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豆和玉米哪个用化肥多 美国大豆和豆二

杀草助剂玉米跟大豆一样吗?

除草剂玉米跟大豆当然不一样。

玉米是禾本科植物、大豆是阔叶植物。

除草剂主要是按禾本科植物、阔叶植物分类的。

玉米栽培技术

一、选地整地

1、选地:种植玉米要选择排灌方便、便于管理、PH6.5至7、土壤肥沃的壤土或沙壤土地块,过酸、过粘和瘠薄的土壤都会使玉米生长不良。肥沃的土壤可以为玉米生长提供充足的养料,为玉米生长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2、整地:选地后进行深耕耙平,耕翻深度一般要达到25cm以上,以达到“地平、土细、墒足、肥高”的整地质量要求。秸秆还田和绿肥地要切茬,翻埋良好。结合整地,按每亩腐熟农家肥1000kg、豆饼50kg和过磷酸钙50kg做基肥条施于沟内。为了排灌方便,结合整地还应开沟作畦,修好四面排水沟。要求做到畦平沟直,沟沟相通,排灌畅通。 

二、选种催芽

1、选种:选择品质优良、抗病能力强、丰产、适合本地种植的种子是高产稳产的基础。

2、催芽:种子在播前要先晒种,放在太阳光下晒3至4个小时就行。然后放在温水中浸泡催芽,水温控制在50至55℃,浸泡大约15分钟。泡好后冷却6至8小时,用清水冲洗1至2次即可播种。

三、播种技术

1、播种时期:玉米的播期需要根据玉米的用途和土地使用情况来确定,一般气温稳定在12℃以上时即可播种。平坝、浅丘地区一般3月中上旬播种;深丘、中低山区一般以3月下旬、4月上旬播种育苗为宜,以利于缩短麦玉共生期,培育壮苗。

2、育苗:采用肥球育苗或玉米专用育苗盘育苗。保持营养土结构疏松,且配合一定比例经过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和少量过磷酸钙,切忌添加尿素或碳酸氢铵,以防烂种。每个肥球或方格放1粒种子,育苗数量应按照需要再增加20%,以备查漏补缺。播后盖上肥细土1至2厘米,用清水喷湿盖膜保温。

3、移栽:移栽前应选在晴好天气,将地膜亮脚通气炼苗1至2天后,逐步揭膜炼苗1至2天。待幼苗2叶1心时开始移栽,严禁栽老苗、大苗。栽后用清便水一瓢两窝浇“定根水”,适宜密度为3500至4000株/亩。后期可根据出苗情况及时进行间苗、补苗。

四、需肥规律

1、玉米是需肥较多的高产作物,对氮、磷、钾需求量最多,全生长期对三要素的吸收量以氮最多,钾次之,磷较少,其次是钙、镁、硫、硼、锌、锰。因此玉米的施肥以增施氮肥为主,配合施用磷钾肥。在抽穗期多施加含磷钾元素的肥料,促使更好的接穗。

2、玉米施肥应遵循“基肥为主、追肥为辅”的基本原则。基肥最好是优质腐熟农家肥或翻压绿肥等有机肥。施肥量和施肥方法还要根据产量指标、土壤肥力基础、肥料种类、种植方式、品种、密度等综合运用。

五、田间管理

1、定苗、间苗:遵循“去弱留强,间密存稀,定向、留匀、留壮苗”的原则。玉米在三叶期丛苗疏开,5叶时可按株距定苗,要拔除病苗、弱苗、异株,留健壮苗;若遇缺苗断垄的地方,相邻处要留双株补苗,并浇足定根水,保证幼苗成活。若缺苗过多,可用补播种子的办法解决。

2、中耕除草:玉米苗期可进行1至2次中耕,并结合施肥,适当培土。中耕的深度要求做到苗旁浅、行中深,定苗前浅,定苗后深,同时注意对病虫害的防治。

3、水肥管理:苗期若缺水,应及时进行灌水,宜沟灌。玉米惧怕水涝,生长期在多雨、土壤潮湿、积水的情况下,开及时深沟排积水,改善土壤通气条件。肥料运筹为轻施苗肥、重施穗肥、补追花粒肥。施肥方式为沟施或穴施,施后埋土浇水,以提高肥料利用率。

美国玉米的产量为什么高?

