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肥对植物和土壤的作用有哪些?
有机肥的作用
一、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经常施用有机肥能明显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有利于维持土壤有机质的稳定,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
二、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
土壤有机质、碳酸钙和多糖类物质对土壤结构的稳定性有良好作用。施用有机肥比施用厩肥更能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尤其是能产生较多的五碳糖、六碳糖和多糖。这特别有利于水稳性团粒的形成,如使大于0.25mm的水稳性团粒明显增加。
三、提供养分。
有机肥中含有作物需要的各种养分,有机肥的使用能明显提高耕层土壤中养分,尤其是钾的含量。1995年农业部对全国12个省份耕地的调查,耕地中磷含量较之1990年以前有所增加,而缺钾和缺微量元素的耕地面积却有所扩大,因此大力提倡秸秆还田有利于部分归还土壤钾素。
四、调节土壤的氮素供应。
微生物在分解C/N大的秸秆初期,要从土壤中吸收氮素组成自身的体细胞,导致土壤氮素的生物固定,起到了暂时保存氮素的作用。当微生物死亡后,这部分氮又分解释放。此外,有机肥的施用增加了土壤中的能源物质,也有利于生物固氮,有机肥料中的有机质含量可达30%左右,相关资料显示,每氧化1.0g碳素释放的能量,可供固氮微生物固定10~40mg氮素的需要。
五、提高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酶的活性。
施用有机肥后微生物的数量明显增加,距离施有机肥处近的土壤尤为明显,这对加速有机态养分的释放,活化土壤中的养分有良好的作用。此外,有机肥还能减少某些作物的病害。
有机肥在农业生产中施用所显示的优点还包括:
1、营养平衡,促进作物生长,增产明显,肥效高;
2、改善农产品品质;
3、抑制病原菌,减轻病虫害;
4、疏松、改良土壤,减少土壤中硝酸盐的污染;
5、增加作物对水分的吸收、增强作物抗旱及抗倒伏能力;
生物有机肥有什么作用,怎么提高肥效
生物有机肥在有机肥的基础上加入功能微生物,如放线菌,芽孢杆菌,光合细菌,解磷解钾细菌等。
生物有机肥,是有机肥的一类,有机肥在商品化生产过程中利用微生物的发酵和分解,可以是自然发酵也可以是添加人工菌种干预发酵,达到充分分解充分杀菌的目的。
一、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经常施用有机肥能明显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有利于维持土壤有机质的稳定,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
二、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
土壤有机质、碳酸钙和多糖类物质对土壤结构的稳定性有良好作用。施用有机肥比施用厩肥更能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尤其是能产生较多的五碳糖、六碳糖和多糖。这特别有利于水稳性团粒的形成,如使大于0.25mm的水稳性团粒明显增加。
三、提供养分。
有机肥中含有作物需要的各种养分,有机肥的使用能明显提高耕层土壤中养分,尤其是钾的含量。1995年农业部对全国12个省份耕地的调查,耕地中磷含量较之1990年以前有所增加,而缺钾和缺微量元素的耕地面积却有所扩大,因此大力提倡秸秆还田有利于部分归还土壤钾素。
四、调节土壤的氮素供应。
微生物在分解C/N大的秸秆初期,要从土壤中吸收氮素组成自身的体细胞,导致土壤氮素的生物固定,起到了暂时保存氮素的作用。当微生物死亡后,这部分氮又分解释放。此外,有机肥的施用增加了土壤中的能源物质,也有利于生物固氮,有机肥料中的有机质含量可达30%左右,相关资料显示,每氧化1.0g碳素释放的能量,可供固氮微生物固定10~40mg氮素的需要。
五、提高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酶的活性。
施用有机肥后微生物的数量明显增加,距离施有机肥处近的土壤尤为明显,这对加速有机态养分的释放,活化土壤中的养分有良好的作用。此外,有机肥还能减少某些作物的病害。
有机肥在农业生产中施用所显示的优点还包括:
1、营养平衡,促进作物生长,增产明显,肥效高;
2、改善农产品品质;
3、抑制病原菌,减轻病虫害;
4、疏松、改良土壤,减少土壤中硝酸盐的污染;
5、增加作物对水分的吸收、增强作物抗旱及抗倒伏能力;
6、经过科学的管理,可使种植的农作物达到国家绿色食品用肥标准“A级”或“AA级”。
有机肥真的好用吗?施用有机肥对土壤都有哪些好处呢?
