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长江地区绿色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
1.化肥药膜的投人量过大
全省化肥使用量在2010年达到峰值350.77万吨后持续下降,但2016年全省化肥使用总量仍达327.96万吨,比2000年增长32.7%。复合肥的增量最为突出,2016年用量是2010年的2.3倍。
全省农药使用量总体呈先增后减的态势,2015年起,全省农药使用量首次实现“零增长”,使用量为4.9万吨,比2014年前的5.2万吨,减少3000吨。2017年农药使用量为4.72万吨,比上年减少800吨。2017年全省农膜使用量达7.13万吨,较2000年的5.14万吨增幅达38.7%。
2.化肥农药使用强度仍在递增
2000—2016年,全省农用化肥和农药使用强度呈先增后平稳略降的态势。2016年全省播种面积亩均化肥用量26.8公斤,比全国亩均用量多4.9公斤。化肥使用强度568kg/ hm ,较2000年增幅达33.4%,比全国平均施用强度401kg/ hm 高出41.4%,在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中比较靠前,是发达国家设置的225kg/ hm 的安全上限的2.5倍。近3年全省农药平均施用强度为21kg/hm2,比全国平均施用强度11.94kg/hm2高出79.2%。
3.化肥药膜的利用回收率依然偏低
2016年和2017年全省化肥利用率分别为36.8%和37.8%。农药只有10%—20%附在农作物上被吸收,大部分通过各种方式流人水体、挥发到大气或是浸人土壤。2017年全省难以回收的农用塑料薄膜达25%,加上大量无法回收的化肥农药包装废弃物,残存于土壤、河沟,造成二次污染。
山东省2012年化肥使用量是多少
67万吨。
到2020年,单位耕地面积化肥使用量较2015年下降百分之60,在农业病虫害发生平稳的情况下,单位耕地面积农药使用量下降百分之10。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达5250.65万吨,较2019年的5403.59万吨同比减少152.94万吨。
2010年3.4月化肥价格走势。
你好朋友这个问题我还没有具体分析过不过你可以适当关注这几方面的信息,相信一定会对你有帮助的。一是原料氮磷钾的价格,二是政策面,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三农问题,我想是会影响这一年行情的,只是现在还没有出台。三是煤气电油的价格,运输价格。粮食价格。四是进出口价格关税价格,调整,以及国际行情。留一个联系方式吧我的“扣扣号”是:1465425
氮肥
我国氮肥的年生产能力6000万吨,国内需求5000万吨,是世界三大氮肥供应国,氮肥受国际影响较小的,而我国氮肥80%是靠煤生产的;煤也就是主要影响其价格的因素,煤近年来产业调整,调整后小的煤矿关闭,国内产量骤然下降无法满足内需,导致煤价格上涨,当然这只会影响到中长期的行情。然而从去年12月下旬开始,尿素市场出现了见顶回落迹象,市场开始走软,元旦过后也无大的起色。目前尿素出厂报价大多为1760~1830元(吨价,下同),高的在1850元左右,山东、河南等地实际成交价在1750~1770元的水平。近期尿素市场有所走软,主要原因有四点:
一是前期价格涨幅过大,涨速过快。自去年10月初尿素市场开始启动以来,在短短的两个多月时间里,尿素价格就普遍上涨了200~300元,高的超过了400元。此次的大幅上涨,虽然有成本增加、淡储启动、整体物价上涨等合理成分,但也有一定的非理性因素和炒作成分。
二是出口预期落空。去年12月中旬,国家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自2010年1月1日起,我国尿素淡季出口关税由10%下调到7%,当时有不少人对1月份的尿素出口预期很乐观。但从目前情况看,实际出口情况却并不理想。在我国出口关税下调后,国际采购商价格也随之下调,采购时间推迟,企业基本没有达成新的出口订单。再加之从2月份开始,我国尿素出口又要按110%的旺季税率征收关税,出口大门将再度被关闭。
三是复合肥企业采购积极性下降。现在复合肥企业已采购了相当多的尿素,现在不急于采购。
四是前期价格虚涨居多,高端报价基本有价无市。出厂价格涨到1800元以上后,经销商观望情绪明显加剧,生产厂家采用明稳暗降的方式来稳定价格,实际高端价格真正成交的很少。
后市看,尿素市场的这种疲弱盘整走势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但由于煤炭价格居高不下,天然气供应紧张,尿素出厂价跌破1700元的可能性不大。
磷肥
磷肥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出口国家,磷的生产主要是硫磺和磷矿石,近年来的产业调整,磷矿石的开采也是产业调整很重要的一方面后期磷的供需平衡以及价格走势也是会随之而变动的。上周(1.4-1.8)国内黄磷市场价格局部地区继续上涨,湖北、贵州两省受限电影响较大,上涨比较明显,四川省外发运输影响较大,云南省省内电炉大部分停产,外发运输相当紧张。1月30日春运开始,预计1月下旬西南三省黄磷铁路外发运输将更加紧张。西南三省电力紧张情况预计将持续到春节后。