美国玉米单产为啥比我国高?具体有如下原因:

1、自然条件优越。

  美国玉米带位于北纬38°-43°、西经82°-102°范围内,海拔不到500米。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属于肥沃的黑钙土,有机质含量高达3%-5%。美国玉米带的无霜期为160-180天,在玉米全生育期大于等雨10℃活动积温3300-4600℃,玉米生育季节每个月都有80-90毫米的均匀降雨。相比之下,我国还有很多玉米种植地区属于雨养农业,干旱和降雨不均匀都会影响玉米的产量。

2、机械化程度高。

  美国是世界上发展机械化作业最早的国家,也是玉米生产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国家。由于土地集约化程度提高,玉米生产实现了高度机械化作业。此外,化肥和除草剂的大量应用,也促进了玉米种植的专业化和区域化。目前我国玉米全程机械化程度在逐渐提高,玉米走向集约化、专业化、规模化是未来生产的必经之路。

3、抗病虫品种的广泛应用。

培育和推广早熟、矮秆、耐密、抗病虫品种是玉米单产大幅度提高的原因之一。优质的玉米品种会提高10%-20%的产量。

4、科学合理施肥和轮作。

  美国比较重视发展新型肥料品种,主要有氮磷钾复合肥料、含有微量元素的复合肥料、高浓度肥料和液态肥料等。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保持和培肥地力,其具体措施是合理的轮作制度和大量的秸秆还田,并注意积极施用有机肥和高效复合肥料。提高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是一项漫长的工作,我国的东北黑土地保护工程也是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必要有效做法。

5、增加种植密度。

  大量玉米种植实践证明,玉米要获得高产,必须要求群体结构合理和群体中个体发育协调,即有合适的密度。增加种植密度是近年来美国玉米大面积高产的关键措施之一。目前,美国的玉米种植密度平均在每公顷90000株,约合每亩地种植密度为6000株。而我国北方地区的玉米种植密度多为3000株-4500株,产量必然会受到限制。我国新疆等部分地区也能达到每亩地5500株,但同时对玉米的种植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综上原因,导致了玉米产量的差异。未来,种植密植品种、加强生产管理、提高机械化作业、实施规模化生产、提高土壤有机质等,都是我们提高玉米产量的有利做法。

美国玉米种植技术特点

美国是世界最大的玉米生产国,产量占全世界玉米总量的42%,是机械化、规模化高产高效生产管理技术最先进国家的国家之一。

美国玉米生产技术简化有效,生产的关键环节和技术着重于播前准备、播种和收获,收获后施肥、处理秸秆与综合整地,生育期间基本上不进行田间管理。

美国玉米生产具有“五重五不重”的特点:

重播前整地,不重播后管理; 重效益,不重产量;重培肥地力,不重追肥;重农机,不重农艺; 重晚钟晚收,不重早播早收。

美国玉米生产的土地耕作和培肥地力主要集中在收获后进行,为春季及时高质量播种和玉米生长发育创造了良好条件,播种后到收获前基本上不进行田间管理。(美国是大面积农场化经营模式;我国是小面积一家一户生产模式。)

美国玉米带免耕约占20%,条带深松耕作占70%;玉米田以深松为主,很少能见到翻耕。中国目前是以翻耕和旋耕为主,夏播区玉米大部分为免耕直播方式栽培。

美国玉米株高240-250cm左右、穗位高110cm左右,整齐度高、耐密植、单株生产力高、抗倒、抗病虫等。综合抗逆性强,播种至成熟即全生育期110-120天,但从成熟到收获还有近1个月的脱水时间,收获时籽粒含水量降至15%-20%、茎秆坚硬、不倒伏,全部机械收获籽粒。这是大农场的必然做法。

中国玉米平均株高300cm,平均生育期101(夏播)-130(春播)天。未来发展生育期可缩短为95-125天,株高250-300cm。收获时籽粒含水量达到18%左右,向机械化收获籽粒迈进!

