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上的钾肥哪个牌子的效果好?
市面上的钾肥牌子挺多,我觉得罗布泊硫酸钾这个牌子的产品就很不错,而且购买的客户也挺多的,主要是效果还不错⌄物美价廉,值得购买。
农业的钾肥作用是什么?
在大田农作物生产上,过量施用钾肥的现象一般较少,而作物缺钾现象比比皆是。近几年农民们对施用钾肥的作用逐渐有所认识,但还存在一些误区,一是认为施用了有机肥可不再施用钾肥;二是施用了复合肥不愿再施钾肥;三是把应用生物有机复合肥当作全元肥料,也不想另用钾肥了,因此,导致农作物因为钾肥不足而减产,有的减产幅度还比较大。
从主要农作物来看,水稻缺钾叶色暗绿转青铜色,心叶挺直,老叶叶缘呈枯焦状,茎易倒伏折断,空秕率高,并且易感胡麻叶斑病、纹枯病等。小麦缺钾老叶尖端及边缘逐渐焦黄,茎纤细易倒。玉米缺钾幼叶变黄,植株细小易倒。花生缺钾叶色淡绿,叶边缘枯焦,生育受到抑制。棉花缺钾叶片有黄白色斑块,叶尖及叶缘有棕色斑点,向下翻卷,棉铃变小,吐絮不畅。可见,钾肥在农业生产上至关重要。
现在,部分农民在钾肥的投入上,之所以还有些误解,一是认为有机肥中有足够的钾肥,二是说复合肥中已经有了钾肥,可以不需施钾了。从另一方面来说,有些农民觉得近几年来钾肥价格飚升太快,投入多了不划算。由于这些误解,障碍了对钾肥的合理投入。
从现有的科技资料来看,在有机肥料中,人粪尿的氧化钾含量为0.2%~0.3%,猪粪的氧化钾含量为0.44%,牛粪的氧化钾含量为0.15%,鸡粪的氧化钾含量为0.9%,鸭粪的氧化钾含量为0.6%。农作物禾秆风干物内,一般氧化钾含量为1%左右,最高的玉米秆为2.28%,最低的大麦颖壳为0.28%。在化学肥料的高含量复合肥中,氧化钾的含量为15%~16%,相当于氯化钾或硫酸钾12.5~13.45公斤。
从大田农作物的需钾量来看,一般每亩应施氯化钾或硫酸钾15~20公斤,对于抗虫棉而言,需钾量则更多,每亩不能少于25~30公斤。
综合上述资料的分析说明,尽管有机肥料对于改善农田土壤性状、培肥地力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其钾肥含量是有限的。化学肥料的高含量复合肥中,钾肥的配比与农作物的需钾量还是有一定距离的。因此,在指导农业生产上,必须根据不同作物的需钾量,及时补充钾肥,差多少补多少,不能用有机肥、复合肥来代替钾肥。
在农作物钾肥施用过程中,要做好哪几点,肥效更高?
在农作物钾肥施用过程中,要做好哪几点,肥效更高?
我们农民朋友都知道,钾作为“植物生长三要素”之一,是任何一种农作物要顺利完成生育周期所必不可或缺的一种营养元素,而且还是许多果树和蔬菜一生中需求量最大的矿物养分。钾肥供应量的多少以及供给的时机是否适宜,是农作物种植能不能获得高产优质的一个关键。
但是,如同我们每个人对甜酸苦辣等各种各样口味的食材爱好不同一样,不同的作物对钾肥的偏好以及需求量层面也存有差异;而钾肥的实效性也会伴随着土壤性质的不同以及土壤的水分含量状况的差异而不一样;在作物生长的不同环节,也存有钾肥施用效果上的差异。
要想提升钾肥的利用率,我们要充分考虑这种危害钾肥实效性的要素。不过在具体的生产过程中,钾肥的合理利用率仅约50%,换句话说我们应用到土壤中的钾肥,有一半实际上都被浪费了,并没发挥应有的肥效。在其中缘故就跟我们在施肥过程中,并没有充分考虑这种危害钾肥肥效发挥的相关因素有直接关系。
在传统式的施肥核心理念里,我们经营者基本都是依靠工作经验“凭直觉”施肥,感觉肥越大,产量越高质量就越好。这类工作经验错误观念通常恰好是造成钾肥利用率不高的关键缘故。因而,在钾肥施用过程中,要做好哪几点,肥效更高?