国内主要产区运行情况:云南省:本周省内开工电炉稀少,开工率1成左右,省内库存不多,净磷主流洽谈价格维持在15500-15800元/吨,部分订单16000元/吨,外发铁路运输十分紧张,昆明地区净磷价格维持在15500-15800元/吨,玉溪地区15500-15800元/吨,楚雄15600-16000元/吨,红河15500-15900元/吨,曲靖15600-15800元/吨。
四川省:本周省内销售情况一般,外发运输车皮紧张,外销企业基本供应前期订单,省内净磷主流洽谈价格14500-14800元/吨,省内到厂主流价格维持在15000-15300元/吨。外销净磷主流洽谈价格15600-15700元/吨。攀枝花地区外发车皮紧张,外销净磷15600-15700元/吨;什邡地区到厂价格15000-15300元/吨;德阳地区14900-15000元/吨;绵竹14800-15000元/吨;马边地区受成本大幅上涨到底大部分企业停产,部分现货净磷14900-15000元/吨;石棉地区14800-15000元/吨;凉山14800-15000元/吨;乐山地区14900-15000元/吨。
贵州省:本周省内电力供应情况日趋紧张,局部地区开始电炉开始停产检修,净磷主流洽谈价格15500-16000元/吨。瓮安地区净磷15800-16000元/吨;开阳地区15500-15800元/吨;息烽地区15700-16000元/吨;福泉15800-16000元/吨;黔西地区15900-16200元/吨。
湖北省:本周省内限电严重,大部分企业停产检修,预计供电紧张将持续至春节后期,省内现货供应略有紧张,净磷主流洽谈价格17000-17200元/吨。神农架地区16500-16800元/吨,现货稀少;宜昌地区16800-17200元/吨;丹江口地区17000-17300元/吨;武汉17000-17500元/吨。
国内主要采购市场运行情况:
江苏省:常州、无锡、江阴、连云港地区主流到站价格16800-17200元/吨,徐州地区16900-17300元/吨,省内成交量不大,小单成交较多。
山东省:大成站主流到站价格维持在17000-17400元/吨,泰安17200-17400元/吨,下游客户采购量不大,部分企业表示近期订单无法按时到达,对生产影响较大。
江西省:主流到站价格维持在16800-17100元/吨,散装黄磷到厂价格在16500-16700元/吨。
后市分析:预计下周我国黄磷市场将继续缓慢上涨,国内主要产区湖北省由于限电力度加大省内企业基本停产,维持消化库存态势;云南省受限电影响,电炉开工率1成左右,运输铁路紧张以及1月30日春运开始,两省黄磷供应量将忽略不计。四川省少数外销企业由于订单接满至2月份,待发现货较多,对下周市场影响有限。因此贵州省将成为1月我国黄磷主要供应方,其省内近期限电力度加大,导致产量大幅下滑,必将推动后期黄磷价格继续上涨。预计下周我国黄磷市场涨幅在100-300元/吨。
钾肥
钾肥我国主要的生产集中在青海,60%靠进口,刚刚和俄罗斯签订的350万吨合约成交价格为385美元,而以往供应我国钾肥的另一经销商还没有和我国签订合同,若最终跟进价格,那近年的钾肥供应还是比较充足的,如果最终签订的价格远高于前者,有可能俄罗斯会放弃已签订的合同,造成我国近年钾肥市场供应的紧张。
2009年金融危机的到来,使化工各行各业受到严重的冲击,化肥行业也难逃此难。不过可喜的是,近日,国际肥料工业协会在其公布的《全球化肥供需短期展望2009~2010》报告中称,金融危机和农产品价格下滑对全球化肥需求产生了很大影响,估计2009年全球化肥消费量大于供应量,销售链库存大大减少。随着全球经济回暖,农产品价格上调,国际肥料工业协会预计全球化肥供需将在2010年全面回暖。带您回顾2009化肥市场并且对2010年化肥市场进行探究。
回顾2009化肥市场走势
2009年上半年化肥市场处于萧条状态
从网友在线调查中发现自从8月份以来化肥市场一路下滑,有的大商家由于积货太多已经损失相当多。从价格方面来比较,不管是进口还是出口、或是国产的,都在受股市的带动。相比8月份来看,有的化肥已经降了差不多一半价格每吨。要是按这样下去,市场处于萧条,农民耕种土地的热情没有以前高,导至销售成一个问题,而屯货的商家急于把它卖掉,已免再次降价,于是越卖越便宜。再加上屯货的商家不敢大量屯积化肥而工产不敢大量生产,再说,源料也在萧条。所以按情况发展下去,在09年的化肥价格要到下半年秋季才有好转。
2009年下半年化肥市场渐好
各类化肥价格均出现小幅上涨,价格启动较往年提前了1-3个月,各个化肥企业产品供应趋紧,甚至复合肥企业也纷纷计划开车。例如,各地区尿素价格在上周末到本周初出现幅度较大的上涨,目前部分地区报价到达1650-1700元/吨以上,涨幅30-50元。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1.西南地区供气紧张,众多气头企业降低负荷甚至停产,导致部分地区供应出现紧张2.前期北方大雪,导致部分企业原材料和产品运输困难,成本上升3.电价上调,导致部分老的煤头企业的用电成本上升20元/吨以上4.出口市场的价格上调至270美元/吨左右,上调了8-10美元/吨因此,出口的拉动和成本的上升是导致近期厂家提价的主要原因。但由于经销商目前仍然在顾及产能过剩和运输成本的情况,拿货仍然不是很积极,库存水平较低。从投资机会上来看,市场分析认为,目前的化肥价格有成本支撑,所以回调幅度有限。考虑目前经销商库存依然较低,明春的尿素将受需求拉动,行情依然可期。同时考虑到发改委已经宣称今年内不进行气价调整,如果明年初进行气价调整,气头企业成本将快速上涨,届时尿素价格有可能出现较大上涨,煤头占比多的企业将受益最多。
