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如何施肥才能避免土壤板结?
常见的化肥品种很多,主要有:
1、复合肥:提供土壤氮、磷、钾营养;
2、单质肥料:如尿素,碳铵,过磷酸钙,硫酸钾等等;
3、复混肥:有机肥和氮、磷、钾化肥的结合,提供土壤有机质和氮、磷、钾营养;
4、BB肥:也是一种复混肥料。
5、叶面肥:提供植物氨基酸类营养的液态肥料;
要避免土壤板结,需要调节土壤的透气性和保水能力,可以增施一些有机肥料。
施什么有机肥料可以防止过多使用化肥导致土壤板结和造成环境污染?
我觉得什么有机肥也抵不上农家肥,使用农家肥不仅可以让土质松散,也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种花防止土壤板结的措施有哪些?
所谓土壤板结,是指土壤因缺乏有机质,结构不良,灌水或降雨后土面变硬,不适宜农作物和花木的生长。对此人们常采用以下三条措施:1.增施有机肥料:施用有机肥料不仅可以增加土壤养分含量,还可以改良土壤结构和调节土壤酸碱度。有机肥料含有大量有机物质,经土壤微生物分解,转化成腐殖质,以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使土壤孔隙度增加,通气性、透水性能得到改善,蓄水保肥能力增强,并促进土壤中各种有益微生物大量繁殖。从而使土壤的各种因素(水、肥、气、热)能相互协调,适应于花卉生长的需要。2.掺沙:掺沙可以增加土壤的孔隙度,利于调节土壤的三相比(固相、液相、气相)。固相部分包括矿物质颗粒(占土壤固相部分的95%~97%)和有机质(占固相部分的1%~5%)两部分。空气(气相)和水(液相)在土壤空隙部分,它们是相互矛盾、相互制约的,水多空气少,水少空气多。
土壤矿物质是组成土壤的骨架。按土壤质地通常分为沙土、黏土、壤土。沙土:砂粒多,通气透水性好,黏性小而好耕作,但养分少,吸肥保肥性差。黏土:黏粒多,养分丰富,吸肥、保肥力强,但通气、透水性差,黏性强而难耕作。壤土:是比较适中的土壤,兼有砂土和黏土的优点,是比较理想的土壤。
从土壤质地分析,黏土最易于板结,掺沙实际上是为了改变土壤的质地,使它向壤土方面发展。掺沙的比例应因地制宜,并视栽培花卉的品种而异。土壤黏重,所栽花卉喜通透性好者可以多掺,反之少掺。
3.排水、中耕:对于灌水或雨后板结的土壤,还可采取开沟排水、中耕松土等措施,排除积水和消除板结层。
蚯蚓粪有机肥能够缓解或者解决土壤板结问题吗?
蚯蚓粪有机肥富含有机质,增强地力,减少化肥用量,能够根本解决土壤板结问题。
判断土质肥沃程度的首要标准是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如果不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那么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减少化肥农量、降低成本就无从谈起。
以原绿有机肥为例,蚯蚓粪有机肥,有机质含量约30%,而且有机质经过2次发酵和2次动物消化,所形成的有机质质量高、易溶于土壤中,易被植物吸收。促进土壤团粒结构,提高土壤通透性、保水性、保肥力、利于微生物的繁殖和增加,使土壤吸收养分和储存养分的能力增强,从源头上解决化肥施用次数多、量大、易流失,利用率低等问题。经蚯蚓消化后的有机质颗粒细小,表面面积比消化前提高100倍以上,能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土壤与空气接触,从根本上解决土地板结的问题。据国内研究机构的研究成果,每1斤蚯蚓粪其效果可等同于10斤农家肥,既经济实惠又方便施用。
如何防治盆栽花草土壤板结?
植物的养殖离不开土壤,土壤为植物的生长发育提供了所需的水分和养分。土壤对植物来说,无疑是很重要的。盆栽植物土壤板结无疑是花友们最头痛的事,那么如何防止盆栽植物土壤板结呢?一起来学习下吧!