1、结合土壤性质施肥
南方地区红土壤、红粘土等种类的土壤酸性偏强,而且工作温度相对性比较高而且降水相对而言较为经常,因而土壤中的矿物养分活性与溶解互换也就较为活跃性强烈,这样一来就致使土壤自身包含的一些缓效态钾肥,被转换为水溶合理态的比率更高,而钾肥的存蓄量就相对降低。而这种释放出的这些减肥瘦身假如短时间内不可以被消化吸收使用,便会伴随着降雨或注水而造成打湿造成减肥瘦身的浪费。
因而,对南方地区红土壤、红粘土等种类的土壤而言,钾肥成分相对来说比较亏缺。而北方地区黑土地或土壤等种类的土壤,相对而言钾肥的成分也就比较高,土壤自身给予减肥瘦身的工作能力也就较为足。
结合之上剖析,就早已较为明确了,我们在施肥的过程中,对南方地区酸碱性及粘性极强的土壤要加大钾肥的施用量,为了更好地降低淋失浪费,我们应采用少量多餐的施肥方法。而对北方地区中性化或偏酸性的土壤,在施肥过程中,尽可能降低钾肥的使用量,以免造成浪费。
简单来说就是保证对缺钾肥的土壤多给钾肥,而本身钾肥成分比较充足的土壤则降低钾肥施用,这样就可以确保作物生长过程中对钾肥的需求能得到满足而且追肥的钾肥也可以获得更高的利用率,以降低不必要的浪费。
2、结合作物对钾肥的需求偏好施肥
同是一个馒头,假如赠给一个缺衣少食饿着肚子的人,所发挥的功效就比较大,但如果是赠给一个衣禄不用愁的家中优异的人,那么这个馍馍的价值或实际意义就无足轻重,这个道理我们都那么非常容易搞清楚。一样,我们仅有把钾肥是使用对钾肥需求量更高的作物上,所发挥的功能也才能更高。因而我们在施用钾肥的情况下,一定要充分考虑种植的作物对钾肥的需求偏好。
对钾肥需求量较为高的作物,例如大豆、四季豆、豆角等豆科作物、红薯、马铃薯、球甘蓝、甜瓜、哈密瓜、苹果、大樱桃、柑桔、香蕉苹果等,在施肥结构上,加大钾肥使用量对提高效益的效果就非常显著。并且可以可以提升设备的外型光滑度和本质口味风味。
有些作物本身对钾肥需求量尽管也比较高,可是它本身把土壤中缓效的钾肥变成合理态钾肥的工作能力比较强,本身生长需要的钾肥可以从土壤自身获得比较好的供应,对这一类作物,在培养过程中可以适当降低钾肥的施用,这一类主要包含麦子、苞米、稻谷这些莎草科作物。
3、要结合作物不同的生育期进行施肥
作物在不同的生育环节,生长重心是不一样的,相匹配的对养分需求关键也有一定的差异,对绝大部分作物而言,在开花结果盛期来临以前,生长重心是长茎杆和叶子,需肥核心是基肥,这样可以推动营养体的高效率完工。在这里一阶段,假如偏施钾肥,反倒会危害基肥的消化吸收,减缓作物生长速度,不益于早获得和高产。
丝瓜进到到开花结果盛期以后,生长重心点就变化为产量和质量产生,需肥重心点也迁移为以钾肥为关键,在这里一阶段,假如钾肥供应量不够会影响到产品人体器官生长发育和优良本质营养和口味风味质量产生。
对大部分茄果类、瓜果类蔬菜以及绝大部分果树而言,在进到开花结果盛期之前,应以基肥为主导,并重视淡肥三要素供应平衡,亦在进到果子彭大产量快速产生环节以后,要加大钾肥施用量而降低基肥的使用量。
4、结合土壤水分状况施肥
在水分供给非常充足,气侯比较潮湿温润的条件下,钾肥的合理利用率比较高,那样只靠土壤中缓效态钾肥养分的释放出来,就可以为作物的生长给予相对而言较为充足的钾肥。可是土壤较为干旱的前提下,钾肥非常容易被土壤固定不动,实效性下降,而土壤自身含有的钾肥就更不非常容易被释放出,这样一来就很容易造成作物生长钾肥供应不足。
水分供应比较充足的地块,可以适当降低钾肥使用量,以免利用率低造成浪费。但干旱缺水的土壤应加大钾肥施用量,以满足作物生长对钾元素的需求。
钾肥施完后几天见效?