在美国绝大部分采用76cm等行距播种,极个别农场受老型号联合收获机固有行距的制约而种植90cm行距。主要是由播种机械、收获机械和田间作业机械的固定幅宽来决定。如果要改变行距,那么所有的机械就需要全部更换!!

在中国一般生产条件下采用等行距(50-60-66cm)种植;在高密度(高产)条件下也有选用大小行种植的。

在美国伊利诺州,为了增加种植密度、提高光能利用效率,也有采用大小行种植(但与我国的大小行种植概念不同,其大行距仍为76cm,小行距18cm三角形错位播种,两列小行距株数之和与等行距单行株数相同)及51cm行距种植。行距变小的趋势及进程主要由农机具的改革所决定。

在伊利诺州和艾奥瓦州部分地块采用植株上部2/3机械打捆作饲料,下部1/3还田。玉米秸秆生物柴油利用处于研发和技术储备阶段,颇具有超前性。

美国玉米一般在胚顶端出现黑层、乳线消失后2~4周收获,果穗在田间脱水,当籽粒含水量下降到15-18%时,直接收获籽粒,既可减少烘干成本,又可保证商品粮质量。(一个农场大面积收获无法晾晒,舍此别无他法。)。《资料来源:国家产业技术体系赴美考察报告。》

配图欣赏:

美国玉米生产概况及高产栽培技术

张 瑛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

美国是玉米杂交种的首创国,也是世界上第一玉米生产大国。美国玉米种植面积、总产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之首。90年代美国的玉米面积为2757.1万hm2,占全世界玉米面积(13261.8万hm2)的20.79%,总产量为20617.2万t,占世界玉米总产量(50674.2万t)的40.69%。美国玉米单产水平达7439.6kg/hm2,相当于世界平均单产的1倍。美国的玉米生产可以概括为生产专业化、技术现代化和用途饲用化三大特点。统计表明:50年代玉米产品用作饲料的占85.7%,工业原料和食品占8.08%,出口占5.17%;60年代饲用玉米占77.76%,工业原料和食品占8.23%,出口占12.38%;70年代饲用玉米占66.02%,工业原料和食品占8.77%,出口占25.21%;80年代饲用玉米占59.36%,工业原料和食品占11.65%,出口占28.63%;90年代饲用玉米占57.6%,工业原料和食品占12.7%,出口占27.8%。因此,美国50~80年代饲用玉米的比例呈下降趋势,而出口量增长迅速,用于工业原料和食品的玉米数量较为稳定。

1实行种植区域化和生产专业化

根据各地的气候及土壤等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安排作物布局,实现玉米区域化种植,是美国玉米高产的重要经验之一。早在40年代美国就形成了包括依阿华、伊利诺斯、印第安纳、俄亥俄和密苏里5个州的玉米带。美国的玉米带位于北纬38°~43°,西经82°~102°范围内,海拔不到500m。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属肥沃的草原黑钙土,有机质含量高达3%~5%。无霜期为160~180d,在玉米全生育期≥10℃的活动积温达3300~4600℃·d。玉米生育季节(4~9月)降雨量可达530~650mm,而且每个月都有80~90mm的均匀降雨。这些优越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合玉米的生长发育,形成了闻名于世的美国玉米带。近年,由于土地集约化程度提高,生产实现高度机械化作业,以及化肥和除草剂的大量应用都促进了玉米种植的区域化和专业化。实践证明,实现专业化和区域化种植更便于大面积实行机械化作业,提高劳动生产率;便于集中使用资金,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有利于推广应用新品种、新农药和除草剂等,有利于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适地种植可以更好地满足玉米生产的需要,能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更好地发挥玉米的增产潜力。

