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母的神奇功效是什么?
知母是百合科植物知母的根茎,性味苦、寒,归肺、胃、肾经,具有清热泻火、生津润燥的功效,是清热泻火要药,知母之辛苦寒凉,下则润肾燥而滋阴,上则清肺金泻火,乃二经气分药也。”因此,知母可以治疗:
1、温热病,邪热亢盛、壮热、烦渴、脉洪大等肺胃实热证。知母有清热泻火除烦的作用,与石膏配伍有协同之效,如白虎汤。
2、肺热咳嗽或阴虚燥咳、痰稠等症。本品有清泻肺火、滋阴润肺之效,常与贝母同用,以清肺化痰止咳,如二母散。
3、阴虚火旺,肺肾亏所致的骨节蒸潮热、盗汗、心烦等症。知母有滋阴降火的作用,常同黄柏相须为用,配入养阴药中,如知柏地黄丸。
4、阴虚消渴,症见口渴、饮多、尿多者。本品有滋阴润澡、生津止渴功效,同天花粉、五味子等配合使用可增强疗效,如玉液汤。
扩展资料:
关于知母的名字,还有一个传说故事。
从前有个孤寡老太太,无儿无女,年轻时靠挖药为生。老人有个愿望,就是找一个可靠的年轻人继承自己的衣钵——治病救人。有几个富商都想借学医之名,接她去家里住,骗她的医术,但见她并没有传授的意思,都将她扫地出门。
一天,她蹒跚地来到一个偏远山村,身心憔悴,摔倒在一家门口,响声惊动了这家的主人。主人是一对年轻打樵夫妇,两口子很善良,把老太太认作干妈,把她留了下来。
老人就这样过了三年多的幸福时光,到了80岁的高龄。这天,她叫儿子背她上山,指着一丛线型叶子、开有白中带紫条纹状花朵的野草说:“把它的根挖来。”樵夫挖出一截黄褐色的草根,问:“妈,这是什么?”
老人说:“这是一种药草,用途可大啦。孩子,你知道为什么直到今天我才教你认药么?”樵夫想了想说:“妈是想找个老实厚道的人传他认药,怕居心不良的人拿这本事去发财,去坑害百姓!”老太婆点了点头:“孩子,你真懂得妈的心思。
这种药还没有名字,就叫它‘知母’吧。”后来,老太太又教樵夫认识了许多种药草。老人故去后,樵夫改行采药,但他一直牢记老人的话,真心实意为穷人送药治病。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清热泻火话知母
知母的作用与功效 知母的作用与功效介绍
1、知母滋阴降火,润燥滑肠。治烦热消渴,骨蒸劳热,肺热咳嗽,大便燥结,小便不利,补不足,益气。
2、用于肺热咳嗽或阴虚燥咳、痰稠等证。有清泻肺火,滋阴润肺之效,常与贝母同用以清肺化痰止咳,即二母散。
3、用于阴虚消渴,症见口渴、饮多、尿多者。有滋阴润澡、生津止渴功效。同天花粉、五味子等配合使用可增强疗效,如玉液汤。
4、用于温热病,邪热亢盛、壮热、烦渴、脉洪大等肺胃实热证。有清热泻火除烦的作用。与石膏配伍有协同之效,如白虎汤。
5、用于阴虚火旺,肺肾亏所致的骨节蒸潮热、盗汗、心烦等症。有滋阴降火的作用。常同黄柏相须为用,配入养阴药中,如知柏地黄丸。
6、清热泻火:用于高热烦渴,常配生石膏;用于肺热咳嗽,常配贝母。
7、滋阴降火:用于阴虚之发热、盗汗,常配黄柏、地黄。
知母的作用与功效与作用,知母的作用与功效禁忌
1.知母滋阴降火,润燥滑肠。
2.治烦热消渴,骨蒸劳热,肺热咳嗽,大便燥结,小便不利,补不足,益气。
3.用于肺热咳嗽或阴虚燥咳、痰稠等证。
4.有清泻肺火,滋阴润肺之效,常和贝母同用以清肺化痰止咳,即二母散。
5.用于阴虚消渴,症见口渴、饮多、尿多者。
6.有滋阴润澡、生津止渴功效。
7.同天花粉、五味子等配合使用可增强疗效,如玉液汤。
8.用于温热病,邪热亢盛、壮热、烦渴、脉洪大等肺胃实热证。
9.有清热泻火除烦的作用。
10.和石膏配伍有协同之效,如白虎汤。
11.用于阴虚火旺,肺肾亏所致的骨节蒸潮热、盗汗、心烦等症。
12.有滋阴降火的作用。
13.常同黄柏相须为用,配入养阴药中,如知柏地黄丸。
14.清热泻火:用于高热烦渴,常配生石膏。
15.用于肺热咳嗽,常配贝母。
16.滋阴降火:用于阴虚之发热、盗汗,常配黄柏、地黄。
知母的功效与作用一
功效与作用:
(一)知母有较弱的解热作用,能增强生石膏的退热效果、有效成分为硭果苷。
(二)对阴虚模型的影响
知母水煎液和菝葜皂苷元能调节阴虚动物模型向正常转化。菝葜电苗元是Na、K-ATP酶的抑制剂。在用甲状腺素所致大鼠甲状腺功能亢进和Na、K-ATP酶显著升高时,菝葜皂苷元使甲亢症状改善,使Na、KATP酶恢复至正常水平,并使大便于结、小便短黄等类似阴虚内热的症状改善。
(三)对皮质激素的影响
家兔灌服地塞米松的同时,服用单味或复方知母、生地、甘草,都可使血浆皮质酮含量明显上升,尤以知母和知母总皂苷作用为强。但如无皮质激素存在,则知母就无此作用。知母的作用与抑制皮质激素在肝中的分解代谢有关,是减缓了皮质激素在肝中的破坏失活。
知母还可减轻肾病患:者服用地塞米松所致的满月脸和兴奋失眠等不良作用。
(四)对交感神经系统的影响