观点:由此可见,经过金融危机的袭击,2009年上半年化肥市场趋势很紧张,但下半年日趋渐好,这给2010开了好头。
2010年化肥市场前景看好
《2010年关税实施方案》的出台、氮肥价格具有刚性上涨趋势、磷肥市场前景可期等众多因素足以证明,化肥市场的未来是光明的。下面编辑为您深探化肥的未来市场。
2010年化肥进口关税配额分配给化肥企业带来好消息
根据商务部公布的2010年化肥关税配额进口总量,2010年可分配的化肥关税配额总量分别为:尿素330万吨、磷酸二铵690万吨、复合肥345万吨,较去年没有发生变化。
据了解,目前国内尿素的成本每吨为1460元左右(气头)和1500多元(煤头)。而国际市场上尿素价格在天然气价格大幅上涨的带动下有所上涨,目前价格每吨在300美元以内。业内人士认为,短期内尿素出口非常有利,新的出口政策将给产能膨胀的中国尿素行业带来利好消息。
业内人士认为,新的关税政策提升了化肥出口的价格空间,提高了企业在明年化肥淡季时出口主动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化肥企业的销售压力,因为企业出口一直是在关税与国际市场差价间博弈。由于国际市场看好明年的氮肥和磷肥市场回升,给产能过剩的中国氮肥、磷肥企业注入强有力的兴奋剂。因此,明年氮肥和磷肥的出口将进一步加大。
钾肥价格具有刚性上涨趋势
目前的尿素价格水平对于部分用无烟块煤为原料的小氮肥企业仍然没有利润空间,故有较强支撑。天然气的紧张以及其明年强烈的价格上涨预期也将使氮肥价格具有刚性上涨趋势,我们预计尿素价格2010年有望达到1800元/吨的均价。
磷肥市场前景可期预计盈余550万吨
IFA预计2009年全球磷矿石供应量将下降至1.58亿吨,由于西欧、东亚、美国、大洋洲进口量下降,全球磷矿石出口量将下降三分之一,降至2000万吨。2009年全球磷酸供应缓慢恢复,增长4%至3940万吨(折纯P2O5,下同)。2009年磷酸产能达到4660万吨P2O5,2010年产能将达到4730万吨,中国将贡献净增长量的三分之二。鉴于磷酸铵、重钙生产恢复,全球磷肥产能有望在2010年达到3660万吨。2009年全球磷肥盈余690万吨,2010年盈余550万吨。
钾肥进口形势难测
2009年全球钾肥供应受到重创,国际钾肥进口量降至30年最低,销售量明显低于消费量,开工率仅为50%,2009年全球钾肥产能仅增长4%至4180万吨(折纯K2O,下同),预计2010年全球钾肥产能有望达到4310万吨,中国、加拿大、智利、俄罗斯和约旦是主要扩张国,2010年钾肥供应有望达到3860万吨。2009年预期钾肥盈余1260万吨,2010年盈余1080万吨,且北美、拉美和西亚钾肥消费已经恢复,中国钾肥进口形势难测。
观点:总体看,2010伊始,化肥进口关税配额分配给化肥企业带来好消息,给化肥企业带来好兆头。接下来2010年全球合成氨和钾肥贸易将恢复,乌克兰将继续受天然气供应干扰。美国、西亚、拉美、欧洲及西亚地区尿素需求将强劲增长。2010年全球生产和贸易形势将有所改观。
求关于山东大旱的详情,要是能写成文章就更好了,越多越好!!好的话再加分!
生意社2月9日讯 近期,山东遭遇60年一遇特大干旱。目前山东有3016万亩小麦受旱,占全省种植面积一半以上,干旱引起山东化肥、农药、节水灌溉器材和农用薄膜企业的普遍关注和担忧。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大旱对农资市场的影响呈现“两重天”,节水灌溉器材需求大增,化肥用量却可能会减少。虽然现在干旱对化肥行业的影响还不是很大,但已影响后市信心,或使需求减少;若旱情继续发展,2~3月份还不能得到缓解,不仅将影响粮食产量,也会使春耕用肥、用药量减少。
用肥时间分散推迟
山东省作为全国农业大省,化肥全年需求量1500万吨左右,约占全国化肥需求总量的10%。山东鲁西化工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保泉、兖矿煤化供销有限公司销售部部长孟令军对记者表示,干旱现在对化肥企业的影响还不大,但他们担心春季持续干旱下去,农民浇不上地,将减少化肥使用量,而且干旱将使施肥时间分散。山东联盟化工集团销售公司总经理孙德亮认为,干旱使部分小麦死苗,减产成定局,不仅使化肥用量相对减少,还会推迟用肥时间。
山东祥禾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文霞表示,现在还不是农民购肥、施肥的时候,但干旱对化肥后市有影响,目前流通环节的储肥量相对不足,受旱情的影响很多经销商对春耕市场的销售前景信心不足,难以判断和选择,很多都采用低库存或零库存的策略,以降低风险。“干旱目前主要对经销赏商的心理有影响,对春季市场前景心里没底,货拿的少,不敢多拿,担心到时候卖不出去”李保泉这样告诉记者。他说,春耕追肥的主打品种是尿素,由于目前经销商要肥不集中,价格变化不大,一直在1940元/吨这个价位上。山东济宁恒立化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考全表示,现在电、煤等原材料处于高价位运行,很多企业尿素生产成本在1900~1950元/吨,市场价格接近成本线,而国内市场饱和、出口的大门关闭,化肥企业日子不好过。
