咪鲜胺的作用和使用方法(戊唑咪鲜胺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1、咪鲜胺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2、咪鲜胺的作用与功效。
3、戊唑咪鲜胺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4、唑醚咪鲜胺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1.咪鲜胺对由子囊菌和半知菌引起的作物病害有明显的防治功效,一般和大多数的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混用,均有较好的防治作物病害效果。
2.对田作物、果蔬,草皮及观赏植物的多种病害具有治疗和铲除的作用。
咪鲜胺的作用和使用方法是什么?
稀释1500倍叶面喷雾,使植物充分着药又不滴液为宜,间隔10-15天,连喷三次可获最佳防效。
咪鲜胺可用于防治禾谷类作物茎、叶、穗上的许多病害,如白粉病、叶斑病等,种子处理使用浓度为200-400mg/L,叶面喷洒为0.3-1.0kg/平方米。还可用于果树、蔬菜、蘑菇、草皮和观赏植物的许多病原菌,推荐浓度为20-50g/100L,收获后贮存浸渍用量为250-1000mg/L。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咪鲜胺使用每季作物多施药2-3次。
2、控制好贮室温湿度,做好贮室通风及工作。
3、用本品处理果实,应当天采收当天用药。
4、堆果厚度不超过30厘米,单果包装,效果更佳。
5、本品对鱼有毒,不可污染鱼塘、河道或水沟。
6、使用时穿戴好防护用品,使用后洗净手和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咪鲜胺
咪鲜胺不能和什么农药混用
咪鲜胺不能和波乐多液、松脂合剂、石硫合剂、五氯酚钠等强碱性农药混用。
咪鲜胺为环保型水悬浮剂,药物应该置于阴凉干燥避光处保存,使用前应先摇匀再稀释,即配即用,除了不能和碱性农药混用外,还不宜与强酸性农药混用,施药时不可污染鱼塘、河道、水沟,避免出现药害。咪鲜胺的使用方法:
1、将本品稀释1500倍叶面喷雾,使植物着药又不滴液为宜,间隔10-15天,连喷三次可获防效。
2、对大田作物、水果、蔬菜、草皮及观赏植物上的多种病害具有和铲除作用。
咪鲜胺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使用方法:稀释1500倍叶面喷雾,使植物充分着药又不滴液为宜,间隔10-15天,连喷三次可获最佳防效。
咪鲜胺对由子囊菌和半知菌引起的作物病害有明显的防治功效,一般与大多数的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混用,均有较好的防治作物病害效果。对田作物、果蔬,草皮及观赏植物的多种病害具有治疗和铲除的作用。
使用咪鲜胺的注意事项
1、咪鲜胺安全间隔期为7天,每季作物最多施药2-3次。
2、控制好贮室温湿度,做好贮室通风及消毒工作。
3、用本品处理果实,应当天采收当天用药。
4、堆果厚度不超过30厘米,单果包装,效果更佳。
5、本品对鱼有毒,不可污染鱼塘、河道或水沟。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咪鲜胺
咪鲜胺有哪些用法和注意事项
咪鲜胺为高效、广谱、低毒型杀菌剂,具有预防保护治疗等多重作用,内含咪鲜胺为咪唑类广谱杀菌剂。同时咪鲜胺也有一定的使用 方法 。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咪鲜胺的用法,希望大家喜欢!
咪鲜胺的使用方法
将本品稀释1500倍叶面喷雾,使植物充分着药又不滴液为宜,间隔10-15天,连喷三次可获最佳防效。
对大田作物、水果、蔬菜、草皮及观赏植物上的多种病害具有治疗和铲除作用。
用于谷类作物(乳油,400~600g(a.i.)/ha)可防治假尾孢属、核腔菌属、喙孢属及壳针孢属真菌,对早期的眼点病、叶斑病和白粉病有效;
用于有籽葡萄(500g/ha)可防治链格孢属、葡萄孢属、假尾孢属、埋核盘菌属、核盘菌属真菌;
防治豆科植物上的壳二孢属、葡萄孢属,甜菜上的生尾孢属和白粉菌属;
种子处理(0.2~0.5g/kg)对于禾谷类作物上旋孢腔菌属、镰孢属、核腔菌属、壳针孢属引起的病有防治作用;
对于水果、蔬莱在收获前喷施的一般剂量为20~50g/100L,收获后用250~1000mg/L的药液喷洒于稻株可有效地防治严重感染的水稻稻瘟病。
如果咪鲜安与二价锰形成络合物时,既能保持药剂的原有活性,又能增加药剂对作物的安全性。
咪鲜胺与氟硅唑按照一定科学比例混用如20%的硅唑·咪鲜胺(青岛浩瀚高科)用于防治多种果树、蔬菜等作物的黑星病、白粉病、叶斑病、锈病、炭疽病、黑斑病、黑痘病、蔓枯病、 斑枯病、赤星病等多种病害。
咪鲜胺与多菌灵混用(10十2.66mg/L)有显著的增效作用,可免除人工接种的小麦颖斑枯病的发生,而这两种药剂单施则无效。
另外该混剂对防洽禾谷类作物眼点病和白粉病也有增效作用。