2玉米杂种优势利用

美国培育和推广玉米杂交种是玉米单产大幅度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据Russell估算,玉米产量的增加有60%属于遗传因素。近30年来美国玉米产量的提高,40%~50%应归因于杂交种的推广应用。据佟屏亚(1986)分析,美国为保证玉米杂交种的选育和推广主要采取了四项措施:第一是重视玉米育种的基础理论研究工作。目前,各农业科研单位和州立农业院校都从事玉米育种基础理论研究,全国还有700余家种子公司担任部分科研和育种工作,培育自交系和杂交种。第二是重视玉米品种资源的搜集、整理、鉴定和研究工作。各地都建立自己的种质基因库,为玉米育种和改良新品种提供丰富的原始材料。第三是有健全的良种繁育体系和严格的种子管理制度。国家有专门机构负责良种区域试验、良种审定、登记、种子生产和种子检验等项工作,以确保种子质量。第四是玉米良种由国家统一供应。近年,美国每年大约需要原种4亿kg,生产这些种子需要20万hm2的良种基地。美国的原种生产由专门的农场承担,种子不准私自出售,不准自己留种种植,国家种子公司负责种子的收购、鉴定、干燥、精选、分级、拌药和包装等作业,还负责良种的普及和技术指导工作。

3科学合理地施肥和轮作

美国十分重视发展新型肥料品种,主要有氮磷钾复合肥料和含有微量元素的复合肥料、高浓度肥料和液态肥料等。美国复合肥料用量占化肥总量的80%左右;高浓度肥料的有效成分为85%~95%,可以减小肥料体积,节省包装和贮运费用;液态肥料具有投资少、成本低、制造工艺简单等特点,主要有液氨、氨水和氮溶液,结合灌溉用于追肥。目前,玉米对氮肥的利用率只有50%左右,为减少氮素在土壤中的流失,把速效氮制成缓效肥料,这种肥料可以在土壤中缓慢分解,延长肥效,提高利用率。

美国在施氮时加入硫脲、双氰铵、五氯六吡啶等氮肥稳定剂,可以抑制土壤中亚硝化极毛杆菌的活性,从而抑制氨态氮的硝化作用,使氮肥利用率提高15%~25%,也可使玉米增产4%~5%。美国比较重视基肥,氮肥一般是在秋翻地时施入全部数量的2/3,其余1/3用作追肥;美国大部分玉米田含磷量较低,每隔2~3年都要大量施用磷肥,一般在秋翻时撒施或在播种时作为种肥施用,其后效可达3~4年之久;钾肥也是在玉米田每隔2~3年集中施用一次,在秋翻时撒施后翻入土壤,其后效可维持2~3年。玉米施用微量元素肥料对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均有明显作用,特别是在高产水平下施用锌、锰、钼、硼等微量元素肥料,都表现出增产效果,尤其锌的增产效果最大,一般可增产8%~12%。

美国玉米生产施肥不仅肥料充足、质量高、品种齐全,而且施肥方法更具科学性。主要表现在重视营养诊断和农化服务工作。如植株营养诊断、土壤肥力分析、编制农化图、提供肥料分配方案等。美国的土壤调查、植株分析和施肥数量都由科研单位和化肥公司实验室承担。美国各州为农户服务的农化实验室,每3年进行一次全面的土壤普查,其分析项目除N、P、K外,还测定S、Mg、Mn、B、Mo和Cu等。