针对化肥生产企业的担忧和经销商的信心不足的情况,山东省化肥工业协会会长杨春升表示,山东大部分农田都有完善的灌溉系统,而且山东沿黄8市均已开闸引蓄黄河水,浇水后一星期就可以施肥,对化肥销售影响不大。孙德亮也认为,目前化肥高成本支撑,春耕后价格也不会有大的变化。
农药需求有升有降
刚从市场上查看旱情、调研市场回来的青岛瀚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胶东区域市场经理姜鹏家向记者介绍,由于一些丘陵山地浇水有困难,势必要减产,这样对农药的用量也减少,农民一般开春后浇水、施肥,麦苗返青后才施用除草剂,现在农药还用不上,所以对销售影响不大。山东滨农科技有限公司市场总监杨希坤表示,干旱对山东农药市场的影响还不明显,山东农药市场将取决于开春后的降水量。姜鹏家认为,山东粮食作物面积不断扩大,经济作物面积减小,除草剂使用量增长最快。如果持续干旱,除草剂的增长幅度势必减少。
同时,也有业内人士乐观的认为,“天旱虫子多”,大旱过后农作物易发生虫灾和病害,还会增加对杀虫剂、杀菌剂的需求。
节水灌溉抗大旱
据山东防汛抗旱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次干旱遇上冰冻天气,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旱情。以山东东营为例,1月上旬全市平均气温为-4.7℃,较常年偏低2.2℃,极端最低气温甚至达到-13.2℃,农作物在灌水后都会发生不同程度冻害,即使有水也不能浇,因此,山东抗旱灌溉要到开春后才开始。
与化肥、农药不同的是,节水灌溉器材的需求量到时候将会增大,业内人士也表示看好今年的春耕需求。生产塑料管材管件、喷灌、微灌和低压管灌溉等节水灌溉器材的山东金润节水灌溉有限公司总经理常华向记者介绍,干旱自然使节水灌溉器材的需求增多,今年喷灌带、聚氯乙烯管、聚乙烯管和聚丙烯管等节水灌溉器材肯定要比去年销量大,而且在经济作物上使用新型灌溉器材的会更多。据了解,山东正通过推广微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防旱。莱芜市焕发节水灌溉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现在山东有的地方已经形成“国家补助、地方配套、农民自筹”的节水灌溉的投资渠道,农民自发买节水灌溉器材的意识也有了,开春后,农民会开始浇水灌溉抗旱,这样节水灌溉器材需求势必会加大。
据了解,遭遇60年一遇特大旱情的山东,为保障粮食稳产和农民增收,继向旱情严重的15个地市紧急拨付5000万元抗旱补助费后,该省已提前1个月启动粮食直补工作,粮食直补标准为98.45元/亩,比2010年提高18.4%,增幅位居全国前列,帮助农民抢农时、抗大旱、保春耕。业内人士分析,大旱之年,山东农民的农资购买力将得到保证并增强。
德州德城区的范围有多大啊
划分了三个区,德城区、河西商贸开发区、河东经济开发区。
德城区位于山东省西北部、冀鲁两省交界处,距省会济南120公里,地跨北纬37°19’—37°34’、东经116°13’—116°25’之间,是德州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
现辖两镇,四个街道办事处,131个行政村,37个社区,总面积231平方公里,总人口38万,其中非农业人口29万。
人口出生率9.5‰,死亡率为2.8‰,自然增长率为6.7‰。现有回、满、蒙、壮等少数民族成分28个、9661人,占总人口的2.5%。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建成区面积由1978年的14平方公里扩大到目前的42平方公里;城乡居民居住条件普遍改善,城镇人均住房面积31平方米
一、综 合
国民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全区实现地方生产总值(GDP)116.7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5.5%,人均GDP达到30892元,比上年同期增加5118元,增长19.9%。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区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33亿元,增长2.5%,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0.8%,拉动GDP增长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63.72亿元,增长16.9%,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0.3%,拉动GDP增长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9.69亿元,增长14.8%,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38.9%,拉动GDP增长6.4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8:54.6:42.6。
