草时伤害苗根,或把旁边苗也一起拔出,须做到有草就除。当苗高约5厘米时将盖草逐渐揭掉,不可一次揭光,以防烈日晒死幼苗。当苗高约15厘米时已逐渐增强了对光的适应能力,可全部揭掉盖草。
当株高5至10厘米时结合除草,并培土,以免芦头露出地面。同时查苗补缺,间苗,可随间,随补栽,栽后浇水。封垄以后不必再中耕与除草。
松土宜浅,避免伤根。 6、搭架 当苗高20厘米左右时搭架,以使茎蔓攀架生长,搭架方法可根据当地具体条件灵活掌握,就地取材,越适用越好,最好是每4根绑成一缚,既利于茎蔓缠绕,又起到稳固作用,加大通风透光度,增加光合作用面积,生长旺盛,能提高抗病能力,提高根和种子产量。 7、花期管理 前期管理,当沙参长至半架时进行追肥,以速效氮肥为主,保证花期营养,最好实行叶面喷肥,当第一花序座果后,中部节位出现花序时,进入中后期管理阶段,应开始浇水,做到见干就浇,促进开花结实和茎蔓生长同步进行。在这一时期,叶面喷肥2至3次,满足旺盛生长和结实对营养的需要。
当主蔓达到2米高时18至20节位左右,可进行摘心封顶,促进养分回流,供中下部充分形成花序和结实。这一时期正处于雨季,应注意排涝,防止地面集水,保证根系正常生长,减少根腐病的发生。 沙参种植技术 ①间苗:在幼苗长出2~3片真叶时进行间苗,采取三角形留苗法,保持株距5厘米左右,过稀参根容易超粗和分叉,过密则植株生长不良。
②中耕除草:一般在间苗的同时进行除草。 ③追肥:在基肥充足的情况下,一般不进。
沙参有养阴清肺、化痰益气、怯痰止咳之功效,用于肺热燥咳、阴虚劳嗽、干咳痰粘、气阴不足、烦热口十等症。那沙参怎么种植呢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种植沙参的方法,希望对您有用。
种植沙参的方法 1、植物特征及品种 (1)植物特征:多年生草本,有白色乳汁侏高50~1O0厚米。
茎生叶互生,狭卯形或矩网状狭卵形,边缘有不整齐锯。花序狭长;萼钟状,先端5裂,裂片披针形,有毛;花冠淡紫色至紫蓝色,宽钟状,长约1.8厘米,5浅裂,裂片三色形,外披毛,雄蕊5;花丝基部宽大,有柔毛;子房下位。 (2)品种简介。
品种的生态型很多,且种质混杂,目前各地普遍栽培的品种有: 大红袍绿梗参。根冠较少,参根产量低。 野生紫梗少叶参。
长势弱,产量难以提高。 农家紫梗少叶参。分圳比以上两个品种增产8.6%和6.7%。
莱阳l号紫梗少叶参。是近年从农家紫梗少叶参巾经连续系统选出的一个理想品种,比上述品种增产20%,能创高产。 2、生物学特性 轮叶沙参种子发芽起点温度为8℃,萌发适宜温度为l5~l8℃。
生长发育适温15~25℃,温度低于10℃生长发育不良,高于25℃时,长茎叶而不利于根生长,6~8月为根生长膨大期,8-9月开花,9~10月结果。 轮叶沙参的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经实验证明,在云南海拔1600~1900米,年均气温12—16℃,年雨量800—1800毫米,年相对湿度65%以上的山区、半山区均可种植。对土壤和栽培制度要求不严,但以;土层深厚、质地疏松、微酸或微碱性砂质壤土、壤土、紫色土为宜。
前作以禾本科、豆科作物为好。 3、栽培技术 (1)选地与茬口。沙参对土壤的要求不高。只要求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1.1%以上、碱解氮70毫克/千克以上、有效磷15毫克/千克以上、有效钾15毫克/千克以上,pH值6.3-6.5微酸性轻壤、中壤、棕壤土类种植均可。
