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给地里上肥这事儿,以前可真是个力气活。咱扛着袋子,吭哧吭哧地撒,要么就是兑水搅和,一桶一桶地浇。费劲不说,关键是效果还不好说。有时候这边多烧苗,那边又没吃够,长得蔫唧的。
后来我就琢磨,这城里养花都有那种自动浇水的,咱这地里能不能也搞点智能的?听人说过什么水肥一体,听着挺高级,但咱一开始也没想搞那么复杂。就想着,能不能让肥料用得更准一点,更省一点。
我就先弄一小块地试试。没买啥特贵的设备,就搞些简单的管子、小阀门,还有一个旧水桶。核心想法就是把肥先溶解然后跟着水一起慢慢滴到庄稼根上。
一开始弄的时候也是手忙脚乱。管子咋接,这肥水比例咋调,都是自己一点点试出来的。头几天不是堵就是滴太快,要么就是浓度不对,叶子有点发黄。真是没少折腾。
后来慢慢摸索出门道。发现关键是:
- 肥料一定要充分溶解,最好过滤一下,不然容易堵。
- 水量和施肥时间要看天气和庄稼长势,不能一概而论。
- 阀门要调得让它慢慢滴,不能跟开水龙头似的。
效果怎么样?
你别说,搞那么一阵子之后,效果是真明显。是省事儿,不用老扛着大桶跑来跑去。设定好,它自己慢慢滴,省心。
是省肥。以前撒施,感觉一半都浪费,现在直接送到根上,用量比以前少不少,但庄稼长得反而更壮实。叶子绿油油的,看着就喜人。
还有就是省水,水和肥一起用,效率高多。特别是在天旱的时候,这点水和肥可是救命的。
这“慧肥料”,不一定非得是多高科技的东西。关键是用心去琢磨,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让肥料用在刀刃上。咱这种土办法改造的“智能施肥”,虽然简单,但确实解决我的大问题。省力、省钱、效果这就值!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