财税收入快速增长。全区完成财政总收入10.78亿元,同比增长26.0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72亿元,增长27.7%。财政支出5.48亿元,增长26.1%。国税收入4.97亿元,地税收入5.7亿元,分别增长28.4%和171.0%。全区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达9.14%;地方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达3.19%。
二、农林牧渔业
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6.51亿元,比上年增长15.8%。其中,农业产值3.36亿元,增长11.7%;林业产值0.07亿元,下降3.9%;畜牧业产值2.31亿元,增长27.5%;渔业产值0.09亿元,增长3.15%;农业服务业产值0.67亿元,增长6.1%。
主 要 农 产 品 产 量
名称 单位 产量 比上年±%
粮 食 吨 95491 4.37
其中:夏粮 吨 48662 – 12.95
秋 粮 吨 46629 6.64
棉 花 吨 2543 8.81
蔬 菜 吨 127355 -0.63
瓜 类 吨 21000 —
水果 吨 17433 0.11
林业生产持续发展。全区植树造林面积59公顷,植树30万株,幼林抚育177公顷,当年育苗37公顷。年末实有林地面积4664公顷,增长1.3%;森林覆盖率达到34%。
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区肉类总产量18828吨,增长21.7%,其中,猪肉5798吨,增长0.4%。禽蛋总产量9934吨,增长27.7%。牛羊奶产量8658吨,下降0.1%。猪年末存栏4.21万头,全年出栏7.74万头;羊年末存栏1.83万只,全年出栏1.83万只;大牲畜年末存栏1.69万头,其中奶牛0.41万头;家禽年末存栏269.32万只,全年出栏955万只。
水产养殖业稳定发展。全区水产品养殖面积达到307.33公顷,增长2.2%;淡水渔类产量1465吨,增长4.0%。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提升。年末农用机械总动力达到13.14万千瓦,增长1.2%,其中农用排灌动力机械3.4万千
瓦。农用拖拉机2853台,联合收割机97台。农村用电量2237万千瓦时,增长7.0%;全年化肥施用(实物量)3.16万吨,塑料薄膜使用量377吨,地膜覆盖面积375公顷。年末实有耕地面积9112公顷。全年配套机电井达到1503眼,增长7.4%;有效灌溉面积达到9.11千公顷,其中节水灌溉面积2千公顷,增长71%,旱涝保收面积达到8.1千公顷,增长25%。
新农村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全区无公害蔬菜发展到4.2万亩,建成万头猪场2处,数字化养鸡大棚15栋;新型能源推广走在全市前列,建成秸秆气化站6个;“安全水”改造水利实施,完成3处除氟供水站建设;有线电视、电话入户率、宽带网入村率分别达到98%、97%和40%;全区127个行政村,村村通公路、村村通汽车、村村通电话,自来水受益村106个。
三、工 业
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全区完成全部工业总产值222.16亿元,增长24.6%,实现工业增加值58.74亿元,增长17.5%,占GDP的比重为50.3%。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部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下同)已发展到173家,比去年同期增加32家,资产合计达到119.84亿元,增长16.8%,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04.48亿元,增长27.2%,实现工业增加值57.88亿元,增长26.9%,目前工业仍然是推动我区经济快速增长的主动力。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4.97亿元,增长38%,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17.1%,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区工业用电量21.26亿千瓦时,增长18.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用电量11.27亿千瓦时,增长3.8%。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产量 比上年±%