知母和知柏复方能抑制大鼠交感神经-肾上腺系统,使心率减慢,肾上腺重量减轻,使血清、肾上腺内和脑内多巴胺一β-羟化酶的活性降低,出现与寒证相似的表现。
(五)降糖
知母对家兔糖尿病有降糖作用,可使小鼠血中酮体减少。在白虎汤中能使整方降糖作用增
强。
扩展资料:
主治:热病烦渴,肺热燥咳,骨蒸潮热,内热消渴,肠燥便秘。
用法用量:煎服,6-12g。
禁忌:本品性寒质润,有滑肠作用,故脾胃虚寒、大便溏泄者忌服。
炮制方法:除去须及泥沙或外皮,晒干。切片入药,生用,或盐水炙用。置通风干燥处,防潮,以备切片入药,生用或盐水炙用。
生理特性:适应性很强,野生于向阳山坡地边。草原和杂草丛中。土壤多为黄土及腐殖质壤上。性耐寒,北方可在田间越冬,喜温暖,耐干旱,陈幼苗期须适当浇水外,生长期间不宜过多浇水,特别在高温期间,如土壤水分过多,生长不良,且根状茎容易腐烂。土壤以疏松的腐殖质壤上为宜,低洼积水和过劲的土壤均不宜栽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知母
知母的功效与作用的功能与主治
知母的功效与作用的功能与主治
知母的功效与作用的功能与主治有哪些?我们生病是需要药物进行治疗的。世界上有千千万万种药,但之母这种药是清热解毒,效果是非常好的。那就让我带你了解知母的功效与作用的功能与主治呢?
知母的功效与作用的’功能与主治1
1、止渴除烦
知母有滋阴润澡、生津止渴功效。同天花粉、五味子等配合使用可增强疗效,如玉液汤。对口渴、饮多、尿多有很好的作用。
2、清热泻火
主治温热病,用于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燥咳。
3、清肺化痰
用于肺热咳嗽或阴虚燥咳、痰稠等证。本品有清泻肺火,滋阴润肺之效,常与贝母同用以清肺化痰止咳,即二母散。
4、滋阴补肾
用于阴虚火旺,肺肾亏所致的骨节蒸潮热、盗汗、心烦等症。知母有滋阴降火的作用。常同黄柏相须为用,配入养阴药中,如知柏地黄丸。
5、通便润燥
治疗因阴虚火旺引起的大便干燥,泄泻脾弱,饮食不消化,胃虚不思食,肾虚溏泄等证。
知母的药用价值
清热泻火,滋阴润燥。热病烦渴,肺热燥咳,骨蒸潮热,内热消渴,肠燥便秘。
1、治伤寒邪热内盛,齿牙干燥,烦渴引饮,目昧唇焦:知母五钱,石膏三钱,麦门冬二钱,甘草一钱,人参八钱。水煎服。(《伤寒蕴要》)
2、治温疟壮热,不能食:知母、鳖甲(炙),地骨皮各三两,常山二两,竹叶(切)一升,石膏四两(碎)。上六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二升五合,去滓,分三服。忌蒜、猪肉、苋菜、生葱、生菜。(《延年方》知母鳖甲汤)
3、治消渴:生山药一两,生黄芪五钱,知母六钱,生鸡内金(捣细)二钱,葛根钱半,五味子三钱,天花粉三钱。水煎服。(《医学衷中参西录》玉液汤)
4、治气虚劳伤,面黄肌瘦,气怯神离,动作倦怠,上半日咳嗽烦热,下午身凉气爽,脉数有热者:知母三钱,黄柏三钱,人参二钱,麦冬五钱,广皮一钱,甘草五分。水煎服。(《症因脉治》知柏参冬饮)
5、治肺劳实热,面目苦肿,咳嗽喘急,烦热颊赤,骨节多痛,乍寒乍热:知母、贝母(去心膜)、杏仁(去皮尖,炒)、甜葶苈(略炒)、半夏(汤泡七次)、秦艽(去芦)、橘红各一两,甘草(炙)半两。上细切,每服四钱,水-盏半,姜五片,煎至八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济生方》二母汤)
6、治肺家受燥,咳嗽气逆:知母、石膏、桔梗、甘草、地骨皮。水煎服。(《症因脉治》知母甘桔汤)
7、治伤寒数日不解,心躁烦乱,小腹胀急,闷痛,大渴喘乏:知母、芍药、麦门冬、柴胡、泽泻各1g,石膏45g,黄芩、甘草15g,竹叶3-7片,姜,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圣济总录》八味知母汤)
8、治产后恶露上攻,流入于肺经咳嗽宜服,如伤风痰喘,却以寻常伤风药治之:知母、贝母、茯苓、人参各15g,桃仁、杏仁各0.3g。水煎,每日1剂,日服2次,如觉腹痛,并服之,立有神效。(《得效方》二母散)
知母的功效与作用的功能与主治2
知母的副作用
脾胃虚寒,大便溏泄者忌服。
1、《别录》:多服令人泄。
2、《医学入门》:凡肺中寒嗽,肾气虚脱,无火症而尺脉微弱者禁用。
3、《本草经疏》:阳痿及易举易痿,泄泻脾弱,饮食不消化,胃虚不思食,肾虚溏泄等证,法并禁用。
4、《本经逢原》:外感表证未除、泻痢燥渴忌之。脾胃虚热人误服,令人作泻减食,故虚损大忌。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61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