一、盆栽花卉土壤板结的原因
1、浇水不好
浇水的时候,水质如果不适合的话,其实很容易出现土壤问题的,像是土壤板结,这个一般就是浇水的时候水中含钙镁等元素比较多,这些都是不太溶于水的,浇水时很容易出现土壤板结。
2、施肥不当
如果土壤本身含有较多的钙质,那么在施肥的时候用了硫酸铵,就很容易导致土壤板结。还有热喜欢用未发酵的牛奶等来浇水,这些对植物的生长也是不利的。
二、如何防止土壤板结
1、选择土壤
要防止土壤板结,选择土壤的时候就是很重要的,要保证土壤疏松透气并且不积水,并且还能保湿。可以选择沙子、煤渣等做土壤。
2、谨慎用水
在浇水的时候要注意水质,不要给花卉浇容易导致其板结的水。如果要用自来水,那么在浇水的时候要注意静置晾晒之后再用。
3、常松士
盆栽养花的时候要常常的松土,因为如果不给它松土的话,土壤是会板结的。在土壤比较干的时候,松松土再浇水,也比较容易吸收水分。
4、合理施肥
在养花的时候,注意不要过量的施肥,施肥的时候要尽量少施,并且不要施一些没有腐熟的肥料,多使用有机肥。有机肥在分解的时候,能提供养分还能松松土壤。
三、土壤板结怎么处理
我们需要在日常生活,合理的浇水施肥,避免土壤板结的现象。如果发现土壤有板结的现象,要注意及时的松土,或者是更换盆土。此外,就是在土壤的表面施点干肥,在发酵之后就可以让土壤变得疏松了。方法就是将干肥直接洒在土壤的表面上,不要太厚。撒完后要喷水一次。一般要每两个月施肥一次。
防治土壤板结十大方法?
防治土壤板结的十大方法:
1、增施有机肥。增施有机肥,不仅可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保肥、透气、调温的性能,而且还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强土壤蓄肥性能和对酸碱的缓冲能力,从而防止土壤板结。
2、秸秆还田。农作物秸秆是重要的有机肥源,秸秆粉碎还田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孔隙度,协调土壤中的水肥气热,为土壤微生物活动创造良好环境,有利于有机质分解、软化,改善土壤理化性状。
3、适度深耕。运用大型拖拉机进行深松整地,当深松深度达到30厘米以上时,可打破犁底层,改善耕层构造,从而防止土壤板结。
4、测土配方施肥。依据土壤化验结果配方施肥,通过有机与无机相结合,做到缺素补素,这样化肥施入土壤不仅不会使土壤板结,而且会增加有机质含量。
5、秸秆生物反应堆。这项技术在补充棚内气肥的同时,由于作物秸秆使用量大,可有效地改良土壤,防止板结。
6、棚内洗盐法。多年种植的蔬菜大棚,因连年使用化肥,土壤盐渍化程度比较高,土壤易于板结。可利用夏季空棚期通过浇大水的方法,将土壤中过多的盐分进行淋洗,以降低土壤中的盐离子浓度。
7、合理灌溉。大水漫灌由于冲刷大,对土壤结构破坏最为明显,易造成土壤板结,沟灌、滴灌、渗灌等相比较为理想,沟灌后应及时疏松表土,防止板结,恢复土壤结构。
8、晒垡和冻垡。对土壤进行晒垡和冻垡,可充分利用干湿交替和冻融交替对土壤结构形成的作用,熟化土壤,防止板结。
9、彻底清除农田残膜。在使用后若不能彻底清除残膜,塑料胶状物大量残留在土壤中,不但会形成有毒物质,而且还会破坏土壤结构。
10、调节土壤酸碱度。在酸性土壤中施用石灰,对碱土施用石膏,可改善土壤结构,促使土壤疏松,防止表土结壳。
扩展资料:
土壤板结原因
土壤板结的主要因素大约有7个方面。
1、农田土壤质地黏重,耕作层浅 黏土中的黏粒含量较多,加之耕作层平均不到20cm,土壤中毛细管孔隙较少,通气、透水、增温性较差.雨后。土壤团粒结构遭到破坏,造成土壤表层结皮。
2、有机物料投入少 不施有机肥或秸秆还田,使土壤中有机物质补充不足,土壤有机质含量偏低、理化性状变差.影响微生物的活性,从而影响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造成土壤的酸碱性过大或过小,导致土壤板结。
3、塑料废弃物污染 地膜和塑料袋等没有清理完,在土壤中无法完全被分解,形成有害的块状物。我国每年随着生活垃圾进入填埋场的废塑料,占填埋垃圾重量的3%~5%,其中大部分是塑料袋垃圾,施入土壤中不易降解,造成板结。
4、长期单一地偏施化肥 农家肥严重不足,重氮轻磷钾肥,土壤有机质下降,腐殖质不能得到及时地补充,引起土壤板结和龟裂。长期施用硫酸铵也容易造成土壤板结。
5、镇压、翻耕等农耕措施导致上层土壤结构破坏 由于机械耕作的影响,破坏了土壤团粒结构,而每年施入土壤中的肥料只有部分被当季作物吸收利用,其余被土壤固定,形成大量酸盐沉积,造成土壤板结。耕作时机不当,如土壤过湿时耕翻镇压也容易造成板结。
6、有害物质的积累 部分地方地下水和工业废水中有毒物质含量高,长期利用灌溉,有毒物质积累过量引起表层土壤板结。
7、暴雨造成水土流失 暴雨后表土层细小的土壤颗粒被带走,使土壤结构遭到破坏;而黏粒、小微粒在积水处或流速缓处沉淀干涸后易形成板结。
参考链接:百度百科–土壤板结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54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