小麦粉 万吨 11.64 -38.1
液体乳 吨 7247 32.6
摩托车 辆 13395 13.5
服装 万件 360.68 26.6
梭织服装 万件 191.48 4.9
针织服装 万件 169.2 65.3
棉 布 万米 1873
纱 吨 17943 -4.6
啤 酒 千升 34787
不锈钢制品 吨 18 —
升降移动机械 台 122 -23.3
机制纸及纸板 万吨 10.7 17.2
水泥电杆 吨 1396 —
砖 万块 7503 -4.1
电子元件 万只 8.01 —
锁 万把 1265 —
轴 承 万套 2206
电 线 公里 7116
发电量 万千瓦时 6180 —
石墨及炭素制品 吨 59998 39.2
太阳能热水器 万台 35.56 39.3
工业效益显著提高。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产值203.26亿元,增长28.8 %,产销率为99.4%,比上年提高1.3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06.19亿元,增长31.9%。实现利税23.68亿元,利润12.3亿元,分别增长35.1%和31.2%。亏损面为2.86%,亏损企业亏损额1609万元,增长32.72%。产成品存货12.13亿元,增长54.86%。应收帐款净额8.01亿元,下降2.8%。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22.31%,比上年提高31.2个百分点。在主要经济效益指标中,总资产贡献率20.47%,比上年提高1.97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140.73%,比上年提高40.15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66.59%,下降5.7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7.14%,比上年提高0.44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次数3.55次,比上年减慢0.49次。全员劳动生产率13.18万元/人,增长20.9%。工业综合经济效益不断改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工业推动整个经济快速发展。全区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有32家; 实现利税过千万元的企业有73家。
四、固定资产投资、建筑、房地产业
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全区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43.12亿元,增长28.4%。其中,城镇规模以上投资38.24亿元,增长29%;农村投资4.89亿元,增长15%。投资结构继续改善。第一产业投资1.51亿元;第二产业投资20.30亿元,其中,工业投资19.55亿元;第三产业投资21.31亿元,三次产业投资额的比重由上年0.1:51.3:48.6调整为3.5:47.1:49.4。建设资金充足,到位资金49.77亿元,增长28.1%;其中,自筹资金增长17.6%,占到位资金的71.8%。
建筑业生产效益持续提高。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4.98亿元,增长9.7%。全区具有资质以上等级的建筑企业41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1.73亿元,实现利润6008万元,建筑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102448元/人。
房地产开发投资稳定增长。全区完成房地产开发土地面积42.38万平方米,商品房屋施工面积109.8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34.2万平方米。施工合格率继续保持100%的良好水平。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9.31亿元,其中,商品住宅投资7.17亿元,商品房销售11.97亿元,其中住宅销售额7.86亿元,商品房销售面积38.9万平方米。
五、交 通 运 输
交通运输业快速发展。全区交通运输业完成公路货运量 1464万吨,增长17%,货运周转量168500万吨公里,增长21%;公路客运量3033万人,增长23%,客运周转量99827万人公里,增长15%;其中:出租车完成客运量2071万人,增长26%,客运周转量11835万人公里,增长81%。
六、国 内 贸 易
