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给家里的花花草草弄肥料这事儿,我还真是自己瞎琢磨好一阵子才摸到点门道。我养花就是图个乐,觉得浇浇水、晒晒太阳就行呗,跟咱们人吃饭喝水一样简单。
一开始瞎弄
可养着养着就发现不对劲。那几盆绿萝、吊兰,叶子看着没精神,有点发黄,新叶子也长得慢,蔫唧的。尤其是那盆好不容易盼开花的月季,花苞是有几个,但开出来的花又小又没光泽,没几天就谢。我就纳闷,水也没少浇,太阳也晒着,咋回事?
后来有次去邻居家串门,看人家的花那个精神头,叶子绿得发亮,花开得那叫一个旺盛。我就忍不住问,咋养的这么邻居大爷挺实在,说:“光浇水不行,得给它们‘吃饭’,得上点肥!”
“上肥?” 这词我听过,但具体咋弄是一窍不通。我就赶紧跑花鸟市场去瞅瞅。好家伙,那肥料种类叫一个多,粉的、颗粒的、液体的,包装上还写着什么氮磷钾,看得我头都大。
我就随便挑一袋看着顺眼的复合肥颗粒,想着这种大概啥都能用。拿回家,也没个准数,就估摸着抓一小把,直接撒在盆土表面。然后就正常浇水,心里还挺期待,觉得这下我的花肯定能长好。
结果?没过几天,好几盆花的叶子边缘开始发黄、发焦,跟烧似的。特别是那盆月季,本来就弱,这下更惨,叶子掉不少。我这才意识到,坏,肯定是肥给多,“烧”到根!
后来慢慢摸索
吃这个亏,我不敢再瞎来。开始上网查,也问些养花有经验的朋友。这才明白,施肥是个细致活儿。
- 得看时候:植物疯长的时候(一般是春天夏天)需要营养多,就得适当给点肥。冬天它们要“睡觉”,或者长得慢,就得少给甚至不给。
- 得看种类:看叶子的植物,可能需要氮肥多点,能让叶子更绿更大。要开花的植物,就得补充点磷钾肥,能让花开得多、开得艳。
- 得控制量:宁可少给,也别一次给太多。薄肥勤施才是硬道理。像我之前那样一把撒下去,根系一下子吸收不那么多,可不就出问题嘛
- 得讲方法:颗粒肥最好是埋到土里,离根远一点点,或者先用水化开再浇。液体肥也要按说明稀释,不能用浓的。
知道这些,我就重新开始实践。我先买点那种通用的液体营养液,严格按照瓶子上的说明,兑水稀释得淡淡的,大概一两个星期浇一次。对于颗粒肥,我就学乖,每次用个几粒,在花盆边上挖个小浅坑埋进去,然后盖上土,再浇水。
慢慢地,我就观察它们的变化。发现那几盆绿叶植物,叶子确实开始变得油亮,新叶子也蹭蹭往外冒。月季,虽然恢复得慢点,但后来长出来的新枝条看着就结实多,再开花的时候,颜色也正不少。
我还试过自己弄点土办法,比如把淘米水放瓶子里发酵几天再兑水浇,或者把打豆浆剩下的豆渣埋花盆边上(这个得埋深点,不然容易招小虫子)。效果嘛感觉也还行,就是麻烦点,还有点味道。
现在基本上就是液体肥和缓释的颗粒肥搭配着用。 看叶子的就偏重氮多点的,要开花的就在花期前加点磷钾高的。每次施肥前都看看盆土干湿,太湿就不施,等干点再说。量也控制得比较小心。
这肥料用对,确实能让植物长得更带劲,叶子绿,花也鲜艳。就跟我自己琢磨出来这点经验,也没啥高深的理论,就是一步步试出来的。反正现在看着家里这些花草都挺精神,心里也挺得劲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