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今天就来唠唠我拿那堆“胡浪”当肥料的事儿。
事情是这样开始的,前段时间清理院子角落,搞出来一大堆乱七八糟的东西,有烂叶子、刮下来的墙皮混着点泥土,还有些不知道啥时候堆在那儿的杂草,湿乎乎黏糊糊的,我们这边就管这叫“胡浪”。看着挺碍眼,扔,又觉得可惜,毕竟都是些土草的,寻思着能不能废物利用一下,沤沤肥种种菜也
清理与堆积
说干就干。我找个不碍事的角落,把这些“胡浪”全给弄过去。家伙事儿就是一把铁锹和一个破桶。弄过去一看,嚯,那味道真不咋地,有点冲鼻子。而且湿哒哒的,一看就不能直接往菜地里扔,不然估计得把菜根给烧坏,还容易长虫子。
摸索处理方法
以前听老辈人说过,这种杂七杂八的东西得先“熟”一下才能用。我就琢磨着,咋让它“熟”?上网大概看看,说要发酵。行,那就试试呗。
我找些干草、落叶,还有平时攒下来的一些没油水的厨余,比如菜叶子、果皮啥的,一层“胡浪”一层干料地给它堆起来。想着干湿搭配,透气性能好点,发酵也能快点。最上面盖点土,又找块破塑料布给它稍微盖一下,留点缝透气,主要是怕下大雨给冲散或者晒太干。
漫长的等待与观察
接下来就是等。 这玩意儿急不来。
- 头几天: 味道还是有点,但没那么冲。堆子底下能摸到一点热乎气儿,感觉是开始发酵。
- 中间过程: 大概过个把月,我翻动过两次。用铁锹从底下往上翻,让它均匀点。翻开的时候里面热气腾腾的,颜色也变深不少,从原来的杂乱颜色变成黑乎乎的。那些烂叶子、杂草啥的都看不清原来的样子,碎得差不多。味道也变成那种下雨后泥土的味儿,不难闻。
- 后期: 又放一个多月,感觉差不多。整个堆子塌下去不少,里面的料看起来都变成黑褐色的松散土状物,抓一把在手里,湿润但不黏糊,也没啥臭味。
施肥实践
看着这沤好的“胡浪”肥,心里还挺得劲。正好院子里种的几棵黄瓜秧和番茄苗看着有点蔫儿,我就挖点这肥,在离根远一点的地方刨几个浅坑,把肥埋进去,然后盖上土浇点水。
没敢用太多,怕烧苗,毕竟是自己瞎捣鼓的,心里没底。
效果怎么样?
还真别说,过大概十来天,那几棵用肥的黄瓜和番茄,叶子明显看着绿油油、厚实不少,长得也比旁边没用肥的快一些。特别是那几棵番茄,后面结的果子也感觉更大更红点。
土看着也松快些,不像之前浇水老是板结。看来这“胡浪”沤熟,确实是个好东西,跟我看网上说的差不多,能改良土壤,提供养分,虽然慢点,但效果实实在在。
一点想法
这回拿“胡浪”当肥料的实践,我觉得挺成功。虽然开头处理的时候有点脏,味道也不好闻,还得花时间等它发酵,但看到效果,就觉得值。也算是变废为宝,省买肥料的钱,还把垃圾给处理。
就是得注意,一定要等它彻底腐熟再用,不然直接用生的,那估计就是好心办坏事,烧苗没商量。还有就是,用的时候也别贪多,薄肥勤施总归是没错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