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壳虫怎么根除
花卉害虫——介壳虫的防治!
介壳虫的虫体被一层角质甲壳包裹着,用药物直接喷洒,不易奏效。它像吸人血的虱子一样,吸取植株的汁液,因而对花木造成极大的危害,被害植株不但生长不良,还会出现叶片泛黄、提早落叶等现象,严重时植株枯萎而死亡。受危害的花卉有米兰、茉莉、山茶、含笑等。
通常的防治方法:
1. 冬季清除越冬卵,减少虫源。
2. 若虫期,喷洒花卉杀虫剂。
3. 注意保护和利用天敌。
网友推荐的防治方法:
(1)用白酒对水,比例为1∶2,治虫时浇透盆土的表层。介壳虫在春季室温7℃时,便开始活动。可在4月中浇1次,此后每隔半月左右浇1次,连续4次见效。
(2)用食醋50毫升,将小棉球放入醋中浸湿后,用湿棉球在受害的花木茎、叶上轻轻地揩擦,即可将介壳虫揩掉杀灭。此法方便、安全,既能达到除虫的目的,又可使被害的叶片重新返绿光亮。
(3)用酒精轻轻地反复擦试病株,能。把介壳虫除掉,且除得十分干净、彻底。如用酒精擦拭兰花病叶时,不但能把介壳虫除掉,连肉眼看不清楚的幼虫,也能彻底杀灭掉,第二年很少发现有介壳虫的危害。
[药剂防治]
建议使用蚧螨灵
(蚧螨灵乳剂:以物理杀来蚧螨,无污染,生产无三废排出,是一种绿色农用灭虫剂。主要应用于果树、花卉杀灭蚧螨用,效果很好。)
另外,推荐一个药剂灌根的方法,因为该虫背上有硬壳,药剂喷洒不一定管用,试试用吡虫啉或敌敌畏灌根
仙人掌介壳虫怎么根除
仙人掌的介壳虫根治,可以将受损部位用牙刷剔除干净后,进行消毒杀菌处理,重新栽种。仙人掌在养护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照,夏季可以1周浇水2次,避免出现积水。环境干燥时可以在叶片表面洒水,及时补充养分,促进仙人掌的生长。
一、仙人掌介壳虫根除方法
介壳虫具有很强的抗药性,会迅速侵蚀仙人掌的叶片,造成叶片枯黄腐烂。可以用牙刷,将仙人掌叶片受损部位进行剔除,将仙人掌植株从花盆取出后,进行消毒杀菌处理,重新栽种。养护在通风阴凉的地方,等待叶片的恢复。
二、仙人掌的养护
仙人掌具有很好的耐旱性,夏季不需要过多浇水,每次浇水要浇透,避免出现积水,会造成根部的腐烂,引起细菌的滋生。保证土壤的微微干燥,环境干燥时,可以在叶片表面和空气中洒水,做好降温保湿。
仙人掌的叶片肥厚,在生长期,可以按照半个月1次的频率,施加有机肥液。肥料进行稀释后使用,浓度太高会出现烧根。提供充足的养分,可以促进仙人掌的生长。保证充足的光照,在夏季光照强烈的时候做好遮阴保护,强光会造成叶片的晒伤。
仙人掌要养护在通风透气的地方,加强空气流通性。需要经常翻土处理,增强土壤透气性,土壤出现板结不利于仙人掌的生长。在春秋季可以按照1周1次的频率,给仙人掌浇水,夏季1周2次,冬季可以减少浇水,半个月浇水1次。
多肉介壳虫怎么根除
喷洒药剂,多肉叶片上出现蚧壳虫后,可选择喷洒稀释后的氧化乐果乳液进行杀灭;蚊香液,可将2~3滴蚊香液和清水混合均匀后进行喷洒杀灭;酒精溶液,可将酒精和水按1:2的比例混合均匀后,均匀的喷洒到叶片上进行杀灭;及时换盆,若蚧壳虫数量较多,需换上新土进行栽培。
1、喷洒药剂