近年,美国制定了全国统一标准的分析法,并根据玉米生产水平和土壤肥力状况,按地区分类提出施肥计划;在玉米不同生育阶段测定植株营养临界值,为农户获得高产提供依据。美国玉米带上的玉米之所以能够持续地高产稳产,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保持和培肥地力,其主要措施是合理的轮作制度、大量的秸秆还田、注意施用有机肥和高效复合肥料。近年,美国玉米带上的玉米种植面积占40%左右,有30%的大豆面积和豆科牧草,基本上形成了玉米—玉米—大豆的轮作体系,保证了用养结合。玉米带上生产的大量玉米和大豆作为饲料,发展了畜牧业,因此玉米带又是著名的乳肉带。而发达的畜牧业又为玉米生产提供了大量的有机肥料,从而恢复和保持了土壤肥力,如此形成了良性循环,另据研究表明,每年翻压6~8t/hm2的玉米秸秆,能基本上保持土壤有机质含量不降低。在美国玉米带上,每年都有大量的玉米秸秆翻压还田,这也是保持和培肥地力的重要措施。

4增加种植密度

实践证明玉米要获得高产,必须要求群体结构合理和群体中个体发育协调,即要有合适的密度,在30~40年代,美国玉米生产中70%~90%采取行距为107cm的方格宽行种植,密度为3万~3.3万株/hm2;50年代,方形播种面积减少到48%,开始实行条播和点播,行距缩小到102cm,密度为3.8万~3.9万株/hm2;60年代条播和点播约各占50%,行距为96cm,密度与50年代相近;70年代条播面积占90%,点播只占10%,行距为70cm,密度达4万~4.5万株/hm2;90年代全部实行机械化条播,密度达到5万~6万株/hm2,在高产田块或种植耐密品种密度超过6万株/hm2。专家们认为,增加种植密度是近年来美国玉米大面积高产的关键措施之一。在所调查的549块玉米高产田中,平均单产达到13867kg/hm2,平均密度达到62490株/hm2。玉米密植后,为利于其单株生长发育,逐渐缩小行距而加大株距,这是美国玉米栽培的发展趋势。

近年,美国大面积获得玉米单产13500kg/hm2的田块,平均行距为84cm。玉米密植带来的问题是倒伏,美国每年因倒伏损失产量5%~10%。近年已经通过培育矮秆抗倒品种解决了倒伏问题。预计随着高产耐密品种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施肥量的增加以及各项农业技术的改进和提高,玉米的种植密度还会有所增加。

5玉米生产实现机械化作业

美国是世界上发展机械化最早的国家,也是玉米生产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国家,早在40年代前后就基本实现了农业机械化,畜力在农用动力中只占6%。1940~1944年美国就拥有拖拉机186.1万台,谷物康拜因和玉米收割机40万台,早期的玉米生产机械主要用于翻地、播种和中耕方面,玉米摘穗机已开始普遍使用。60年代使用收获同时脱粒的摘穗机。70年代末期,美国拥有拖拉机438万台,平均每台负担耕地43hm2;玉米摘穗脱粒机57.9万台,每台负担收获面积58hm2。美国农业电气化起步很早。1945年美国就有45%的农场实现了电气化,1960年前后已完全实现了电气化。进入80年代,美国玉米生产已从机械化走向自动化。玉米生产机械化的特点是向大功率、高速度作业,宽幅和联合作业方向发展。拖拉机功率都在200马力左右,耕地时前进速度达12km/h,可耕地12hm2/d。整地、播种机具作业幅宽达20m左右。为保证播种质量,采用装有电子监控、自动调节和激光定位的先进播种机具,提高了种子定位能力,使播种条幅更加规格,播深控制准确一致。近年,美国拥有各种农用卡车、燃料运输车、肥料车等320万辆,农用飞机1万余架。在一些大型农场,施肥、喷药等都使用飞机作

美国大豆和玉米哪个用化肥多 美国大豆和豆二

为什么美国转基因大豆,玉米只用于本土动

这是谣言在胡说,根本就不是这么回事。

美国96年开始商业化种植转基因大豆和玉米,同年美同FDA确立了无须标识的原则,转基因和非转基因都完全同等对待,根本不作区分。美国农业部和FDA自己都不知道他们的转基因和非转大豆玉米的具体去向。

