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今天跟大家聊聊我在捣鼓肥料这块儿遇到的一种比较“偏门”的元素——钼(Mo)。平时咱们老说氮磷钾,这些是大头,用得多,效果也明显。但这地里种东西,有时候就差那么一点点不起眼的东西,就长不我前阵子就碰上。
发现问题
起因是我种的那几垄豆角和花生,长得有点蔫儿唧的。一开始我以为是缺氮,叶子有点发黄,但又跟缺氮那种黄不太一样,没那么均匀,而且新叶老叶看着都差不多,不是说老叶先黄那种。我就纳闷,氮肥我也没少给,底肥追肥都按经验来。看着那豆角秧子,就是不旺,开花也少,花生也差不多,感觉没啥劲儿。
琢磨原因
那几天我就老琢磨这事儿。水也浇,肥也施(氮磷钾都考虑),虫害病害看着也不像。我就开始翻看一些以前买的种地小册子,还在手机上到处划拉,看看到底还有啥原因能让豆科作物长成这样。看到有些资料提到“微量元素”,里面就有个叫“钼”的,说这玩意儿对豆科作物特别重要,能帮着根瘤菌固定空气里的氮。缺它,就算土里有氮或者施氮肥,豆科作物自己用氮的能力也会下降,长不叶子发黄。
我当时就想,会不会是这玩意儿闹的?因为我这块地,之前种别的作物没这毛病,就今年种豆科的这两片看着不太对劲。
找肥和试用
确定大概方向,我就开始找含钼的肥料。这玩意儿可不像尿素、磷酸二铵那么好买,跑好几家农资店,小店根本没有,都说用不着。在一家大点的店里找到,是一种叫“钼酸铵”的白色粉末,量很少,价格也不贵。店老板还嘱咐我,这东西用量极小,千万别用多,烧苗。
拿回家我也不敢直接往土里撒。看说明书,也结合网上查到的用法,一般都是叶面喷施效果快还好控制。我就找个小喷壶,严格按照说明书上最低的那个浓度来兑水。真的就用那么一丁点儿,感觉还没小拇指甲盖多,兑一喷壶的水(大概2升)。搅和匀之后,选个傍晚太阳下山的时候,对着那些长得不精神的豆角和花生叶子,正反面都仔仔细细喷一遍。心里也挺忐忑的,怕没用,又怕万一浓度高烧叶子。
观察效果
喷完之后,接下来几天我就天天跑地里去看。头两天好像没啥变化,我还有点失望。但是大概过一个星期,奇迹出现!
- 那些豆角秧子的嫩叶,颜色明显变绿,看着水灵多。
- 之前有点发黄的老叶子,黄也退不少,虽然没完全绿回来,但看着有生机。
- 花生的长势也看着好转,不像之前那么蔫。
又过段时间,豆角开花结荚看着也比之前多点。虽然不能说一下子就长得特别旺盛,但跟旁边没喷的那一小块(我留做对比)比起来,差别还是挺明显的。这下我心里就有数,看来真是缺这不起眼的钼元素。
一点体会
这回经历让我体会到,种地真是个细致活儿。不光要关注氮磷钾这些“主食”,还得留意钙铁硼锌钼这些“维生素”。别看钼这种元素用量那么少,一亩地可能就用几克,但缺它,作物就是长不好,尤其是像豆科这种对它比较敏感的。以后给作物施肥,得多留个心眼,观察仔细点,不能一看到叶子黄就只想着补氮。实践出真知,这回捣鼓钼肥的经历,又给我上一课。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