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鸟有哪些
鸟类中的害鸟:
1,斑鸠
斑鸠的上体羽以褐色为主,头颈灰褐,染以葡萄酒色;额部和头顶灰色或蓝灰色,后颈基两侧各有一块具蓝灰色羽缘的黑羽, 肩羽的羽缘为红褐色;上背褐色,下背至腰部为蓝灰色;尾的端部蓝灰色,中央尾羽褐色;颏和喉粉红色;下体为红褐色。
2,翠鸟
翠鸟食物以鱼类为主,兼吃甲壳类和多种水生昆虫。共15种,48个亚种。我国有3种:斑头翠鸟、蓝耳翠鸟和普通翠鸟。最后一种常见,分布也广。
3,麻雀
麻雀为杂食性鸟类,夏、秋主要以禾本科植物种子为食,育雏则主要以为害禾本科植物的昆虫为主,其中多为鳞翅目害虫。
4,乌鸦
乌鸦杂食性,吃谷物、浆果、昆虫、腐肉及其他鸟类的蛋。很多种类喜食腐肉,并对秧苗和谷物有一定害处。
想问一下害鸟都有哪些呢?
害鸟有斑鸠,翠鸟,麻雀和乌鸦。害鸟主要指以农作物果实为主食,对农作物的生产带来较大的损失的鸟类。其实所谓的害鸟也只是相对来说,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环境中,物种益害的定义都有很大的差异。
第一种斑鸠
斑鸠的上体羽以褐色为主,头颈灰褐,染以葡萄酒色,额部和头顶灰色或蓝灰色,后颈基两侧各有一块具蓝灰色羽缘的黑羽,肩羽的羽缘为红褐色,上背褐色,下背至腰部为蓝灰色,尾的端部蓝灰色,中央尾羽褐色,颏和喉粉红色,下体为红褐色。雌雄羽色相似。
第二种翠鸟
普通翠鸟小型鸟类,体长16至17厘米,翼展24至26厘米,体重40至45克,寿命15年。外形和斑头大翠鸟相似。但体型较小,体色较淡,耳覆羽棕色,翅和尾较蓝,下体较红褐,耳后有一白斑。
雌鸟上体羽色较雄鸟稍淡,多蓝色,少绿色。头顶不为绿黑色而呈灰蓝色。胸、腹棕红色,但较雄鸟为淡,且胸无灰色。幼鸟羽色较苍淡,上体较少蓝色光泽,下体羽色较淡,沾较多褐色,腹中央污白色。
第三种麻雀
麻雀,是文鸟科麻雀属27种小型鸟类的统称。麻雀多活动在有人类居住的地方,性极活泼,胆大易近人,但警惕性却非常高,好奇心较强。麻雀的大小、体色甚相近。一般上体呈棕、黑色的斑杂状,因而俗称麻雀。
初级飞羽9枚,外侧飞羽的淡色羽缘第一枚除外在羽基和近端处,形稍扩大,互相骈缀,略成两道横斑状,在飞翔时尤其明显。嘴短粗而强壮,呈圆锥状,嘴峰稍曲。除树麻雀外,雌雄都是不相同的颜色。
第四种乌鸦
乌鸦是雀形目鸦科鸦属中数种黑色鸟类的俗称,又叫老鸹,嘴大喜欢鸣叫,雀形目中体形最大的鸟类,体长50厘米左右。全身大部分毛为乌黑色,故名。羽毛大多黑色或黑白两色,长喙,有的具鲜明的白色颈圈,黑羽具紫蓝色金属光泽,翅远长于尾,嘴腿及脚都是纯脚都是纯。
哪些鸟是益鸟,哪些鸟害鸟?
一,燕子(益鸟)
学名家燕,是雀形目燕科74种鸟类的统称。形小,翅尖窄,凹尾短喙,足弱小,羽毛不算太多。羽衣单色,或有带金属光泽的蓝或绿色;大多数种类两性都很相似。燕子消耗大量时间在空中捕捉害虫,是最灵活的雀形类之一,主要以蚊、蝇等昆虫为主食,是众所周知的益鸟。
二,啄木鸟(益鸟)
啄木鸟是著名的森林鸟,除消灭树皮下的害虫如天牛幼虫等以外,其凿木的痕迹可作为森林卫生采伐的指示剂。它们觅食天牛、吉丁虫、透翅蛾、蝽虫等有害虫,每天能吃掉1500条左右。
三,猫头鹰(益鸟)
该目鸟类头宽大,嘴短而粗壮前端成钩状,头部正面的羽毛排列成面盘,部分种类具有耳状羽毛。双目的分布,面盘和耳羽使本目鸟类的头部与猫极其相似,故俗称猫头鹰。猫头鹰也叫枭,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四,文鸟(害鸟)
文鸟是若干侏形雀 与梅花雀(waxbill)等似雀类的通称,原产亚洲。在原产地曾经危及当地的农作物,被视为害鸟。常与麻雀混杂,群飞农田啄食谷粒,且为害期相当长,有害农业。
五,欧洲椋鸟(害鸟)
欧洲椋鸟:身长22cm ,翼展39cm ,体重85 g 。雌、雄鸟相似,迁移鸟。无所不在的欧洲椋鸟不仅仅是噪音的制造者,而且还对美国的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哪些鸟是益鸟?哪些鸟是害鸟?
从自然角度看,每种鸟类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不存在益鸟害鸟之分。从人类的角度看,绝大多数鸟类都属于有益的,像燕子、喜鹊、乌鸦、鹰隼等,都在消除害虫、分解腐尸等方面起了很大作用。以前当作害鸟的麻雀,现在也是存在很大争议。
麻雀是一类鸟的通称,它们都主要以谷物为食。其中分布最广、适应能力最强的有两种,它们遍布北半球,这就是在欧、美最常见的、数量最多的家麻雀以及在亚洲最常见的树麻雀。中国广大平原地区的栖息的麻雀就是树麻雀。麻雀类都以植物的种子为主食,其中许多种类嗜食谷物。在热带地区作物 一年四季都成熟的情况下,它们造成的损失异常严重。
大多数雀形目鸟类在育雏期都是以昆虫或它们的幼虫饲喂雏鸟的,麻雀也不例外。在温带地区,麻雀每年可繁 殖3 ~4 窝,每窝平均有雏鸟4 ~6 只,每只雏鸟要经过亲鸟饲喂12天左右才离窠,这段时期内所吃掉的昆虫数量 当然是十分可观的。因而有些科学家认为,麻雀在每年4 ~8 月的繁殖季节,有利于消灭田间害虫,应该加以保护。而待到秋季它们危害作物的时候,再进行控制。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45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