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唠唠我最近在阳台种菜的那些事儿,重点说说我自制“温性肥料”的那些弯弯绕。
事情是这样的,之前种的几盆小青菜,长势一直不咋地,叶子发黄,个头也小,一看就是营养不良。上网查查,说是缺肥,得赶紧补补。
市面上的化肥,总觉得不太放心,而且味道也大。寻思着能不能自己搞点“土方子”,既环保又健康。正好最近家里吃不少瓜果蔬菜,就琢磨着把这些“边角料”变废为宝。
第一步:收集材料。
- 果皮菜叶:像什么苹果皮、香蕉皮、菜叶子、烂菜根,我都一股脑收集起来。
- 厨余垃圾:淘米水、豆渣、过期牛奶,这些也都是好东西,别浪费。
- 落叶杂草:小区里扫的落叶,拔的杂草,晒干也能用。
- 旧土:之前种过菜的旧土,别扔,晒晒太阳杀杀菌还能用。
第二步:堆肥发酵。
我找个大点的塑料桶,底部铺上一层旧土,然后一层果皮菜叶,一层落叶杂草,一层厨余垃圾,就这样一层一层地往上堆。每堆一层就稍微压实一下,再喷点水,保持湿润。
堆好之后,最上面再盖一层厚厚的旧土。然后盖上盖子,放在阳台角落里,让它自然发酵。
第三步:耐心等待。
这发酵的过程可不能着急,得耐心等待。我大概等两个月左右,期间偶尔打开盖子翻动一下,看看湿度够不够。如果太干,就喷点水;如果太湿,就敞开盖子晾一晾。
第四步:检验成果。
两个月后,打开盖子,一股泥土的清香扑面而来。之前的果皮菜叶啥的,都看不见,全都变成黑色的腐殖质,这就是发酵好的“温性肥料”!
第五步:施肥。
把发酵好的肥料掺到土里,给小青菜换盆。换完盆后,再浇透水。过几天,小青菜明显精神多,叶子也绿,长势也快。
这回自制“温性肥料”的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变废为宝的乐趣。而且用自己做的肥料种出来的菜,吃起来也更放心。虽然过程有点繁琐,但看到小青菜茁壮成长,心里还是很有成就感的。以后我会继续坚持下去,争取把阳台变成我的小菜园!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