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氨基酸肥料-EDDHA专卖网!

荔枝蒂蛀虫(荔枝蒂蛀虫最新防治方法)

admin123 肥料资讯 3年前 (2023-02-10) 阅读(58) 评论(0)

怎样防治荔枝蒂蛀虫?

(1)采果后结合修剪,剪除阴枝、枯枝和病虫枝,增强果园通风透光。

(2)加强栽培管理,攻放秋梢整齐,减少危害。

(3)控制冬梢抽生,减少越冬虫源。

(4)保护天敌,增强其自然控制作用。

(5)做好虫情测报,应用蒂蛀虫蛹的发育进程,从蛹体色、复眼颜色变化作为短期测报指标,掌握在成虫羽化始盛期(羽化率20%~30%)喷药防治,消灭未产卵成虫,5~7天后再防治一次。若幼虫化蛹时间超过15天,则要根据品种和生育期,每隔7天防治一次。可选用40.7%乐斯本乳油800~1000倍液或20%灭扫利乳油2000倍液、18%杀虫双水剂600倍液加90%敌百虫晶体800倍液。

掌握蒂蛀虫发生期及早防治,对于压低虫源、减少后期危害、减少后期果品农药污染极为重要,有利于环境保护和人们健康。

(6)拾毁早期落地果尤其是早熟荔枝品种落地果深埋,是压低虫源的最好防治措施。

荔枝蒂蛀虫是怎样的虫子?

荔枝蒂蛀虫又称蛀蒂虫、爻纹细蛾,属鳞翅目细蛾科。分布于广东、广西、海南、福建、台湾等地,是荔枝、龙眼的主要蛀果害虫,严重发生年份常是“十果九蛀”,虫果率高达60%~90%,一般年份也可达10%~20%。

如何防控荔枝蒂蛀虫?

荔枝蒂蛀虫是荔枝、龙眼的主要蛀果害虫,遍布我国各荔枝主产区,在印度、泰国、南非等国也有分布。该虫蛀食荔枝、龙眼果实,幼果期果核被蛀食,引起大量落果;在成果期,幼虫在果蒂与果核之间取食,留下黑褐色粉末状的虫粪,俗称“粪果”,严重影响荔枝产量和品质。

防控措施为:①农业防治。控杀冬梢以减少第一代虫源,及时清除果期地面落果和落叶,及时捡拾第二次生理落果后期的落地果并集中销毁,压低第二、三代蒂蛀虫种群密度。②物理防治。在第二次生理落果后,用无纺布套袋套住果穗。③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天敌资源,在田间荔枝蒂蛀虫的自然天敌种类很多,主要有蜘蛛、蚂蚁、草蛉、蒂蛀蛾绒茧蜂、甲腹茧蛾、蒂蛀蛾白蜂、无后缘姬小蜂、扁股小蜂和一些致病微生物等。④药剂防治。在荔枝蒂蛀虫羽化高峰期喷施0.1%印楝素乳油,发生严重的果园每隔7天喷1次,重复用药2~4次,如遇雨天则需及时补喷;或在荔枝蒂蛀虫初孵幼虫高峰期喷施阿维菌素1500~2000倍液,每隔7天喷1次,重复用药1~3次。

荔枝蒂蛀虫(荔枝蒂蛀虫最新防治方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