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今天就来聊聊“肥料君”这个事儿。这也不是啥高大上的名头,就是我自己瞎折腾出来的一点心得,时间长,周围朋友就这么叫开,我也就认。
一开始的两眼一抹黑
话说我对这玩意儿也是一窍不通。家里阳台上种几盆花花草草,还有几棵葱和小番茄啥的,看着长得蔫唧的,老妈就念叨说:“该上点肥,没营养长不” 我心想这有啥难的,买呗!
结果,这一买就给我整不会。
我先是跑到家附近那个农资店,好家伙,一进去,那味道先不说,光是那货架上五颜六色、大大小小的袋子、瓶子就够让人眼花缭乱。什么复合肥、有机肥、叶面肥、缓释肥……名字一个比一个听着厉害。老板倒是挺热情,问我种我说就阳台那点东西。他给我推荐几种,说得天花乱坠,什么进口原料、高效吸收,我听得云里雾里,感觉随便哪一包都能让我的小番茄结出西瓜那么大。
心里没底,感觉有点虚。 就没敢当场买,想着回去上网查查。
网上的信息海洋,更晕
回家打开电脑一搜“肥料”,出来的东西更多!各种牌子,各种说法,还有各种测评、推荐。有人说有机肥天然无害;有人说化肥见效快,肥力猛;还有说得用什么配方肥,氮磷钾比例得对。看着看着,我头都大。
而且网上买,看不到实物,评论区也是真假难辨。有些看着销量挺高,评价也但总觉得不踏实,生怕买到假货或者不对路的,把我那几棵宝贝疙瘩给烧死。
- 跑实体店:选择多,但老板说得太专业,我听不懂,怕被忽悠。
- 网上查:信息爆炸,说法不一,选择困难,还担心质量。
- 看种类:有机肥、化肥、水溶肥… 各有各的各有各的说法,不知道哪个适合我这阳台党。
那段时间,我真是为这点肥料的事儿,脑细胞死不少。
实践出真知,自己动手试
后来我琢磨着,光看不行,得自己试试。我就从最基础的开始。先是买包小包装的通用型复合肥,想着应该不会错到哪里去。
第一次用,小心翼翼得不行,按照说明书上写的量,还减半,埋到离根远点的地方。过几天,好像是有点效果,叶子看着绿点。心里稍微有点底。
接着我又对有机肥产生兴趣,听说对土壤就买点发酵好的羊粪肥,那味道…一言难尽。不过效果确实温和,用之后感觉土质都松软些。还试试那种兑水浇的水溶肥,用起来方便,吸收也快,适合追肥。
就这么着,我开始慢慢摸索。关键是啥?就是观察。
每次用肥,我就盯着那几盆植物看。看叶子颜色、长势、开花结果的情况。哪种肥用之后效果哪种肥用多会烧苗,哪种肥在哪个阶段用比较合适…慢慢地,就有感觉。
比如发现氮肥多光长叶子不开花,磷钾肥跟不上果子就小。不同植物对肥料的需求也不一样。都是一点点试出来,踩不少坑,也积累点经验。
“肥料君”的诞生
时间一长,家里阳台上的花草蔬菜长得还真挺像样。邻居朋友过来串门,看着都挺羡慕,就问我怎么养的。我就把我这点折腾肥料的经历跟他们一说。
一来二去的,谁家花草有点问题,或者想买肥料不知道买哪种,就都来问我。有时候我还会帮他们看看土,判断一下缺啥肥。慢慢地,“肥料君”这个外号就传开。
我也不是什么专家,就是自己实践得多一点,走些弯路,总结点土办法。现在买肥料,我也不再两眼一抹黑,大概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去哪买靠谱点,怎么用更合适。
所以说,这“肥料君”,真不是叫出来的,是自己一点点喂出来的,是用心观察出来的。 就是这么个过程,没啥特别的,就是瞎折腾,然后稍微搞明白点儿。分享给大家,希望能有点用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