氮磷钾作为植物的大量元素,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各尽其能,发挥着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要说植物吸收的快慢程度,一般的顺序是氮肥—钾肥—磷肥。
下面就说说氮磷钾的肥效问题。
1、氮肥 我们常说的立竿见影,其实用在碳酸氢铵上,是正真的恰如其分。它当天可见效,肥效期一般是15天左右。 氯化铵:3天见效,肥效期25天左右,后期作物易脱肥。 硫酸铵的肥效期大约在50天左右。 尿素:一般7 10天见效,肥效期45 60天;长效尿素的肥效期可以延长1倍以上,达到110 130天;多肽尿素的持效期比常规尿素更短肥效更快。
2、磷肥
磷肥的有效期相对较长。 施入土壤中的磷, 即使在当年未被植物吸收利用,在以后的年份仍可缓慢地被作物吸收利用,磷肥表现出很好的后效作用。磷肥施入土壤后,由于土壤对磷的固定作用和磷在土壤中的移动性差等原因,使磷肥当季利用率不高, 把后效包括在内也不超过25%。未被利用的部分则以不同形态残留于土壤之中,并不断累积起来。国内外的长期定位试验结果表明,磷肥属于缓效肥,残留在土壤中的磷,在后茬会缓慢地释放供作物吸收利用,把残效算在内的磷肥表观利用率可达到 40.8% 53.0%,多年累积作物回收率可以达到50% 90%。以下是不同磷肥的有效期: 磷酸二铵是最常见的复合肥,以氮磷肥为主。作底肥使用,一般肥效为120天左右。施用后在水分、温度等合适的条件下50天左右肥效最佳。
3、钾肥
钾肥的有效期正好介于氮肥与磷肥之间,其期效较长。 硫酸钾:普通硫酸钾的肥效期较短,做基肥使用,一般肥效期60天左右。如果是硫酸钾缓释肥料,肥效期相对较长,可以保证作物整个生长期养分需求。 硝酸钾:硝酸钾中的钾一般肥效期在40 60天。 磷酸二氢钾:磷酸二氢钾叶面喷施肥效期在10 15天,土施磷酸二氢钾肥效期一般在40 60天。
农民朋友们经常用肥料,也知道哪种肥料速效,哪种肥料缓效,但是,对于哪种肥料施用几天后见效,持续时间是多长,可能并没有太在意。有时还会步入误区,认为见效快的肥料才是好肥料,这里面还真是大有学问。下面就来给大家科普一下:
肥效期时间表
一般来说,化肥产品肥效期如下(仅供参考):
碳铵:当天见效,肥效期15天;
氯化铵:3天见效,肥效期25天,后期脱肥;
尿素:7天见效,肥效期45天;
复合肥:10天见效,肥效期90天;
生物肥:一般一个月左右见效,效果在生长周期长的作物还不是很明显,但肥效可持续6-8个月;
激素类物质:自身没有多少营养,对增产没有多大实际帮助;
肥料需要长期供应,最好是根据作物各个时期的生理特性配比施用,没有必要盲目地追求速效性。
见效快的肥料就是好肥料吗?