多肉叶片上感染蚧壳虫后,想要彻底的根除,可通过喷洒药剂进行根治。需将其放置到室外空旷的环境下,将氧化乐果乳液和水按1:3的比例稀释后,均匀的喷洒到患病的叶片上,连续喷洒2~3次后便可彻底根治。
2、蚊香液
蚊香液也可有效的杀灭多肉上产生的蚧壳虫,可取2~3滴蚊香液倒入清水中,混合均匀后,喷洒到染病较为严重的部位。注意蚊香液对治疗蚧壳虫的效果较慢,一般需要等待3~4周才能彻底的杀灭。
3、酒精溶液
酒精有一定的消毒杀菌作用,也能很好的杀灭多肉叶片上产生的蚧壳虫。可将酒精溶液和水按1:2的比例均匀的混合,在喷洒到叶片上。也可使用湿毛巾蘸取酒精溶液,擦拭掉叶片上产生的蚧壳虫。
4、及时换土
在养护多肉的过程中,若盆土中出现了大量的蚧壳虫,可直接通过换盆换土的方法来彻底清除虫害。需小心的将植株从花盆中取出,清洗叶心的部分,并检查和修剪根系,再将多肉重新移栽到疏松肥沃的新土中。
蚧壳虫怎样才能彻底消灭?
蚧壳虫生物学特性蚧壳虫属同翅目、蚧亚目,主要在木本植物和多年生草本植物上取食,在果园为害的为粉蚧科。蚧壳虫体形变化大,雌雄异形。雌虫长圆形、圆球形,有发达的口器,喙管短,颚丝长,虫体固着一处以远距离取食,无翅,触角、眼和足因不用而常消失,头胸愈合,皮肤柔软,外被蜡质的粉末,分节明显,腹部末有二瓣状凸起,其上各生1根刺毛,肛门周围有骨化的环,上生6根刺毛,发育过程雌虫不经过蛹期,雄虫有蛹期。
1.农业防治
蚧壳虫一般为点片严重发生。农业防治措施可有效减少越冬虫源,控制蚧壳虫的发生与为害,是蚧壳虫综合防治的最有效也最环保的重要环节。一是冬季清园,根据蚧壳虫的生长、生活习性,蚧壳虫的发生、为害程度与越冬虫源成正相关。冬季清园可大量清除该虫的寄主,减少越冬虫源,是蚧壳虫综合防治技术的关键环节。可在冬季采收后,结合修剪、施肥,清除土地上的杂草、落叶、落果,特别是多年生杂草,剪除受害枝条,连同其他废弃物集中烧毁或深埋,使越冬若虫和成虫大量减少。二是刷擦若虫,在主害代盛发期,根据蚧壳虫呈片发生的特性,可用人工刷擦受害枝条,减少虫口密度,控制为害。
2.生物防治
白僵菌对同翅目昆虫有很强的寄生作用,是同翅目昆虫特别是蚧壳虫非常有效的天敌。因此,在蚧壳虫主害代发生初期施用白僵菌对蚧壳虫为害的控制作用非常明显,即6月下旬用白僵菌粉剂喷施于植物上,可有效防止蚧壳虫的大发生。
3.药剂防治
根据蚧壳虫的生育特性,在采取农业措施无法有效控制该虫为害的情况下,应适时进行药剂防治。选择施药适期:一是3月上中旬越冬若虫始发期;二是雄成虫羽化期,分别为5月上旬、6月中下旬及8月上旬;三是主害代若虫初孵期,即6月下旬至7月上旬、8月下旬至9月下旬,在上述时间段内,受害率5%~10%以上时用药。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无公害药剂防治。0.3波美度的石硫合剂、65%噻嗪酮800~1 000倍液、10%蚧壳灵180倍液、25%增效扑虱灵500倍液和20%菊马乳油1 000倍液,以上药剂任选1种喷雾,严重受害的植被上7天后再喷1次。施药时应用高压喷雾器,严格控制药液浓度,药液应均匀喷布植被全部枝条和叶片背面,确保用药防治效果。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101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