咪鲜胺的分类
咪鲜胺是咪唑类杀菌剂中的重要品种。在我国使用的咪唑类杀菌剂还有抑霉唑和氟菌唑,2001年登记的还有氰霜唑、曾经使用的有稻瘟酯。这类杀菌剂主要是干扰病原菌细胞壁而抑制其危害,其中的咪鲜胺和抑霉唑主要用于水果防腐保鲜及种子处理,氟菌唑主要用于茎叶喷雾防治作物生长的病害。
咪鲜胺又叫扑菌唑、扑霉唑。制剂有25%、45%乳油,45%水乳剂,0.05%水剂,是广谱性杀菌剂,主要是通过抑制甾醇的生物合成,使病菌细胞壁受到干扰。虽不具内吸作用,但具有一定的传导作用。当通过种子处理进人土壤的药剂,主要降解为易挥发的代谢产物,易被土壤颗粒吸附,不易被 雨水 冲刷。此药在土壤中对土壤内其他生物低毒,但对某些土壤中的真菌有抑制作用。
(1)果树病害主要用于水果防腐保鲜。防治柑橘果实贮藏期的蒂腐病、青霉病、绿霉病、炭疽病,在采收后用25%乳油500-1000倍液浸果2分钟,捞起、晾干、贮藏。单果包装,效果更好。也可每吨果实用0.05%水剂2-3升喷涂。
防治香蕉果实的炭疽病、冠腐病,采收后用45%水乳剂450-900倍液浸果2分钟后贮藏。
防治忙果炭疽病。生长期防治,用25%乳油500-1000倍液喷雾,花蕾期和始花期各喷1次,以后隔7天喷1次,采果前10天再喷1次,共喷5-6次。贮藏期防腐保鲜,采收的当天,用25%乳油250-500倍液浸果l – 2分钟,捞起晾干,室温贮藏。如能单果包装,效果更好。
防治贮藏期荔枝黑腐病,用45%乳油1500-2000倍液浸果1分钟后贮存。
用25%乳油1000倍液浸采收后的苹果、梨、桃果实1-2分钟,可防治青霉病、绿霉病、褐腐病,延长果品保鲜期。对霉心病较多的苹果,可在采收后试用25%乳油1500倍液往萼心注射0.521毫升,防治霉心病菌所致的果腐效果非常明显。
防治葡萄黑痘病,亩用25%乳油60—80毫升,对水常规喷雾。
(2)防治水稻恶苗病,采用浸种法。长江流域及长江以南地区,用25%乳油2000-3000倍液浸种1-2天,捞出用清水催芽。黄河流域及黄河以北地区,用25%乳油3000-4000倍液浸种3-5天,捞出用清水催芽。东北地区,用25%乳油3000-5000倍液浸种5-7天,取出催芽。此浸种法也可防治胡麻斑病。
防治稻瘟病,亩用25%乳油60-100毫升,对水常规喷雾。
(3)防治小麦赤霉病,亩用25%乳油53-67毫升,对水常规喷雾,同时可兼治穗部和叶部的根腐病及叶部多种叶枯性病害。
(4)防治甜菜褐斑病,亩用25%乳油80毫升,对水常规喷雾,隔10天喷1次,共喷2一3次。
播前用25%乳油800-1000倍液浸种,在块根膨大期亩用150毫升对水喷1次,可增产增收。
咪鲜胺的使用注意事项
1.本品为环保型水悬浮剂,无公害产品,使用前应先摇匀再稀释,即配即用。
2.可与多种农药混用,但不宜与强酸、强碱性农药混用。
3.施药时不可污染鱼塘、河道、水沟。
4.药物置于阴凉干燥避光处保存。
咪鲜胺的安全信息
风险术语
R22:Harmful if swallowed. 吞食有害。
R50/53:Very toxic to aquatic organisms, may cause long-term adverse effects in the aquatic environment.对水生生物有极高毒性,可能对水体环境产生长期不良影响。
安全术语
S60:This material and its container must be disposed of as hazardous waste. 该物质及其容器须作为危险性废料处置。
米鲜氨使用方法
应该是咪鲜胺,使用方法:
1、防治禾谷类作物的白粉病、叶斑病:
200~400mg有效成分/L药剂浸种,也可以每公顷叶面喷洒0.3~1.0kg咪鲜胺,可有效杀死病菌,预防病害。
2、防治葡萄的白腐病、炭疽病:
发病初期30%苯甲-咪鲜胺60-80毫升/亩喷雾,可起到很好的预防与治疗效果,但是使用时间要注意,不要在葡萄成熟时使用,以防产生药害。
3、防治苹果、梨的褐斑病、炭疽病、果实轮纹病等:
25%咪鲜-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亩地使用75~100克喷雾,或者在发病初期45%的咪鲜胺稀释2500倍液喷雾。
4、防治枣类的黑斑病、炭疽病:
25%的咪鲜胺在发病初期稀释500-1000倍液喷雾,可以起到很好的预防效果。
5、防治辣椒、芦笋的炭疽病:
每亩地使用25%的咪鲜-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5~100克喷雾,再或者45%的咪鲜胺单独稀释1500倍液喷雾。
6、防治柑橘的炭疽病:
25%咪鲜胺800-1000倍+25%苯醚甲环唑1000-1500倍。或25%咪鲜胺1000倍+25%吡唑醚菌酯2000倍。
扩展资料:
咪鲜胺的性能特点:
1、新型高效杀菌剂,快速渗透、吸收和传导。
2、渗透强、传导优,兼具保护、治疗和铲除作用。
3、杀菌谱广、活性高、用量低、持效期长。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105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