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良盐碱地土壤
如何改良盐碱地土壤:
一.盐分去除法:
这个方法包括:排碱渠大水漫灌洗盐、暗管排盐、滴灌洗盐、喷灌洗盐、冲洗改良、生物吸盐等。核心内容就是两大类:1:通过多余的灌溉水分,将耕层土壤中的盐分淋洗到耕层以外,然后含盐灌溉水通过地下水或者预埋的排盐管道排出农田土体;这个过程中可以通过铺设管道、深翻、深松、加压淋洗、合理灌溉等等方式,实现利用更少的水份,淋洗更多的盐分的目的。2:生物吸盐方法,这个主要是通过种植真盐生植物或者其他耐盐植物,将盐分吸收到植物体内,然后通过收获的方式,将盐分带离农田;这个方法中可以通过合理的栽培、科学施肥、合理灌溉及适应的田间管理措施,使生物生长的更好,从而带走更多盐分。
二、是添加不含盐或者低含盐物质降低耕层土地中的盐分平均含量:
通常的作法就是客土法,在盐碱地中增加非盐沙土,改善土壤结构同时降低土壤盐分,另外就是施用有机肥等有机物质;还可以根据不同土层的盐分含量情况,采用深翻等措施,使局部盐分降低。
三、盐土改良
就是人工或者天然改良剂改良土壤,降低盐分危害,这个过程,当然这个过程也可以通过结合水份管理,促进盐分脱离耕层或者根系分布范围。
盐碱地如何改良?
1、化学改良:
化学改良盐碱地的化学改良主要是指向土壤中加入化学物质,以达到降低土壤pH、碱化度以及改善土壤结构的目的。
主要的化学改良剂包括石膏、磷石膏、脱硫石膏、硫磺、腐殖酸、糠醛渣等物质。大量的研究实践证明,在重度盐碱地上,采用化学改良与其他改良措施相结合的方法,能取得极为显著的改良效果。
2、物理改良
物理改良通过平整土地、客土、压沙、松土、抬田等措施,破坏土壤毛细作用,阻断盐分向地表的进一步聚集。客土法工程量大,费用高,经济成本不合算是制约其推广应用的重要原因。
3、生物改良
生物改良盐碱土地贫瘠,土壤肥力差。因此在改造过程中,通过种植水田,种植耐盐碱作物,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是改善盐碱的重要措施。
4、水利工程改良
水利工程改良根据“水盐运动”规律,通过地下渗管排盐,结合沟渠,深井排水,达到防止返盐的目的。
扩展资料
盐碱地的危害:
1、危害作物生长、阻碍农业生产的发展
土壤有机质含量相对降低。由于土壤盐碱化,抑制了土壤的生草化过程和土壤有机质的累积过程,因而土壤有机质含量相对降低,从而影响到土壤的理化性质。
2、土壤溶液直接毒害作物细胞
由于盐碱土溶液浓度高,渗透压大,使作物吸收水份和吸收养分的能力降低,与此同时植物根系选择性吸收营养离子能力也相应降低。
因此非营养离子大量进入体内,而营养离子吸收减少或吸收不上,从而打乱了体内正常的离子平衡,干扰了作物正常的新陈代谢机能,破坏蛋白质的合成与水解,引起氨和可溶性盐类离子在体内的积聚,从而产生离子毒害,危及作物的生长发育,甚至死亡。
3、作物生长不良造成缺苗、减产、死亡
根据一般的统计,非盐化土作物不缺苗、产量正常,轻盐化土缺苗减少10-20%(平均15%),中盐化土缺苗减产20-50%(平均35%),重盐化土缺苗减产50-80%(平均65%),盐土只能个别成活,无收成。
根据灌区盐碱化面耕地面积和现状年作物种植比例,粗略估算农一师各灌区每年作物减产损失:棉花4400万kg,约5亿元,种植业因盐碱损失金额7亿元,约占全农业总产值的26%。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盐碱地改良的方法与措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盐碱地
