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种植这行,谁不盼着自家的果子好吃点、甜一点?前几年我种的那批桃子,个头倒是不小,可吃起来就是差点意思,不够甜,有点酸涩。邻居家的就好吃很多,心里挺不是滋味的。琢磨着总得想点办法。
摸索阶段
一开始嘛就是瞎忙活,觉得可能是土不行。也学着人家深翻地,想着把土弄松快点,根系能长好点。土里也加不少自己沤的农家肥,什么鸡粪、羊粪的,提前堆着发酵好几个月,就怕烧苗。但是,那年的桃子,甜度还是没啥大变化。
后来就到处打听,也上网扒拉不少信息,看人家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是怎么弄的。发现好多人都提到一个东西——钾肥。说是这玩意儿能帮着果子积累糖分。还有人说,光用化肥不行,得氮磷钾平衡,还得加点有机的东西,什么鱼蛋白、海藻精之类的,听着挺玄乎。
动手实践
听这些,我就开始动手试。基础的农家肥还是照样用,这个是根本,能改良土壤。然后在桃树开始坐果,慢慢长个头的时候,我就重点开始追钾肥。
- 底肥改良: 这个就是之前说的,深翻加足量的腐熟农家肥。
- 追肥调整: 在果子膨大期,我减少氮肥的用量,怕光长叶子不长果,或者果子虚大不甜。增加高钾的复合肥,就是那种钾含量特别高的。
- 叶面喷施: 这是我感觉见效比较快的一个环节。等果子开始有点变色、快成熟的时候,我搞点磷酸二氢钾,兑水稀释,大概十天左右喷一次叶面。注意不能太浓,薄肥勤施嘛喷的时候,选在傍晚或者阴天,吸收好一点。我还顺带加点含硼的叶面肥,听说能促进糖分转化。
观察和结果
那段时间,我几乎天天往桃园跑,摘个半熟的果子尝尝。心里是又期待又有点忐忑。头几次喷完叶面肥,感觉变化不大。但是坚持用几次,尤其到采摘前一两周,再去尝,那味道真的不一样!
桃子的甜度明显上来,以前那种寡淡带酸的感觉少很多,吃起来甜滋滋的,汁水也足。虽然不能说像蜜一样甜,但跟我自己以前种的比,那提升是实实在在的。连来帮忙摘果的邻居都说:“老王,你这桃子今年味儿对!”
一点心得
搞下来我感觉,想让果子甜,不是单靠一种肥料就能搞定的。这是一个系统活儿。
- 土壤是基础: 土壤不用再贵的肥也白搭。先把地养多用有机肥改良。
- 平衡施肥: 不能光听别人说钾肥增甜,就一个劲儿猛用钾肥。氮磷钾这些基础的元素得平衡,不然树长不果子也结不
- 时机很重要: 什么时候用什么肥得看准。比如后期增甜,钾肥是关键,但前期氮肥也得跟上,不然树都长不壮。叶面喷肥得在果子发育后期用,早效果不
- 多观察勤调整: 每家地块情况不一样,不能照搬别人的方法。得自己多观察果树的长势、叶片颜色,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施肥的种类和量。
这回折腾增甜肥料,虽然过程挺费心,但看到果子品质实实在在提升,心里还是挺得劲的。种地嘛就是这样不断摸索、不断学习的过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