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性辅助剂有哪些?
1糖类:手性化合物最多的就是糖类了。单糖是最简单最重要的了。比如d-葡萄糖和d-果糖。
2手性羟基酸类:典型的有l-乳酸(常用食品添加剂)和l-酒石酸(工业生产中常用的拆分剂)。还有(s)-l-苹果酸、扁桃酸……
3氨基酸类:有天然的和非天然的。可通过发酵大量制备
4萜类:单萜类的比较重要吧……也可以用作手性辅剂,因为它们多是液体,很难提纯,所以很少用作合成子。
5生物碱类:这些分子量大,价格还比较贵。常用的是金鸡纳生物碱
中硼硅玻璃生产流程中辅助剂是什么
中硼硅玻璃生产流程中辅助是包括澄清剂、着色剂、脱色剂、乳浊剂、助熔剂等。澄清剂:在玻璃熔制时分解排放气体,加速玻璃熔体排出气泡。有白砒、氧化锑、硝酸盐、锑酸钠、芒硝等。
什么叫原药、辅助剂?
由工厂生产出来的未经加工的农药叫原药。原药除少数品种可作熏蒸剂外,绝大多数需添加一些辅助剂,制成一定的药剂形态,才可在生产上应用,这种药剂形态叫剂型。
在花卉病虫防治中,有些花农由于不了解农药的剂型,乱加使用,结果不是造成药害,就是达不到预期的防治效果。下面笔者介绍几种农药剂型及使用方法。
乳油 乳油又名乳剂。是由原药、有机溶剂和乳化剂等按一定的比例混溶调制成的透明油状液体。溶剂用来溶解原药,乳化剂使油和药均匀混合。pH值一般为6至8,稳定性在99.5%以上。乳油加工方法简单,有效成分含量高,使用方便,用途广泛,主要供喷雾,也可配制毒土、浸种或泼浇使用。喷洒时药液能很好地粘附在植物表面,不易被雨水冲刷,防治效果好,残效期较长。缺点是成本较高,有机溶剂有增加农药渗入动、植物和人体内的作用,如使用不当,容易造成药害和人畜中毒。
粉剂 由农药原药和陶土、黏土等填充剂按一定的比例混合,经过机械粉碎制成的粉状制剂,其细度要求95%通过200目筛,在贮存期有效成分不失效,不结块变质,喷撒时有良好的流动性和分散性。粉剂不易被水湿润也能不分散和悬浮在水中,所以不能加水喷雾施用。一般低浓度粉剂直接作喷粉使用,高浓度粉剂可作拌种、土壤处理或作毒饵等使用。粉剂使用方便、工效高、不受水源限制,用途广泛。但喷粉时易飘移,污染周围环境,不易附着花卉植物体表,用量大,残效期较短。
可湿性粉剂 它是由原药加填充剂、悬浮剂或湿润剂经过机械混合制成的粉状制剂。其细度为99.5%通过200目筛。可湿性粉剂能被水湿润,均匀分散在水中,在水中的悬浮率一般在60%以上。可湿性粉剂主要用于兑水喷雾,不可用于直接喷粉。它的优点是喷洒的雾滴比较细,在植物体表上,粘附力较强,施药时受风力影响不大,防治效果比同一农药的粉剂要好,残效期较长。但要求湿润剂质量好,若悬浮性不好,容易沉淀,造成喷洒不匀,影响药效或造成药害。
颗粒剂 颗粒剂是由原药、载体(陶土或细沙、黏土、煤渣等)和助剂制成的颗粒制剂。土制剂是将粉剂或可湿性粉剂或乳油按一定的比例与载体混合均匀晾干而成。颗粒剂使用时沉降性好,飘移性小,对非靶标生物影响小。可控制农药的释放速度,残效期长。施用方便不受水源限制,同时能使高毒农药低毒化,对施药人员安全。主要用于灌心叶、撒施、点施等。
悬浮剂 由原药、水、分散剂和防冻剂等构成的粘稠性悬浮液。如40%多菌灵胶悬剂和50%的硫悬乳剂等。主要供常规喷雾,也可以进行低容量喷雾和浸种等。
烟剂 它是由农药原药与助燃剂和氧化剂配制成的细粉状物。该药剂的优点是使用方便,节省劳力,可扩散到其他防治方法不能达到的地方,适宜于防治仓库和大棚温室的虫害和病害及森林病虫害。