现在有些不法厂商,抓住农民朋友希望“快速见效”心理,于是在冲施肥中过量添加激素类物质,降低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含量,这种激素肥料在冲施后1至2天就见效,表面效果非常明显,例如:叶片、茎秆生长迅速,果实膨大快,结果很多,农民朋友就以为这种肥料见效快,效果明示,是“好肥料”,其实这是大错特错了。
如果在连续使用激素肥料2-3次后,就会发现植株底部叶片发黄,茎秆细弱,果实生长不良。蔬菜正常的生长期以及果实采摘期严重缩短,这就是滥用激素的后果。这类激素在施用后,常引起作物旺长、花芽分化差和早衰等问题,反而降低了总体产量。
氮磷钾肥在农业生产上农民称之为“大元素肥料”,钾肥不象氮肥那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会从叶片上看到变化,看到效果。钾肥的效果体现在抗逆性、免疫力上,体现在农产品产量和质量上,钾肥能使农作物茎秆粗壮抗倒伏,能增加农产品千粒重、穗粒重,能使农产品籽粒饱满,品质提高。因此,钾肥的见效天数,具体体现在灾害、药害、虫害、病害的时候,施过钾肥的田块,抗病毒、抗极端天气、抗倒伏,抗药害。钾肥想见到效果,可能要到农作物成熟期,从这方面推算,钾肥施用后,需要50天——60天以上。 钾肥应用广泛,所有农作物都需要钾肥,钾肥品种较多,不同农作物应该选择不同钾肥使用。农业生产上主要有草木灰、硫酸钾、磷酸二氢钾、氯化钾,高浓度磷酸二氢钾适合做叶面肥喷雾,草木灰适合做基肥和追肥,氯化钾、硫酸钾、硝酸钾适合追肥。
钾肥对确保世界粮食安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使用上,磷酸二氢钾做为叶面肥可多次喷雾使用,氯化钾属于钾盐,过多使用会造成土壤板结,水土流失,草木灰是有机钾肥,使用上不受用法与用量限制。钾肥施用后,农作物很快吸收,但它不象氮肥马上见到效果,叶片变得郁郁葱葱,绿油油的,而是体现在抗逆性、免疫力上,同时体现在农产品质量和产量上。所以很多农民认为钾肥见不到效果,这是错误的认识。 钾肥大多用于追肥,在农作物生长中期、后期使用,促进农作物循环代谢、呼吸光合作用。对农作物开花、坐果、扬花、授粉、结实都有明显效果。钾肥是大元素肥料,在农业生产上不可忽略。
因此,钾肥施用后几天是见不到效果的,当农作物收获后,才见到效果,比对照田块增产10%以上,就是效果,比对照田块口感好、营养丰富就是效果,比对照田块价格高就是效果!
对于这个问题,可以用一两句话完美回答完。施完钾肥,还是其他的肥都一样,没有水分稀释溶解,等同于废物。
土壤中的营养物质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吸收,输送和利用。钾肥施完后几天能见效,问题的关键在于水分稀释溶解的程度,决定钾肥施完见效的时间。
钾肥施完后冲水,一周见效
钾肥是植物所需的三大元素之一,它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占据不可或缺的地位。钾肥最明显的作用就是可以提高植物果实的质量,增加植物的抗性。
钾肥几天生效
一般来讲很多肥料基本上都不可能当天见到肥效,比如尿素要七天左右见效,复合肥要两周左右才可见到肥效,生物肥则需要一个月之久才有效果。而钾肥一般需要一周,也就是七天左右即可有明显效果。
苹果树亲测钾肥肥效
以前我们家种植苹果,在每年的八月份都是苹果的膨大期,也是果实最需要钾肥的时候。曾经我用我们家的果树作过对比, 增施草木灰后并浇水 的果树上的果实外观要比未施肥的苹果果实色泽上好了很多。虽然没品尝口感上的差别,但基本上可证明钾肥的生效时间只需一周。
说到钾肥,在农业用途非常的广,甚至是很多作物生长不可缺少的肥料之一。钾肥的好处有非常的多,可以促进果实糖分的生成,利于果实块茎的膨大,增强作物各种抗性,提升果实的品质等等。正是因为钾肥的好处多多,所以我们在农业植株不可忽视钾肥的施用。
