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虫病病原及虫体的形态结构如何?疾病的流行情况怎样?
【病原】三代虫属(Gyrodactylus spp.)的种类,属三代虫目(Gyrodactylidea)、三代虫科(Gyrodactylidae)。虫体略呈纺锤形,长度一般为0.3~0.8毫米,背腹扁平,身体前端有一对头器,后端的腹面有一个圆盘状的后固着器。后固着器由1对锚钩及其背腹连结棒和8对边缘小钩组成,用以固着在宿主鱼的寄生部位。三代虫为雌雄同体,胎生。在后固着器之前按前后顺序排列着一个卵巢和一个精巢。卵巢之前是子宫,内有一个椭圆形的胚胎。胚胎内往往还有第二代和第三代胚胎,所以称为三代虫。【流行情况】三代虫病是一种全球性养殖鱼类病害,在我国广泛分布,全国各地均有发生,尤以湖北、广东两省最为严重。主要流行季节为春季和夏初,适宜水温为20℃,苗种和成鱼均可感染,主要危害苗种,寄生在鱼的体表和鳃上。
三代虫病的症状及诊断要点是什么?如何防治?
【症状】三代虫寄生在鱼的鳃部和体表皮肤,寄生数量多时,鱼体瘦弱,呼吸困难,食欲减退,体表和鳃黏液增多,严重者鳃瓣边缘呈灰白色,鳃丝上呈斑点状淤血。稚鱼期尤为明显,同时体表上有一层灰白色的黏液。【诊断要点】(1)根据流行情况与症状进行初步诊断。
(2)刮取患鱼体表黏液制成水封片,置于低倍镜下观察,或取鳃瓣置于培养器内(加入少许清洁水)在解剖镜下观察,发现虫体即可确诊。【防治】(1)彻底清塘,鱼种放养前可以用高锰酸钾或晶体敌百虫进行浸浴。
(2)发病后,高锰酸钾,浓度20克/米3浸洗病鱼15~30分钟。
(3)福尔马林,200~250毫升/米3的浓度浸洗病鱼25分钟或25~30毫升/米3全池泼洒。
(4)晶体敌百虫,0.2~0.3克/米3的浓度,全池泼洒。
三代虫病有什么症状?如何防治?
病原体为三代虫,共有500多个种,我国常见的有两种,即鲩三代虫和秀丽三代虫。本病主要流行于春季和秋末冬初。三代虫繁殖最适宜水温为20℃左右。三代虫分布甚广,主要为害幼鱼。密度过大是发病的主要原因。
严重的病鱼皮肤上有一层灰白色黏液膜、失去原有光泽,状态不安,常在水中狂游。三代虫若寄生在鳃上,可导致在鳃上形成血斑,鳃丝边缘呈灰白色,病鱼食欲减退,最后窒息死亡。
预防措施①彻底清塘,晾晒塘底,杀死寄生虫虫卵;②发病高峰季节,定期使用杀虫先、鑫洋双杀威等杀虫剂抑制虫体繁殖;③在病害发生的高峰期,使用内服虫清拌料投喂,每个疗程3~5天,可有效预防三代虫的繁殖。
治疗措施①使用指环虫杀星配合鑫洋混杀威全池均匀泼洒,注意局部药物浓度不要过高,1周之内不要换水,最好是将池水加满后用药,以达到彻底杀灭虫卵的效果。使用杀虫药3天后全池泼洒聚维酮碘溶液或二氧化氯。②全池泼洒鑫洋灭虫精,第二天泼洒聚维酮碘溶液或二氧化氯。③全池泼洒克虫威,第二天泼洒聚维酮碘溶液或二氧化氯。④全池泼洒鑫洋混杀威和硫酸亚铁的合剂,第二天泼洒聚维酮碘溶液或二氧化氯。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103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