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这事儿,还得从我家那几分地开始。前两年感觉那土是越来越不行,浇完水就板得跟石头似的,种下去的菜,苗儿要么黄不拉几,要么长得蔫蔫的,看着就让人提不起劲。用不少自己沤的肥,效果也就那样,感觉土没劲儿。
咋就盯上这“土郎中”
后来有次去镇上买东西,听农资店老板跟别人聊天,提到一个叫“土郎中”的东西,说是专门调理土壤的,能治这板结、酸化啥的。当时心里就嘀咕,这名字起的,还“郎中”,能有那么神?不过也没别的啥好办法,寻思着,死马当活马医呗,就买一袋回来试试。
弄回来开整
拿到手,瞅瞅包装,挺朴实的,没啥花里胡哨的。看下说明,大概意思就是撒到地里,然后翻一下土,浇水就行。操作倒是不复杂。
我的实践步骤大概是这样的:
- 准备: 选个周末,先把那块最不行的地给收拾一下,杂草拔干净,土稍微用锄头刨松点,也没刨多深,就表面那层。
- 撒施: 打开袋子,里面是些灰不溜秋的颗粒,没啥特别的气味。我就按着感觉,估摸着说明书上的用量,均匀地撒在地表上。宁可少点别多,第一次用心里没底。
- 混合: 撒完之后,用钉耙来回搂几下,让那些颗粒和表面的土混匀一点。
- 浇水: 一步,就是浇水。稍微多浇点,想着让它能溶解渗透下去。
后续观察记录
弄完之后,也没立马看到啥变化。头几天过去看看,土还是那个土,菜还是那个菜。心里还有点打鼓,别是交智商税。
不过变化是慢慢来的:
- 大约一周后: 最明显的感觉是,再浇水的时候,土不像以前那样容易结成硬壳。水能更快地渗下去。用手捏捏土块,感觉比以前松散点。
- 半个月左右: 原来那些半死不活的菜苗,好像精神点?新发的叶子颜色看着绿一些。也可能是天气转暖的原因,不好完全归功于它。
- 一个月后: 这时候感觉就比较明显。翻地的时候,明显省力气,土块更容易碎。而且蚯蚓好像也多点,这可是好事儿。后来又种点小青菜,出苗和长势确实比之前同一块地要
用后的一些想法
我这回用这个“土郎中”,感觉还真不是瞎吹。它不像化肥那样,追求立马见效、猛长。更像是给土壤调理身体,慢慢改善土的结构和环境。
对我来说,效果主要体
- 土壤确实变疏松,没那么板结。
- 保水保肥能力好像也强点,不用浇那么勤的水。
- 后面种的菜,长得更壮实,病怏怏的情况少。
这玩意儿也不是万能神药。指望它撒下去土就立马变黑金,那是不可能的。它更像是个辅助,配合着平时的养护,慢慢把土“养”回来。对于我这种土质不太有点板结的地块,用下来感觉是值当的。后续翻地或者育苗啥的,我估摸着还会再用点,巩固一下效果。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