盐碱地有哪些改良方法
灌水洗盐:把水灌到盐碱地里,使土壤中的盐分充分溶解。 种植水稻:在盐碱地种植水稻后,能使含水量处于饱和状态。 施有机肥:在土地中施加嘉美金利有机肥。 深耕松土:加深耕作层,帮助淋盐,防止返盐。
盐碱地如何改良
1、灌水洗盐
盐碱地可以通过灌水洗盐的方式进行改良,根据盐随水来、盐随水去的规律,把水灌到盐碱地里,在地面形成一定深度的水层,使土壤中的盐分充分溶解,再把溶解的盐分排走,降低土壤含盐量。
2、种植水稻
在水源充足的盐碱地中能够通过种植水稻有效改良,因为在种植水稻后,田间要经常保持水层,使土壤含水量处于饱和状态,在相同的土壤含盐量情况下,水田中的盐分比旱田低。
3、施有机肥
在盐碱地中增施有机肥进行改良,肥料选择嘉美金利有机肥,它能增加土壤的有机质,促进团粒结构的形成,从而改良盐碱土中的通气、透水和养料状况,显著调节土壤的酸碱度。
4、深耕松土
对盐碱地进行深耕松土,加深耕作层,可以帮助淋盐,防止返盐,增强地块的保墒抗旱性能,从而改良土壤的养分状况,深耕时应该注意不要把暗碱翻到地表。
盐碱地怎么改良土壤?
1、化学改良:
化学改良盐碱地的化学改良主要是指向土壤中加入化学物质,以达到降低土壤pH、碱化度以及改善土壤结构的目的。
主要的化学改良剂包括石膏、磷石膏、脱硫石膏、硫磺、腐殖酸、糠醛渣等物质。大量的研究实践证明,在重度盐碱地上,采用化学改良与其他改良措施相结合的方法,能取得极为显著的改良效果。
2、物理改良
物理改良可以通过平整土地、外土、砂土压缩、土壤松动、田间抬升等方式,破坏土壤毛细作用,防止盐分进一步向地表积聚。开放土法工程量大、造价高、造价不经济是制约其推广应用的重要原因。
3、生物的改进
生物改良盐碱地土壤瘠薄,肥力差。因此,在转化过程中,种植水田和耐盐作物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是改善盐碱的重要措施。
4、水利工程改良
根据“水盐运动”的规律,水利工程的改进可以通过地下渗透管排水,结合沟渠和深井,防止再盐化。
盐碱地的危害:
1、危害作物生长,阻碍农业生产的发展
土壤有机质含量相对降低。土壤盐渍化抑制了牧草的生长过程和土壤有机质的积累过程,使土壤有机质含量相对降低,影响了土壤的理化性质。
2、土壤溶液直接毒害作物细胞
由于高浓度的盐碱土壤溶液和高渗透压,降低了作物吸水、吸收养分的能力,同时也降低了植物根系选择性吸收养分的能力。
所以大量离子进入身体,营养和离子吸收减少或吸收营养,扰乱了正常的离子平衡体内,干扰正常的代谢功能,农作物受损蛋白质合成和水解,由于氨和可溶性盐离子在体内的积累,产生离子毒害,危害作物生长发育,甚至死亡。
3、作物生长不足造成育苗、减产、死亡
据一般统计,非盐碱地作物不缺苗,产量正常。轻盐渍化土壤幼苗减少10-20%(平均15%),中盐渍化土壤幼苗减少20-50%(平均35%),重盐渍化土壤幼苗减少50-80%(平均65%)。盐渍化的土壤只能单独生存,没有收获。
根据灌区盐渍化面种植面积和当前作物种植比例,粗略估算农业一区各灌区每年的作物损失:棉花4400万公斤,约5亿元,盐碱造成种植业损失7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6%。
以上内容参考:人民网-盐碱地改良的方法与措施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盐碱地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64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