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种茄子这事儿,我可是实打实地摸索好几年。一开始也是瞎弄,看别人怎么干我就怎么干,结果茄子长得要么蔫不拉几,要么就光长叶子不开花,愁人得很。
后来我就不信邪,自己琢磨上。茄子这玩意儿,从种下去到收得多,时间拉得挺长,一看就是个“大胃王”,对肥料要求肯定不低。我寻思着,得先从土下手。
打好底子是关键
每年种茄子前,整地那会儿,我是下狠功夫的。关键一步就是施足底肥。我一般用自己沤熟的农家肥,比如鸡粪、羊粪啥的,或者堆半年的烂菜叶子、厨余垃圾。量一定要给够,差不多占整个生长期用肥量的小一半。把这些有机肥深深地翻到土里去,让土变得又松又肥。我感觉,这底子打好,茄子苗扎根就快,后期长势就有劲儿。
分阶段追肥,看苗下菜
光有底肥还不够,茄子能结好几个月,得不断给它“加油”。这就得靠追肥。
刚栽下去的缓苗期,我不急着追肥,让它先缓过来。等苗活,开始长新叶,我就开始第一次追肥。这时候主要是想让它茎叶长壮实,我就用点氮肥比例稍高一点的复合肥,或者浇点稀薄的粪水,不用太多,提提苗就行。
等茄子开始开花,特别是第一个“门茄”坐住,开始膨大那会儿,需肥量就一下子大起来。这时候光给氮肥就不行,容易光长个子不开花,或者花蕾发育不好容易掉。我就换成氮磷钾比较均衡的复合肥,或者磷钾含量高一些的。我发现磷肥对开花坐果确实有帮助,钾肥能让茄子长得又大又亮。这期间,我大概十天半个月就追一次肥,看茄子的长势和挂果情况调整。
到盛果期,那家伙,茄子一茬接一茬地结,需肥量是最大的。这时候追肥得更勤快点,差不多7到10天一次。我还是坚持用氮磷钾均衡或者偏重磷钾的肥料。有时候看着叶子颜色有点淡,或者觉得它长得慢,我还会用点那种速效的水溶肥,兑水浇根或者喷叶子,效果来得快。不过用化肥一定得注意,别离根太近,也别一次用太多,容易烧苗。
- 苗期:少量提苗肥,偏氮一点点。
- 开花坐果初期(门茄期):开始增加磷钾肥,用均衡复合肥。
- 盛果期:肥水需求最大,勤施薄施,保持氮磷钾均衡,适当增加磷钾。
有机肥不能停
虽然化肥见效快,但我这几年种下来,感觉完全靠化肥不行。地容易变硬,茄子口感也没那么在整个生长期,我还会时不时地补充点有机肥。比如隔段时间浇一次自己沤的饼肥水、淘米水,或者在植株旁边开沟埋点草木灰、腐熟的堆肥。这样土壤一直保持比较好的状态,感觉茄子根系长得也舒服,病虫害都少点。
我摸索出来的经验就是,种茄子要想收成有机肥打底是根本,化肥补充是关键。还得根据茄子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调整氮磷钾的比例,不能一概而论。勤观察,看苗施肥,薄肥勤施,这样种出来的茄子,个头、颜色、产量都差不。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