提供营养全面有机肥是一种含有作物所需养分和各种有益元素的全量肥料,营养成分的比例比较全面,有利于作物的吸收。因此,有机肥施用越多,越有利于土壤养分比例的平衡,越有利于作物对土壤养分的吸收和利用,不会造成土壤中某些营养元素的大量增加,破坏土壤养分平衡。
2、有机肥含有大量的有机质,是各种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场所。据研究,深耕结合施用有机肥,土壤固氮菌增加近2倍,纤维分解菌增加近2倍,其他微生物菌群也大幅增加。因此,施用有机肥料可以促进新开垦土地的成熟进程。此外,有机肥在分解过程中能产生多种酚类、维生素、酶、生长素等物质,能促进作物根系的生长和养分的吸收。
3、所有有机肥都具有较强的阳离子交换能力,能吸收更多的钾、铵、镁、锌等养分,防止淋溶,提高土壤肥力保持能力,尤其是成熟有机肥。此外,有机肥还具有缓冲能力,可防止长期施用化肥引起的酸度变化和土壤硬化,提高土壤自身的抵抗力,保证土壤良好的生态环境。
4、有机肥中含有大量的有机酸、腐植酸、羟基等物质,具有螯合能力。它们能与锰、铝、铁等多种金属元素螯合形成螯合物,从而减少锰离子对农作物的危害。此外,它还可以防止铝和磷结合成作物难以吸收的封闭储存磷,从而提高土壤有校磷的有校性。
5、加速土壤团聚体的形成,改善土壤有机无机团聚体的理化性质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越多,土壤物理性质越好,土壤越肥沃,土、水、肥能力越强,通风性能越好,更有利于作物根系的生长。提高土壤自身的抵抗力,保证土壤良好的生态环境。
有机肥施肥过量有没有危害?会不会污染环境?
施肥过多对种子影响很大,会烧坏种子,影响发芽率。施肥多了,对种子的发芽的影响很大。种子发芽时,对外界环境非常敏感,施肥多,土壤浓度变高,对芽的生长极其不利,甚至造成种芽失水过多而死亡。
作物从种到收,这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但是吸收的养分总量是一定的,而各种养分之间也有一定比例。不管是肥料总量施得过多,或者某一养分施的过量,对作物生长都没有好处。肥料特别是化学肥料施用过多,会使土壤溶液中养分浓度过高,这对种子发芽是不利的,过高的养分浓度,会灼烧种子,伤害幼苗,使作物生长受到抑制,就像作物种在盐分较高的盐渍化土壤上一样。
在作物生长期,氮肥施用过量,会使作物出现疯长,贪青晚熟,容易倒伏并招致病虫害侵袭,终导致空秕率增加,千粒重下降,产量反而降低。磷肥施得过多也对作物生长不利,不仅营养期缩短,成熟期提前,出现早衰,而且容易造成锌、铁、镁等营养元素缺乏,影响作物品质。同样道理,钾肥或微量元素施用过量,也对作物生长不利。
化肥施多了,作物吸收不完,大量可溶性养分转入地下水,会造成地下水源被肥料污染的现象。过量施氮影响尤为严重,因为氮素在土壤中由于硝化作用,会变成硝酸盐,这些硝酸盐在一定条件下会形成一种叫亚硝胺的致癌物质,人畜长期饮用含硝酸盐较多的地下水,会对健康不利。
化肥使用太多会产生肥害,一个是会危害土壤:产生土壤板结和土壤盐渍化。这样的结果就是施了肥反而种不好作物。另一个就是危害环境,其实也是土壤和化肥的反应引起的。正确的做法是正确看待施肥这件事。如果已经产生肥害的,要做好土壤改良,比如用秸秆发酵来改良土壤。平时施肥的时候多用腐熟的有机肥,少施化肥。不仅省钱,还环保,有利于作物的生长。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51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