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春,院子里那几盆花草都开始冒新芽,看着就喜人。俗话说,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这花草盆栽也一样,开春得给它们补补营养,才能长得壮实,开花也好看。
往年,我都是去花市买现成的肥料,啥复合肥、营养液,买过不少。效果是有,但总觉得心里不踏实,又是化学合成的,又怕烧苗,价格也不便宜。今年我就琢磨着,咱自己动手弄点肥料,既省钱又放心,还能处理掉不少厨余垃圾,一举两得嘛
收集材料那点事
说干就干。我先是把家里的厨余垃圾给利用起来。注意,不是啥厨余都能用,像那些油盐太多的剩菜剩饭肯定不行。我主要收集这些:
- 水果皮:苹果核、香蕉皮、橘子皮、西瓜皮啥的,切碎点。
- 蔬菜边角料:烂菜叶子、菜根、芹菜老茎,也都切碎。
- 鸡蛋壳:这可是好东西,富含钙质,得攒起来,用之前最好是晒干碾碎。
- 咖啡渣、茶叶渣:喝完剩下的,直接倒进收集桶就行。
除厨余,去年秋天扫的那些落叶,我没扔,堆在角落里,这回也正好用上。还有就是,春天修剪下来的那些没病的枝条,我也剪短掺和进去。
捣鼓肥料的过程
我主要试两种方法,一种是堆肥,一种是搞那个所谓的“环保酵素”。
先说堆肥。
我找个大塑料桶,底下钻几个孔透气排水。然后就开始铺料,一层厨余(这算湿料、绿料),铺一层干树叶或者碎纸板(这算干料、棕料),大概一层湿料一层干料这样交替着铺上去。铺几层后,我会撒上一把土,院子里的普通土就行,主要是带点微生物进去,帮助发酵。就这么一层层堆,堆到差不多大半桶。关键是要保持湿润,但不能太湿,用手抓一把感觉潮乎乎的但不滴水就行。隔三差五地,我得拿个棍子去翻动一下,让它透透气,发酵得更均匀。这个过程有点慢,得等上几个月,等里面的东西都变成黑褐色、闻起来有泥土味的松散物质,那就算成。
再说那个酵素肥。
这个相对快一点。我找个大的塑料瓶子,把收集到的水果皮、菜叶子啥的(主要是糖分高的水果皮效果好)切碎往里塞,塞到大概瓶子的六七成满。然后按照大概一份红糖、三份厨余、十份水的比例,把红糖先用水化开,再倒进瓶子里,水量加到能没过那些料就行,瓶口要留点空间。重点来,瓶盖不能拧死!得稍微松一点,因为它发酵过程中会产生气体,拧太紧容易炸!我每天都会去拧松瓶盖放放气,头一个月尤其要勤快点。这玩意儿刚开始味道有点冲,酸酸甜甜的,放个两三个月,颜色变深,味道没那么刺鼻,液体取出来兑水稀释很多倍(我一般兑个二三十倍),就能当液肥浇花。
施肥和效果
堆肥好之后,我就在花盆边上挖点土,把堆肥埋进去一些,或者直接掺在换盆土里。那个酵素肥液,就兑水稀释后,隔个十天半个月浇一次。
用自己弄的这些肥料,感觉还真不赖。最明显的是土质变好,以前板结的土,现在松快多。花草,叶子看着油绿精神,长得也挺欢实。像那盆文竹,以前春天容易黄叶,今年用点酵素肥液,新抽的枝条绿油油的,看着就结实。
虽然自己弄肥料是麻烦点,要收集材料,要等待发酵,还得忍受点味道,但看着花草长得心里那成就感,是买肥料比不的。关键是,咱用着放心,纯天然无添加,对环境也你要是也有兴趣,不妨也试试看,挺有意思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