美国转基因大豆约占90%,玉米约占95%,而每年出口的大豆和玉米大约占其产量的2/3,剩下的那1/3都是在国内自己消化掉的(PS:玉米是美国的第二大主粮,更是数十万墨西哥裔美国人的绝对主粮)。

除了直接食用之外,大豆主要用于榨油,榨油后剩下的豆粕做饲料。这就是谣言的由来。

玉米主要用于提取高果糖浆,大部分加工食品中用的甜味剂都是由转基因玉米而来。因此,美国大量知名食品企业都在使用转基因原料,包括肯德基、麦当劳、可口可乐、雀巢等等。美国食品工业协会统计,全美市场上的加工食品有80%使用了转基因原料。

玉米大豆等农作物用什么化肥好?兑水比例是多少?

米豆间作技术,有两种方法:一、大豆田隔沟间作一埯多株玉米;二、大豆田横垄串带一埯多株玉米,两个方法共同体现在一埯多株,每埯株数的增减,因地而宜,达到水,肥、气、热、光的协调应用,最后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的目的。

一、增产优势与增产潜力

光能利用率的高低,决定产量的高低。

作物群体光能利用率不仅与叶面积大小,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多少有关,也与群体植株总数,叶片角度,面积质数,种植方式有着密切关系。

大豆、玉米立体栽培定向种植,太阳幅射能利用比清种增加15%~20%。两种作物种植在同一面积上,高矮形成了通风透气的走廊。通过走廊,一方面增加了二氧化碳的供应,另一方面光线能直射在高棵作物的下部,同时由于矮作物的反向,田间漫射光也大大增强了。此外,作物进行光合作用所需要的光多是长波光,早晚的光比中午的光长波光多,而主体栽培增强的光照比早晚的光照多,不仅光照强,而且光照质量好。由此创造了增产的先决条件,光能利用率提高了。

二、发挥边行优势

1、清种玉米,地边地头玉米棒大,粒好。大豆边行,地头座荚数多,籽粒饱满。农民总结叫边行优势。立体栽培定向种植,把大面积清种玉米,大豆改变成地头边垄种植,通风透光,增加了二氧化碳的供给,光能利用率大大提高,充分发挥玉米的增产优势,挖掘玉米的增产潜力,极大地提高了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

2、营造优越的适应大豆生长的田间小气候。玉米植株比大豆植株高,玉米形成了大豆田间的防风带,降低了水分蒸发,空气湿度大,光照辐射力强,使大豆在生长过程中光能利用率提高,光合作用好,营造了非常适应大豆生长的田间小气候,玉米叶片一致,方向一致,不影响大豆光合作用。

三、增产优势与经济效益

隔沟间作,一埯多株。一公顷地边垄垄沟种玉米,隔2垄黄豆一沟玉米,以此类推。埯距有三种模式:(1)埯距1.2尺三株;(2)埯距1.5尺三株或四株;(3)埯距2.1尺四株或五株。总体看清种大豆公顷面积50%垄沟种玉米,而玉米产量等于或高于清种一垧地玉米的产量,大豆公顷产量1500公斤到2500公斤,大豆白得。

大豆的肥料需求量大,大豆需肥规律是怎么样的?

大豆不同生育期的需肥特性与植株生长密切相关,大豆从出苗到开花一生对氮素的吸收量占总吸收量的20%;大豆从开花期到灌浆期吸收了55%的氮素。从种子鼓粒期到成熟期,大豆吸收了25%的氮素。大豆从出苗到开花前期吸收的磷只占总量的15%;大豆从开花到结荚占60%,达到高峰;大豆从结荚到鼓粒占20%。钾的吸收占大豆从出苗到开花全生命吸收的32.2%,高于氮、磷的吸收,从开花到籽粒灌浆的吸收占61.9%;而鼓粒期至成熟期的吸收仅占5.9%。结荚期是大豆吸收较多氮、磷、钾养分的时期,吸收强度大,容易导致脱肥。

