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大家伙儿唠唠我这“肥料袋子厂”的那些事儿,说起来也挺有意思的。
我就是个啥也不懂的愣头青,看着村里种地的都用肥料,肥料袋子用量大,寻思着这玩意儿应该能挣钱,就琢磨着是不是也能搞个小作坊。
说干就干,先是跑到隔壁镇上的一个塑料厂,死皮赖脸地跟人家师傅学几天,算是摸个门道。人家看我实在诚恳,也教我一些塑料吹膜的技巧,还告诉我一些原材料的门道。
回来之后,我就开始到处跑,打听哪里有卖二手的塑料吹膜机。在废品站淘到一台半死不活的机器,锈迹斑斑的,看着都让人头疼。没办法,没钱,只能凑合着用。拉回家后,自己动手,又是除锈,又是换零件,整整折腾一个星期,总算是能勉强运转起来。
接下来就是买原材料,聚乙烯啥的,我也不懂,就跟着之前教我的师傅说的牌子买。第一次进货,心里忐忑,生怕被坑。好在,买回来的料还能用,就是质量一般,吹出来的膜有点薄,容易破。
开始生产,那味道,简直,塑料味熏得我头昏脑胀。废品率特别高,不是膜吹不起来,就是厚薄不均匀,要么就是直接破。我急得直挠头,晚上睡觉都想着机器的事儿。
后来慢慢摸索,也算是掌握一些技巧。调整温度,控制速度,还有就是原材料的配比,这些都要慢慢试。最开始几天,一天下来,能做出十几个合格的袋子就不错。后来熟练,一天能做个几百个。虽然不多,但总算是有点盼头。
袋子做出来,还得找销路。我就骑着三轮车,挨家挨户地跑,跟村里的农资店老板推销。人家根本不搭理我,说我的袋子质量不还不如他们以前用的。我也不气馁,就免费送他们一些袋子,让他们试试。结果,还真有几个老板觉得我的袋子还凑合,就开始少量地进货。
就这样,我的小作坊慢慢地运转起来。虽然挣的钱不多,但是够一家人吃喝,也算是有个营生。后来我还添置一台印刷机,可以给袋子上印一些简单的图案和文字,这样看起来更像那么回事。
这几年,环保抓得严,塑料袋子的生意也不好做。但我寻思着,总得想办法转型。我开始尝试做一些可降解的肥料袋子,虽然成本高一些,但是更环保,也更符合未来的趋势。希望我的“肥料袋子厂”能够越做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