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个朝代是哪个朝代?
中国第一个朝代是夏朝。
夏朝(约为前2000年—约前1600年),中国史书记载的第一个朝代。最早见于尚书史书记载夏朝有万国,
所以一般认为夏朝是一个部落联盟形式的国家,同时中国大陆马克思主义史学将夏朝定性为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文物(公元前1600年以前的文物)中有一定数量的青铜和玉制的礼器,
所以其文化及文明程度高于新石器晚期文化。但是由于迄今为止,在考古学上还没有找到夏朝存在的文字依据(中国最早的文字记载出于商朝),因此,其真实存在性没有得到正式确认。但是也不能否认夏朝的存在,因为如果当时的文字书写在一些不易保存的物品上,流传不下来也是完全有可能的,商朝的存在也是因为甲骨和青铜器是容易保存的物品才得以证实。史书记载“禹时五星累累如贯珠,炳炳若连璧。”经过全面计算,公元前1953年2月26日有一次很好的五星聚会,这可以作为估定夏代年代的参考。
根据史书记载,夏朝是禹的儿子启建立的国家。夏禹传子代替了以前的禅让制度,由禅让制变成王位的世袭制。夏朝共传13代,16王(一说14代、17王,主要是大禹是君主还是部落联盟首领有争议的问题),约400年,后为商朝所灭。
古代的最早是什么朝代啊
夏朝(约前2070年~前1600年)
都城:阳城、阳翟、斟鄩、商丘、纶城、帝丘、原、老丘、西河
都城今址:河南郑州、许昌、洛阳、商丘、濮阳、济源、开封
建立者:夏王姒启
扩展资料:
夏朝(约前2070~前1600)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 一般认为,夏朝共传十四代,十七后(夏朝统治者在位时称“后”,去世后称“帝”),延续约471年 ,为商朝所灭。后人常以“华夏”自称,使之成为中国的代名词。
根据史书记载,禹传位于子启,改变了原始部落的禅让制,开创中国近四千年世袭的先河。因此中国历史上的“家天下”,从夏朝的建立开始。
夏族的十一支姒姓部落与夏后氏中央王室在血缘上有宗法关系,政治上有分封关系,经济上有贡赋关系,大致构成夏王朝的核心领土范围。夏西起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东至河南省、山东省和河北省三省交界处,南达湖北省北部,北及河北省南部。这个区域的地理中心是今河南偃师、登封、新密、禹州一带。
经夏商周断代史研究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初步勾勒出了公元前2500至前1500即尧舜时代到夏商之际的社会图景。中原地区包括禹都阳城(今河南郑州登封王城岗遗址)在内的夏朝时期六座规模大、等级高的中心性都邑,被列入了研究重点。
夏时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数量的青铜和玉制的礼器,年代约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青铜时代初期。中国传统文献中关于夏朝的记载较多。在河南省西部发现的二里头文化具备了属于夏文化的年代和地理位置的基本条件,但一直未能出土类似安阳殷墟甲骨卜辞的文字记载。
许多中外历史学家认为,斟鄩(河南洛阳偃师夏都二里头遗址)的全期或第一、二期是夏朝都城的遗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夏朝
中国最早的朝代
中国最早的朝代是夏朝,建立于公元前2070年。
根据史书可知,夏朝的建立彻底改变了原始部落的制度,并开始实行世袭制,也开始了新的封建社会,新社会的形成开创中国历史近四千年的先河,为之后的发展进程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约公元前1600年 ),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 一般认为夏朝共传14代、17后(夏统治者在位称“后”,去世后称“帝”),建立者为禹,定都阳城(今河南郑州登封)。
夏朝建立的意义:
1、夏朝是中国最早实行世袭制的朝代,不仅代表了人民的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结束了原始社会并开始了封建社会,并且奴隶社会也是从夏朝开始。夏禹建立夏朝以后便开始治理土地实行灌溉,并且将各地封名。
2、也是历史上最早形成统一的王朝,是人类从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的一大关键。建国之后在其治理下,国家土地比较肥沃,不论是建设城池还是发展农业生产,都是一片盛世繁华。并且也是提出了节俭成本,最后间接成就了阶级矛盾。
3、商朝历代的君主、还有奴隶、贵族们,开始都过上了腐化的生活。奴隶和奴隶主之间的阶级矛盾也开始激烈化了,奴隶们忍受不了这种折磨,所以最终选择大批逃亡。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三个朝代是什么?他们的建立者与三位暴君分别是谁?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三个朝代,已经被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确认的是夏朝、商朝、周朝。
而据传说,更早的朝代是尧建立的”唐”和舜建立的”虞”,但没有确切的证据。
夏朝的建立者是大禹(因治水有功而被舜选为接班人)
的儿子启。但因为大禹不再执行禅让制,而传位给自己的儿子,所以历史学家把大禹当作夏朝的建立者。
商朝的建立者是汤,周朝的建立者是周武王姬发。
三个暴君分别是夏朝的亡国之君癸(也就是桀)、商朝的亡国者帝辛(也就是纣王)、西周的亡国者周幽王姬宫湦。
最有名的暴君就是前两个,即桀和纣,所以桀纣也就成了暴君的代称。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744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