水分散粒剂 它是近年发展的一种颗粒状新剂型。由固体农药原药、湿润剂、分散剂、增稠剂等助剂和填料加工造粒而成,遇水能崩解分散成悬浮状。该剂型的特点是流动性能好、使用方便,无粉尘飞扬,且贮存稳定性好,具有可湿性粉剂和胶悬剂的优点。
缓释剂 缓释剂是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农药贮存在加工品中(一般用废塑料、树皮、有机化合物等),制成的一种剂型。使用时农药缓慢释放,可有效地延长农药效期,所以残效期延长,并减轻污染和毒性,用法一般同颗粒剂。
水剂 将水溶性原药直接溶于水中制成水剂,用时加水稀释到所需的浓度即可喷施。水剂不耐贮藏,易于水解失效,湿润性差,附着力弱,残效期也很长。
水溶剂 它是由可溶性原药直接加水而成的可溶性粉剂。再加水即溶解为水剂,可直接进行喷雾。水溶剂即可溶性粉剂。该剂型加工简便,使用方便,药效好,便于包装、运输和贮藏。
此外,还有片剂、砖剂、糊状剂、油剂等农药剂型。
油墨里主要哪几种助剂
水性油墨中常用的助剂主要有pH值稳定剂、消泡剂、快干剂和慢干剂等。
1.pH值稳定剂 pH值稳定剂主要是用来调节水墨pH值。 水墨的pH值问题,通过各油墨生产厂商向印刷企业推广水墨产品时常被提到,pH值低容易造成油墨结块,pH值高的话其粘度则相对较低。一般在印刷过程中应检测水墨pH值变化,当pH值低于8时,应加入适量的pH值稳定剂,从而使水墨保持良好的印刷状态。欧洲国家水墨的pH值是以中性为标准,pH值调整在8.5时,其流动性、光泽度达到最佳状态,但在印刷过程中(1小时内)由于胺类溶剂的挥发,水墨粘度会迅速增高,光泽度下降,流动性变差,以至会出现大量的不合格产品,如调整pH值,需加入胺类溶剂,而且在印刷过程中(1小时内)要进行不断检测(用酸度计),稍有不慎,废品就会出现,而且整个车间充满了难闻的气味,这样的产品在印刷适性中被视为不良,如水墨的pH值在7~8之间,水墨的稳定性最好,用户可以加入纯净水作溶剂降低粘度,这样不会增加成本,还会使水墨的树脂味道降低。
2.消泡剂: 印刷速度较快和印刷技术人员加水过多,都容易产生气泡。气泡比较大时会出现印刷品露白、上墨量少等现象,严重影响印刷质量。一般建议在水墨中加抑泡剂和表面消泡剂两种混合使用,以解决水墨起泡现象,其使用比例为1~2%。
3.快干剂: 水墨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油墨厂家选用的树脂不同或机器转速过快,可能会造成水墨干燥速度较慢。加快干剂能调整水墨干燥速度达到印刷机转速要求,提高生产效率,其使用比例为2~3%。
4.慢干剂: 慢干剂可以抑制和减缓水墨干燥速度,起到保湿作用,防止油墨在印版或者网纹辊上发生干燥,减少堵版和糊版等印刷故障的发生,使用比例为1~2%之间。
5.撤淡剂: 在pH值与黏度不变的前提下,加入撤淡剂可使某种油墨的颜色浓度降下来。其用量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6.稀释剂: 在墨中加入稀释剂可在不影响pH值的情况下,使变稠的水基墨的黏度降下来。其用量绝不能超过总墨量的5%。
7.增强剂: 增强剂可以增强印刷油墨或亮光油对承印材料的附着性,其用量一般为总墨量的1~2%。
8.除静电剂: 除静电剂可有效防止印刷机上静电的积聚,其用量一般为总墨量的0.5~1%。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947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