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油葫芦的饲养与繁殖
人工饲养油葫芦首先要准备一个长方形养鱼用的玻璃缸,缸的大小不限。大缸可以多育,小缸可以少育。然后用纸板或三合板做个盖子,要求能和鱼缸口盖紧,扣严,以防幼虫孵出后跳到盖上钻出跑掉。在盖子上方应开一个小方洞,钉上一块窗纱,以流通空气。再准备一些筛过的细沙土,并把沙土用开水烫一下或用锅炒一下,放凉后待用。再找几根内径在1.5~2厘米的竹竿,避开竹节锯成5厘米长的小段。把每段竖起来,从端头正中往卞劈开分成两半,呈长瓦状,用开水烫一下晾干。再找几个玻璃罐头瓶,洗刷干净。
上述器具准备齐全后,就可以开始对油葫芦进行培育繁殖了。要在立秋后从野外捉几只身条粗壮、肚子鼓起(越大越好)的雌性油葫芦。先把沙土放入罐头瓶内摊开,厚度在4厘米左右,喷洒少许凉开水,有一点潮湿即可。然后再把选好的雌性油葫芦放进瓶内,每瓶只放1只(另加1只雄性也可)。放进雌性油葫芦时要注意,不要把长针状排卵管弄断或碰伤。每天喂给用水泡发的黄豆和白菜心,食物要常换,要保持新鲜。把瓶放在阴暗处,经过2~3周雌性油葫芦便把排卵管插在沙土中排卵。油葫芦是否已经排卵,看它的肚子是否由大变小即可看出。如果发现已经排卵,要及时把油葫芦取出,倒出沙土,挑出虫卵进行筛选。油葫芦虫卵呈椭圆形,青灰色,半透明,长度约2.5毫米,直径约0.5毫米,两头稍尖呈腰鼓状。在筛选虫卵时,如发现有黄色或白色的,要挑出来丢掉。因为这是没有受精的卵,俗称“水子”,是不能孵化成幼虫的,然后取出鱼缸刷洗干净,缸内铺匀沙土,厚度在4厘米左右,把卵分散埋入沙中约2厘米深。淋上一点清水后把竹瓦凹面朝下顺向排放。排与排的间隔(即竹瓦顶端与另一排竹瓦顶端之间)要留有2~3厘米的距离。再在每排竹瓦之上错位再放一层。放竹瓦的作用是使幼虫出土后,在生长过程中有隐蔽之处。竹瓦放好后,盖上盖子,放在向阳处就可以了。到了冬天,应把培养缸放置在火炉旁或暖气片上,温度要保持在25~30℃之间。暖气如果太热,缸底可酌加木板隔热。每隔3~5天要微淋:次温水。这样从埋卵到幼虫出土,大约需要30~50天。如果缸内设一恒温器保持恒温,则用不了一个月时间幼虫便可出土。
油葫芦幼虫钻出土表时像黑蚂蚁,颈项上有一明显白纹。这时可以喂嫩白菜心,以后随着幼虫在竹瓦下数次蜕壳不断长大。可以喂一些瓜果和泡发的黄豆之类。油葫芦从幼虫出土到成虫,中间要蜕7次壳。只要培养缸内有竹瓦,食物充足,成幼虫之间一般都能和睦相处。缸内饲养幼虫不可大多,大多会影响发育。要经常保持食物新鲜,保持沙土微湿,要遮强光。到成虫期后将喂鸟剩余的体壮的雌虫和雄虫成对放在罐头瓶中单独饲养,经排卵后,用上述方法再继续繁殖。
北京哪儿逮油葫芦
北京八虎山庄逮油葫芦。根据查询相关开资料显示,北京钟表时间凌晨02点54分去八虎山庄的油葫芦很密集。油葫芦是常见的蟋蟀类群,对农作物具有一定危害,是行为学和神经生物学研究的模式动物。
蟋蟀与油葫芦的差别?
一、外观不同
1、蟋蟀:头圆,胸宽,触角细长。各足跗节3对,前足和中足相似并同长,后足发达。体色多为黑褐色,体型多呈圆桶状,有粗壮的后腿,比身体还要长的细丝状触角。腹部末端有两根长尾丝,如果是雌虫,还有一根比尾丝还长的产卵管。
2、油葫芦:头部黑色,呈圆球形,颜面黄褐色,从其头部背面看,两条触角呈“八”字形,触角窝四周黑色。前胸背板黑褐色,有左右对称的淡色斑纹,侧板下半部淡色。前翅背面褐色,有光泽,侧面黄色。尾须很长,能超过后足股节,翅长,会飞。雌虫的产卵瓣平直,比后足股节长。
二、分部
1、蟋蟀:黄河以南各省居多。它喜欢栖息在土壤稍为湿润的山坡、田野、乱石堆和草丛之中。
2、油葫芦:油葫芦在我国分布极广,几乎各省都有,分布较多的省份有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河北、山东、山西、陕西、广东、广西、贵州、云南、西藏、海南等。
三、价值
1、蟋蟀:可制作成面粉、能量棒和小零食等食品。也可制作炸蟋蟀供人食用。
2、油葫芦:具有利水消肿、清热解毒的功效。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蟋蟀 (昆虫纲动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油葫芦 (直翅目蟋蟀科动物)
蛐蛐名贵品种
迷卡斗蟋:通体黑褐色,啮食植物的茎、叶、种实和根部。 赤胸墨蛉:全身发亮,前胸、背板为赤黑色。 双斑大蟋:常躲在草丛间、树皮下、落叶及石头间。 北京油葫芦:成虫和若虫昼间隐蔽,夜间活动。 磬蛉:头似圆珠,如弹子。
蛐蛐有哪些名贵品种
1、迷卡斗蟋
蛐蛐名贵品种有迷卡斗蟋,广泛分布于我国的各大地区,迷卡斗蟋通体黑褐色,头大,顶部宽圆,颜面圆凸饱满,常栖息于野外地面、土堆、石块和墙隙中,啮食植物的茎、叶、种实和根部。
2、赤胸墨蛉
赤胸墨蛉又名乌蛉,因其全身墨墨发亮,前胸、背板赤黑色而得此名,此鸣虫体态娇小苗条,体表色泽亮丽,鸣声别有韵味,被人们誉为鸣虫黑 牡丹 ,喜欢略带湿润而较阴凉的环境。
3、双斑大蟋
双斑大蟋体长23-27毫米,前翅长15-18毫米,体大型,头胸有光泽,常躲在草丛间、树皮下、落叶及石头间,寄主于蔬菜、瓜类、玉米、甘薯、甘蔗、水稻等。
4、北京油葫芦
北京油葫芦体黑褐色大型,头顶黑色,复眼四周、面部橙黄色,从头背观两复眼内方的橙黄纹八字形,成虫和若虫昼间隐蔽,夜间活动,觅食、交尾,并且成虫有趋光性。
5、磬蛉
磬蛉又名松蛉、铁弹子、铁蟋、刻点铁蟋,此鸣虫因全身乌黑发亮,头似圆珠,如弹子,因而名铁弹子,雄虫体长10毫米左右,宽约3.5毫米,雌虫比雄虫稍大些,体长约12毫米。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63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