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这肥料板结,我可是真真切切地自己折腾过一回,印象深着。咱也不是啥专家,就是自己种点东西,瞎琢磨出来的经验,给大家唠唠。
那是前年秋天快结束的时候,想着开春得用肥,看人家促销,图便宜,就一次性买好几袋复合肥。那时候寻思,反正开春也要用,先囤着呗。买回来也没太当回事,就随手堆在院子角落的一个小棚子里。那棚子,也不是完全密封的,就是个简易搭的,顶上盖层石棉瓦,旁边挡挡。
结果问题就来。
放一个冬天加一个早春,等我真准备翻地、施肥的时候,跑去棚子里搬肥料。好家伙!那几袋肥料,尤其是底下压着的那两袋,硬得跟石头似的!用手根本捏不动,整个成一个大块。我当时就有点懵,这咋用?
一开始我还想着用蛮力解决。拿个小锤子,对着袋子外面就敲,咚咚咚的,震得手麻,效果也就那样,敲下来点碎末末,大块还是大块。后来干脆把袋子划开,想把整块肥搬出来再砸碎。那叫一个费劲!又重又硬,搬出来放地上,我拿着铁锹上去砍,用脚踹,折腾小半天,才勉强弄碎一部分能用的。剩下的那些特别硬的,实在没耐心,感觉肥效也受影响,就扔一边没再管。
后来我是怎么搞明白和处理的
那次之后我就琢磨,这好好的肥料咋就变成这样?肯定是存放出问题。我那小棚子,虽然看着能挡雨,但密封性很差。冬天还一到开春,天气忽冷忽热,有时候还下点小雨,空气湿度一大,那棚子里肯定潮。肥料这玩意儿,尤其是复合肥,里头有些成分它就容易吸水。
你想:
- 环境潮湿:我那棚子就不够干燥,地面有时候可能还有点返潮。
- 没密封买回来的肥料袋子,就算口扎紧,但袋子本身可能也有肉眼看不见的小孔,空气里的湿气慢慢就进去。
- 堆叠受压:我那几袋肥是摞在一起的,底下的袋子受的压力大,颗粒之间接触更紧密,一受潮就更容易黏在一起,结成大块。
- 存放时间长:放小半年,时间越长,受潮结块的机会就越大。
吃这个亏,我现在就学乖。买肥料不再一次买那么多,尽量是用多少买多少,勤快点跑几趟,保证肥料新鲜。实在要多买点备着,存放就得讲究。
我找个家里最干燥、通风最好的角落,不能是露天的棚子。把肥料放在垫起来的木板上,不让它直接接触地面。没用完的肥料,袋口一定反复折叠用绳子或者夹子夹紧,有条件的最好是再套个厚实的大塑料袋,把口也扎紧,隔绝空气里的湿气。
还有就是,不再把肥料袋子一层层压那么高,尽量单层或者少层摆放,减轻压力。每次用之前,都先捏捏袋子,感觉一下有没有变硬的迹象。
实践下来,效果确实好很多。后面再存放肥料,就很少再遇到那种硬得跟石头一样的情况。顶多就是表面稍微有点粘连,轻轻一捏就散开,完全不影响使用。
所以说,这肥料板结,主要还是个受潮的问题。只要存放的时候注意防潮、别压太狠、别放太久,基本就能避免。都是自己实践出来的土办法,希望能帮到有同样烦恼的朋友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