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西茄的果实能吃吗
喀西茄,别称苦颠茄,苦天茄,刺天茄。茄科,茄属草本或亚灌木。
地理分布;云南除东北及西北部外均产,广西偶有发现。喜生于沟边,路边灌丛,荒地,草坡或疏林中,海拔1300-2300米。
喀西茄属于直立草本至亚灌木,高1-2米,最高达3米,茎、枝、叶及花柄多混生黄白色具节的长硬毛,短硬毛,腺毛及淡黄色基部宽扁的直刺,刺长2-15毫米,宽1-5毫米,基部暗黄色。叶阔卵形,长6-12厘米,宽约与长相等。
为害特点;具刺杂草,全株含有毒生物碱,未成熟果实毒性较大,人和家畜误食可引起中毒。所以老乡称它为毒草, 该物种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果有毒。
喀西茄属于入侵物种,入侵时间为19世纪末,在贵州南部发现。当地老乡称它为毒草,人和家畜误食可能会引起中毒,但它的药用价值却非常高。
药用价值:
浆果含澳洲茄胺、谷甾醇、薯蓣皂甙元等。
根、果实(刺天茄):微苦,寒,有小毒。具有消炎解毒,镇痉止痛的功效。用于风湿,跌打疼痛,神经性头痛,胃痛,牙痛,乳痈,痄腮。
叶(刺天茄叶):微苦,凉。消炎止痛,解毒。用于小儿惊厥,麻风,腹痛,牙痛。 叶、果实可外用于疮毒。
这是什么植物?
喀西茄(学名:Solanum khasianum C. B. Clarke )是茄科 ,茄属直立草本至亚灌木植物,高可达3米,叶阔卵形,裂片边缘又作不规则的齿裂及浅裂;上面深绿,下面淡绿,蝎恳状花序腋外生,短而少花,萼钟状,绿色,裂片长圆状披针形,花冠筒淡黄色,冠檐白色,花药在顶端延长,子房球形,成熟时淡黄色,花期春夏,果熟期冬季。
中国云南除东北及西北部外均产,广西偶有发现。印度喀西山区也有分布。喜生于海拔1300-2300米的沟边,路边灌丛,荒地,草坡或疏林中。
喀西茄于2016年12月12日 被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列为:第四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喀西茄果实含有索拉索丁,是合成激素的原料,烧成烟可以熏牙止痛。
这棵带刺的植物学名叫什么?
看图片像是喀西茄
喀西茄(拉丁学名:Solanum khasianum C. B. Clarke )为茄科、茄属植物。
直立草本至亚灌木,高1-2米,最高达3米,茎、枝、叶及花柄多混生黄白色具节的长硬毛,短硬毛,腺毛及淡黄色基部宽扁的直刺,刺长2-15毫米,宽1-5毫米,基部暗黄色。
云南除东北及西北部外均产,广西偶有发现。喜生于沟边,路边灌丛,荒地,草坡或疏林中,海拔1300-2300米。印度喀西山区也有分布。
喀西茄果怎么吃?
对于喀西茄的使用,仍需小心谨慎。因为其中是含有微毒的,如果过度食用不仅起不到原有效果还会深受其害。那么你在老家的山坡里、密林中见到过这样的野生植物么?如果见到请不要毁坏它,因为喀西茄还是具有很好的价值,但也请早早的告诉身边的朋友们特别是孩子们,不要误食。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437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