消费品市场继续保持繁荣活跃。消费品市场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商品购销两旺,市场繁荣活跃,城乡居民消费需求呈现出强劲增长的势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2.19亿元,增长17.9%,分经济类型看,国有经济零售额26.41亿元,增长16.4%,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42.5%;个体经济零售额27.56亿元,增长17.9%,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44.3%;私营经济类型的零售额6.61亿元,增长18.8%,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10.6%;其他经济类型零售额1.62亿元,增长6.1%,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6%。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54.4亿元,增长17.8%;餐饮业零售额5.92亿元,增长18.9%;其他行业零售额1.87亿元,增长8.1%。全区各类市场发展到79处,其中:年交易额过亿元市场14处,全区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166.8亿元,增长25.4%。
七、对 外 经 贸
外经贸实现平稳增长。全区实现进出口总额14847万美元,增长29.8%,其中:进口1655万美元,增长27.2%;出口13192万美元,增长30.1%,其中工贸企业出口10082万美元,增长324.2%。实际利用外资1220万美元,增长116.0%。
八、民 营 经 济
民营经济继续保持健康发展。全区继续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坚持全民创业与骨干培植并举,克代尔、格瑞德、华源生态等骨干企业快速膨胀,成为全区重要的财源支柱,企业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在全区经济中的地位更加突出。全区民营经济户数、从业人员、注册资金分别达到6.44万户、20万人、45.05亿元,分别增长9%、19%和16.6%;民营经济营业收入345.03亿元,增长22.7%;上缴税金4.84亿元,增长45.5%,占税收总额的45.4%。
九、科技、教育、卫生、文体
科技事业进一步发展。全区继续大力实施科教兴区战略,坚持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加大了科技创新力度,科技事业健康发展。全年共取得重大科技成果5项,获奖4项,专利申请量连续五年居全市首位,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35家。
教育事业全面提高。全区继续加大教育投入,全面消除D级危房,教育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学质量居全市前列,被评为全省教育工作示范区。全区拥有普通中等学校10处,在校生11380人,专任教师924人;职业中学2处,在校生2776人,专任教师143人;小学38处,在校生29906人,专任教师1400人。全区普及教育工作继续全面深入开展,初等教育普及程度显著提高,小学、中学入学率毕业率均达到100%。
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全区继续加强了公共卫生设施建设,市立医院病房楼投入使用,农村和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建设不断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85%,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和重大疾病防控体系不断完善,为广大群众提供高效、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全面提高了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全区共有各类卫生机构203家,其中:医院2家,卫生防疫站、妇幼保健院各1家,拥有医疗床位670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435人,其中医生1037人。城乡居民医疗保健能力进一步增强。
文体事业蓬勃发展。全区进一步深入开展了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推进社区文化体育中心建设,成功举办了第四届社区文化艺术节、全民健身节,群众文体活动日趋活跃,进一步繁荣活跃了城乡群众文体活动。在全市三运会上,我区在比赛中共获得251枚金牌、64枚银牌、46枚铜牌,金牌和奖牌总数居全市首位。
十、市 场 物 价
