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硅唑治什么病效果好
氟硅唑治疗真菌感染性疾病效果比较好,比如:脚气病。
氟硅唑对苹果轮纹烂果病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田间防治苹果、梨的轮纹烂果病,可试用40%氟硅唑乳油8000倍液喷雾。防治黄瓜黑星病,于发病初期开始,亩用40%氟硅唑乳油7. 5一12. 5毫升,对水常规喷雾。氟硅唑作用和用途 氟硅唑主要作用是破坏和阻止病原菌的细胞膜重要成分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导致细胞膜不能形成,使菌丝不能生长,从而达到杀菌作用。
氟硅唑的使用注意事项,附作用和用途
氟硅唑不能与强酸和强碱性药剂混用;氟硅唑使用浓度过高时会造成抑制作用,注意使用浓度;酥梨类品种在幼果期对此药敏感,应谨慎使用,否则易引起药害;使用后的空瓶不能随处抛弃,应该深埋或按有关规定处理;在通风干燥、阴凉、远离火源处安全贮存氟硅唑,以防降低药效。
一、氟硅唑的使用注意事项
1、氟硅唑可与大多数杀菌剂、杀虫剂混用,但不能与强酸和强碱性药剂混用。
2、氟硅唑使用浓度过高,对作物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注意用量。
3、在通风干燥、阴凉、远离火源处安全贮存氟硅唑。
4、使用后的空瓶要深埋或按有关规定处理,不可随处抛弃。
5、喷药时尽可能叶片正反面都喷到,加入展着剂可以提高防效。
6、氟硅唑在黄瓜上使用,安全间隔期为3天,每季最多使用次数为2次;在菜豆上使用,安全间隔期为5天,每季最多使用次数为3次。
7、酥梨类品种在幼果期对此药敏感,应谨慎使用,否则易引起药害。
二、氟硅唑的作用和用途
1、氟硅唑是三唑类杀菌剂,其主要作用机理是破坏和阻止病菌的细胞膜重要组成成分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导致细胞膜不能形成,使病菌死亡。可防治子囊菌、担子菌及部分半知菌引起的病害。
2、对于梨黑星病,在梨黑星病发生初期开始喷药防治,使用40%氟硅唑乳油8000-10000倍液喷雾,间隔7-10天喷一次,连喷3-4次,并有兼治梨赤星病的作用。根据病害发生规律,在病害发生高峰期,喷药的间隔期可适当缩短,则能保证效果。
3、防治烟草赤星病、蔬菜白粉病,于发病初期喷40%氟硅唑乳油6000-8000倍液,5天喷1次,连喷3-4次。
4、防治黄瓜黑星病,于发病初期开始,亩用40%氟硅唑乳油7.5-12.5毫升,兑水常规喷雾。
5、防治药用植物菊花、薄荷、车前草、田旋花、蒲公英的白粉病,发病初期开始喷40%氟硅唑乳油9000-10000倍液,间隔7-10天喷雾1次。
豆角锈病用氟硅唑效果怎么样?
豆角锈病用氟硅唑效果不错,治疗的速效性可以。还 可用其他三唑类药,如戊唑醇,腈菌唑,己唑醇等药常规浓度下喷雾防治,防治高效而且价格经济。各个地区抗性不同,建议喷两次,5-7天左右一次,连续防治两次。(不要用丙环唑,常规浓度下抑制生长明显,起到控旺作用(压苗))。
治疗锈病,个人常用配方:苯甲.嘧菌酯+戊唑醇80%5克(或43%的10克)或已唑醇,一线零售配方,农户反应效果不错。
氟硅唑100毫升兑多少斤水
1000斤。按照常用的氟硅唑,1ml只能兑换10斤的水,这样推算下来就是100乘以10就是100ml兑换的水是1000斤,由于这种物质是比较稀有的,所以对兑换的水比较稀有。
氟硅唑.咪鲜胺防治哪些病害?详细些
氟硅唑
防治对象
氟硅唑可防治子囊菌、担子菌及部分半知菌引起的病害。
使用方法
1)黄瓜病害:防治黄瓜黑星病,于发病初期开始,每亩用40%乳油7.5~12.5ml,对水喷雾;或用40%乳油8 000~10 000倍液喷雾,常规喷雾,隔5~7d喷1次,连续喷3~4次。防治黄瓜白粉病,于发病初期,每亩用8%氟硅唑微乳剂(有效成分4~4.8g)。
2)梨病害:氟硅唑是防治梨黑星病的特效药剂,在梨树谢花后,见到病芽稍时开始喷40%乳油8 000~10 000倍液,以后根据降雨情况15~20d喷1次,共喷5~7次,或与其他杀菌剂交替使用;防治梨轮纹烂果病,可用40%乳油8 000倍液喷雾。
氟硅唑的功能作用
可用于内吸性杀菌。可抑制甾醇脱甲基化。主要可用于防治子囊菌纲,担子菌纲和半知菌类真菌有效,如苹果黑星菌、白粉病菌,禾谷类的麦类核腔菌、壳针孢属菌、钩丝壳菌等,球座菌及甜莱上的各种病原菌,花生叶斑病,对油菜菌核病高效。三唑类杀菌剂,破坏和阻止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导致细胞膜不能形成,使病菌死亡。对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所致病害有效,对卵菌无效,对梨黑星病有特效。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58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