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抗旱性怎么样?
指作物受到干旱胁迫所具有的忍耐能力。作物的抗旱性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特性,根据任何单一指标都不能做出全面评价。况且,作物品种在不同生育时期对干旱的忍耐能力不同,小麦品种的抗旱性常分作全生育期抗旱、苗期抗旱、芽期抗旱等三种记载。全生育期抗旱性,多选择干旱少雨的地区进行多点多年鉴定,或利用旱棚鉴定;苗期抗旱性利用简易生长箱反复干旱法鉴定;芽期抗旱性利用不同浓度的高渗溶液(如蔗糖溶液)进行鉴定(董玉琛等,2000)。我国北方冬麦区和黄淮冬麦区的地方品种大都抗旱性较好,较为突出的有山西平遥小白麦、陕西蚂蚱麦等;选育品种中抗旱性好的有山西的旱选10号、晋麦33(平阳27)、晋麦47、长6878,山东的昌乐5号,甘肃的西峰20,陕西的长武131等。我国北方在小麦灌浆期常有干热风,有些地方品种抗干热风的能力很强,如陕西关中东部品种大荔三月黄成熟早,灌浆极快,能躲避干热风。还有河西走廊西部一些密穗小麦品种抗大气干旱能力强。
提高植物抗旱性的措施
抗旱锻炼在种子萌发期或幼苗期进行适度的干旱处理,使植物在生理代谢上发生相应的变化,增强对干旱的适应能力。如将吸水24h的种子在20℃下萌发,然后风干,反复三次后播种,可明显提高植物抗旱能力。生产上常采用“蹲苗”法提高作物的抗旱性,即在作物的苗期给予适度的缺水处理,起到促下(根系)控上(抑制地上)的作用,经过蹲苗的作物根系发达,提高抗旱性。
合理施肥合理施用磷、钾,适当控制氮肥,可提高植物的抗旱性,磷促进有机磷化合物的合成,提高原生质的水合度,增强抗旱能力。钾肥能改善作物的糖类代谢,降低细胞的渗透势,促进气孔开放,有利于光合作用。钙能稳定生物膜的结构,提高原生质的黏度和弹性,在干旱条件下能维持原生质膜的选择透性。
施用生长延缓剂及抗蒸腾剂应用生长延缓剂提高植物的抗旱性,如矮壮素(CCC)能增加细胞的保水能力;外源ABA可促进气孔关闭,减少蒸腾。还有塑料乳剂,高岭土,脂肪醇等。
什么是抗旱性,它对植物有哪些危害,生产上如何避免?
植物抗旱性一般指陆生植物对干旱环境的适应或抗御能力。干旱影响植物各个阶段的生长发育和植物各种生理代谢过程,是植物成活与生长的重要限制因素之一。陆生植物的抗旱性对这一物种的生存起着至关重要的关系。植物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相关基因等都会对其抗旱产生不同程度的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66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