如题所问,钾肥施用后可以什么时候开始发挥效果。这里可以分两种不同形态的钾肥来说,一种是叶面肥,还有一种是根肥。
在钾肥里面,经常被施用到的叶面肥,主要是磷酸二氢钾。虽然不是单一钾肥,但是我们在给作物补充钾元素的时候,就会经常性直接施用0.2-0.3%的磷酸二氢钾。叶面肥的使用,大家都知道的一个特点就是快速精准,意思就是施用的叶面肥是为了让作物快速吸收利用,且有针对性的补充所需的元素。如此,作为叶面肥的磷酸二氢钾中的钾元素吸收见效就比较多,大概3-5天左右见效。
而作为经常施用的根肥里面,硫酸钾、氯化钾复合肥是被经常施用的钾肥。我自己家里种植西瓜和草莓的时候,就经常会施用到硫酸钾复合肥。一般硫酸钾复合肥被作为基肥和追肥施用,而在追肥的时候,一般都以沟施覆土或者穴施。无论那种施用办法,我们在施用硫酸钾复合肥的时候,都会直接将肥料撒施在土壤里,且尽量靠近作物根部的位置。
原因是钾肥在施用到土地里面以后,因为钾元素在土壤里面的移动距离很短,所以为了使根部能够快速吸收到钾元素,我们一方面在把钾肥尽量施用在靠近根部的位置,一方面在施用以后,可以浇水利于肥料的流动以及被根系快速吸收利用。作为根肥的钾肥,施用以后见效就比较慢,估计在7-10天左右。
钾肥施完后几天见效?
钾肥是农作物生长的“三大肥料之一”,也是农作物种植的“中后期”必备的肥料,特别是北方地区由于土壤的结构不同,在种植大豆、芝麻、烟、花生、玉米、红薯以及果类等农作物以及经济类作物时需要钾肥补充养分。
钾肥一般是用于“追肥”施用,切不可当做基肥施用!在农作物进行追肥时以“抛洒”或者“按沟”、“挖坑”的施肥方式。钾肥的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提高产量,在花生以及豆类生长的中后期,比如果实的膨大期,需要有足够的钾肥供给,对于提高产量效果明显。小希曾深入田间地头做了一个小实验,花生膨大期施肥的与不添加钾肥的产量差距在10%左右。
其二,提高品质。施用钾肥后农作物的根系在土壤中汲取营养,促进养分的供给,有粗壮植株秆效果。比如在玉米生长的中后期,施用可以防止玉米倒伏的作用。
其三,促进农作物植株增强新陈代谢以及进行光合作用,促进ATP的合成,为二氧化碳固定提供能量。说的简单一点调节农作物碳水化合物以及氮的吸收,使农作物植株的水分养分快速输送,防止其死秧以及枯萎。
以大豆施用为例:施用钾肥可以有复合肥、硫酸钾、硝酸钾以及专用钾肥等,一般复合肥等肥效周期长在45天以上,专用肥料效果也基本一致。在施用钾肥后的一段时间里农作物的效果并不明显,但到了大豆收获时便能知晓,钾肥施用的大豆植株沉甸甸,大豆颗粒多饱满充实!用数据说话普通大豆亩产350斤,而施用钾肥的可能会达到400斤以上,提质并增产10%以上。
比如花生、玉米、红薯以及果树施肥完后7-10天开始陆续发挥效果!甚至是更长的时间,而施用氮肥、磷肥等见效时间早,如“立竿见影”。
钾肥是各种农作物生长期是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今天我们只谈钾肥在作物生长中期效果最明显的问题。农作物中哪些需求钾最多?我们通过长期的种植经验得出:土豆和红薯需钾最多。我们用什么办法来满足这两种作物钾的需求呢?最老最笨最好的办法是多施农家肥,一般每亩地应该3000一5000公斤左右,土豆在开花期和红薯长蔓到一米时,给他们补施含钾量高的肥料,和土壤中的有机肥结合共同促进果蕾澎大。我用最方便最有效的方法给士豆喷二、三次磷酸二氢钾叶面肥。我这几年种的五、六亩土豆,就是用这肥料来提高产量的,不妨你也来试试。
七天以后。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53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