价格总水平明显上涨。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4.7%。其中,服务项目价格上涨3.3%,消费品价格上涨5.1%。在居民消费价格的八大类别中,食品类上涨12.9%、衣着类上涨2.2%、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类上涨3.4%、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下降2.1%、交通和通讯类用品下降4.5%、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1.0%、居住类上涨7.0%。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4.5%,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5.3%。
十一、人 民 生 活
劳动就业保持稳定,工资水平大幅提高。全区在岗职工16317人,在岗职工工资总额2.35亿元,增长20%,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4398元,比上年人均增加2600元,增长22%。大力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全年新增城镇就业5346人,年末城镇居民登记失业率3.5%。
社会保障体系日臻完善。大力加强社会保障,养老保险、失业保险按时足额发放,13565名城乡低保对象实现应保尽保,为4216户特困对象发放取暖补助126.48万元。五保供养工作顺利进行。全区共有五保对象227人,其中集中供养180人,供养支出36万元。有力保障了低收入和弱势群体的正常生活。
城镇居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全区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92元,增长20.8%;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8588元,增长18.8%。其中,食品支出2737元,增长19.1%;衣着支出1172元,增长24.6%;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589元,增长42.8%;交通和通讯支出1053元,增长16.6%;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1481元,增长10.6%;居住支出736元,增长10.2%;医疗保健支出482元,增长10.7%;其他商品和服务类支出338元,增长45.2%。城市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0.72平方米。
农村居民生活继续改善。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347元,比上年增加708元,增长15.2%;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001元,增长6.04%。其中,食品支出746.53元,增长12.4%;衣着支出149.8元,增长27.3%;居住支出380.8元,下降29.2%;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128.02元,增长93.9%;交通和通讯消费支出355.5元,增长48.74%;医疗保健消费支出63.91元,下降59.8%;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108.55元,增长67%;其他商品和服务类支出17.14 元,下降54%。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32.94平方米。
每百户农村居民耐用消费品拥有量
名称 单位 数量
彩电电视机 台 106
影碟机 台 60
电冰箱及冰柜 台 66
洗衣机 台 80
电话机 部 90
移动电话 部 106
空调 台 20
照相机 架 16
自行车 辆 160
摩托车 辆 100
十二、人 口
2007年,全区辖区年末总人口为37.7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72万人,非农业人口31.07万人;在总人口中女性为18.68万人;全年共迁入人口9213人,迁出人口9484人。全年出生人口3594人,人口出生率为9.49‰;死亡人口1054人,人口死亡率为2.7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71‰。
呵呵.详细吧多给点分吧?????/
化肥为什么被称为“土地鸦片”
因为化肥可以快速提高粮食和作物产量,使化肥使用越来越大。但是化肥使土地板结,缺乏活力。所以是徒弟的鸦片。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67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