前作以烤烟、洋芋、芋头为好,其次是玉米,切忌重茬。这样的土地条件种出的沙参,质地白皙,粉性足,肉厚,木质部细,通根洁白无黄梢,参根干重高。据测定砂土种沙参的鲜干比为4:1;而轻壤、中壤地的鲜干比则为3:1,水分少,干重高。 (2)整地与施肥。
沙参是直根系植物,根可长达1米,要求土层要深,整地要细透50厘米以上。同时,在深翻土地前每亩施入土杂肥3~4吨,碳铵60千克,普钙基肥占70%施入,翻犁后整平耙细。理成宽;80~100厘米、高20~25厘米的墒,待植。
(3)繁殖方法。用种子繁殖。可采取春播(2-3月)或秋播(10月中旬至11月下旬)播种,云南多数地区采取春播。
①确保密度。在理好的墒上采取宽幅或窄幅开沟条播。宽幅每条18厘米,每墒播2~4条,窄幅每条;10厘米,每墒播3~5条;沟幅深3~4厘米,沟底要平,土垡要细,沟距10~15厘米,亩播种4千克左右。播种后盖严踩实,先盖1厘米细土,踩实后再盖1厘米细砂。
② 苗期管理。苗出土后需有良好的墒情作保证,保持土壤湿润,出现第1片真pt-H,-j即可间苗,3 5片时定苗,株距为10 15厘米,每亩留苗14万一16万株。 (4)田间管理 ① 中耕除草。
早春气温回升后,若地面板结,要用钉耙松土保墒。沙参是密植作物,行距小、茎叶嫩、易断,不宜用锄中耕,必须随时除草。沙参较抗旱,以田间持水量65%为适宜,但在早春干旱时,注意补水促苗,以喷灌或泼浇为好。使土壤上干下湿,促根下扎伸长。
多雨季节要特别注意排水。 ②追肥。结合雨前雨后或浇水进行,每亩以15 20千克尿素作提苗肥,一般分2次追施,分别于定苗后和旺长前施用。
后期就不再追肥,只分别在旺长中、后期和花蕾期,用0.2%磷酸二氢钾叶面喷施,根外追肥3~4次。 (5)病虫害及其防治 ① 根结线虫病。5月初开始发生。线虫侵入植株根部,吸食汁液、?。
现在主要是栽培的人参, 称为“园参”。主要产地是黑龙江、吉林和 辽宁省, 而河北、山西省也有少量栽培, 其中长白山人参历史悠久,而黑龙江铁力人参以无公害、纯绿色而最为驰名。
1、人参对生长环境条件的要求 人参是一种喜冷凉、湿润而耐荫的药用植物, 既怕积水, 又不耐干旱, 忌强光直射, 对生长环境条件要求比较严格。
(1) 土壤 : 人参对土壤的要求是腐殖丰富、土层深厚、质地疏松、渗水性强、排水良好的沙壤, 森林腐殖土最好, 中性或微酸性土壤较好, 但碱性土壤不宜种植。 (2) 水分 :人参对水分要求比较严格, 既喜水又怕涝。水分过大, 当土壤湿度超过60%, 就会造成土壤中的空气不足, 使人参根系呼吸受到影响, 易染病害和烂根。水分过小, 当土壤湿度低于30%以下时, 会造成人参根系水分扩散, 使人参须根干枯, 导致产量下降。
人参发育期要求土壤水分适宜, 春季出苗期土壤湿度保持在40%左右, 夏季生长期保持在45%—50%, 秋季保持在40%—50%为宜, 全年生长发育期湿度范围以40%—50%为好。 (3) 光照 :人参是喜阴植物, 喜散射弱光, 怕直射阳光。光照过强, 植物矮小, 叶片厚而色黄。
光照过弱, 植株细高, 叶片薄而浓绿, 生长不正常。所以, 在人参栽培时, 应进行遮荫, 调节透光度, 避免强光直射, 利用散射光和折射光。 (4) 温度:人参怕高温, 耐严寒。
在人参生长发育期间, 以平均气温在15—20℃为宜, 温度高于30℃或低于是10℃时, 人参处于休眠状态。冬季在—40℃的严寒也可安全越冬。人参更新芽在春季地温于10℃以上即可萌芽生长, 但最怕早春的“缓阳冻”(即气温忽高忽低, 地表一冻一化现象) , 易引起冻害和根皮破坏(“破肚子”) 。
播种后出苗期要求温度在10℃以上, 1—2年生的要求稳定在12℃以上, 生长期最适宜的温度20—25℃, 在36℃以上的烈日下, 叶子焦枯; 低于—6℃, 茎秆会失去生长机能。 (5) 肥料 :人参喜肥, 又怕不腐熟肥。喜的是有机肥和无机肥, 怕的是施未腐熟的粪肥和施肥后土壤缺乏水分, 造成人参烧须烂根。 2、人参栽培品种 主要栽培品种有大马牙、二马牙、圆臂圆芦和线芦, 其特点是:大马牙 主根粗短, 生长快, 抗病力强, 产量高。
二马牙 主根较细长, 产量比大马牙稍低。 圆臂圆芦和线芦 体形比较丰满美观。 3、人参栽培技术 3.1室内盆栽 盆栽一般可选择用高约30cm的圆形泥盆,每盆载2~4株一般需要养殖3~6年。盆土最好选用山坡上的腐殖土,也可用腐叶土6份,园土2份,河沙2份混合调剂。
这样的培养土质地疏松,通透性强,排水良好,有利根育。 3.2选地整地 选地:选择柞树、椴树、桦树等阔叶林或长有阔叶树的混交林、灌木林种植人参,老参地或撩荒地也可开垦利用。土壤应排水良好、富含有腐殖质和磷、钾肥, 以森林灰土, 活黄土及花岗岩风化土为佳, 而灰泡土、碱性土不宜种参。山地宜向阳, 坡度在10—35度。
清理场地:立秋前后砍倒小杂树, 刨出树根, 割净杂草, 挑出荫棚用材。树枝、柴草、干后 用火烧掉, 可烧死部分病菌和虫卵, 增施钾、磷肥。 整地 : 用土填实树坑, 按畦的方向把腐殖质层翻起扣放。
随后打细土块、拣出石块、树根及金针虫等害虫, 再进行第2次翻地。树根一定要清理干净。当年翻地整地, 当年便可种参。
但最好在种参前1年翻地, 让土壤闲置1年; 或当年春末夏初翻地, 临下种再进行细致的整地。 土壤消毒:播前每平方米用50%敌菌灵7g进行土壤消毒。 作畦:根据地势选择适宜的畦向,然后作畦。 高度15—33cm, 宽度1.2—1.8m, 长度随地势而定, 一般为20—50m。
畦间留1—2.7m作业道, 以便作业和通风透光。畦面中间略高, 两边稍低。同时要挖排水沟和出水口。
沟深与畦底平, 宽度视雨量多少而定。 3.2.1 催芽 室外催芽法: 选背风向阳、排水良好的地方, 挖22cm左右深的平底土坑, 长宽视种子的多少而定, 坑内放一个无底的木箱, 或在土坑的四周嵌入木板。挖好排水沟后, 将干种子用室温水浸泡24—48小时, 取出, 适量浇水, 与2—3倍的河沙混拌均匀, 倒入坑内覆盖15cm厚的土, 如瓦背形, 再盖一层苇帘, 或搭遮荫棚, 防止曝晒和雨水冲淋。温度控制在20—25℃。
每半月翻拌1次, 并适当加水。2—3月后种子裂口, 便可播种。 室内催芽法: 处理方法与室外催芽法大致相同。
不同的是将种子放入有底木箱, 以便搬动。经2月左右, 种子裂口, 便可播种。 3.1.2播。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81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