一般大豆从花期开始进入旺盛生长期,株高、叶面积系数、干物质积累较快,需要的养分较多。而此时土壤中的速效养分通常会降到一个较低的值,养分供应不足。因此,大豆开花前期追施氮肥可显著提高干物质积累和光合速率,是大豆高产的有效措施。追施氮肥也应根据植物生长和土壤肥力灵活控制。如豆苗较薄,土壤贫瘠时,追肥时间应适当提前,以促进营养生长,建立高产棚。如果花期仍缺肥,苗期已追肥的地块可追肥一次。如果豆苗生长健康,叶面积系数过大,土壤碱解氮含量在80mg/kg以上,则不必在初花期追施氮肥,以免过度生长和倒伏。每亩施10~15公斤尿素,贫瘠的土地和弱苗可以追得更合适。最好沟内追肥,行间也可以施尿素,结合中耕和灌水,保证肥效。撒播时,避免将肥料撒在叶子上,以防叶子脱落。

大豆苗期是从种子营养到自身根系吸收营养的时期。应供应充足的磷,并施少量氮肥。大豆开花结荚期是大豆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最旺盛的时期,也是氮素吸收最快的时期。鼓粒期后,根系吸收养分的能力下降,吸收的养分量明显减少。钼和硼是大豆生长发育必需的微量元素。大豆是一种需要更多肥料的作物,因为蛋白质和脂肪等营养物质的形成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尤其是氮、磷、钾。大豆需肥规律:每生产100公斤大豆,需要吸收纯氮6.5公斤,有效磷3.5公斤,有效钾3.2公斤,比例大约为2:1:1,高于小麦和玉米。氮素吸收高峰期:苗期氮素吸收约占总量的4%;是大豆营养生长至生殖生长的关键期,因此所需肥料量大。从苗期到开花初期,吸磷量约占总量的15%;开花结荚期占60%。

从开花到籽粒灌浆,吸钾量占总钾量的62%,这一时期吸钾量高于氮磷。大豆种植中,结荚期和鼓粒期在大豆根部喷施化肥,可提高籽粒产量50%以上。根据熊岳农学院的试验,大豆在结荚期和鼓粒期喷施营养液,增产32.06%-54.01%。大豆生育后期根外喷肥效果明显,这与大豆吸肥特性和土壤供肥规律有关。随着植物的生长发育,大豆根系对肥料的吸收深入土壤,即大豆在生长前期主要吸收上层土壤的养分,在生长后期(生殖生长)主要吸收耕层以下土壤的养分。试验表明,大豆根系吸收养分的比例,苗期为93.3%,分枝期为62.9%,花期为36.1%,结荚期为26.2%。根在鼓粒期几乎不能利用10厘米深土层中的养分,而开花期、鼓粒期和成熟期所需的氮、磷、钾肥量约占总量的80%。这说明大豆需肥高峰期在生殖生长期,即生育后期。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94698.html

(0)
氨基酸肥料氨基酸肥料
上一篇 2023年3月22日 下午10:40
下一篇 2023年3月22日 下午10:40

相关推荐

  • 石榴花几月开 石榴花几月开花

    石榴几月开花 石榴5~6月份开花。 石榴一般在每年的5~6月份开花。石榴是喜温树种,物候期比当地一般阔叶树种晚,一般在三月中下旬开始萌动,四月初发芽,四月中下旬现蕾,五月初始花,五月中旬到六月中旬为盛花期,六月底七月上旬花期基本结束。 石榴为什么不开花? 1、石榴为喜光植物,春夏全日晒足才能生长得健美挺拔,放在阴蔽地方常生长不良,影响开花。 2、石榴对肥料十…

    肥料资讯 2023年3月21日
    00
  • 撒化肥的蔬菜可以煮吗 化肥撒在菜叶子上会烧死菜吗

    刚施过肥的菜能吃吗? 刚施过肥的蔬菜,经清水漂洗后,可以食用。如是刚打过农药的蔬菜不可以生吃,须用碱水浸泡10至20分钟,再用清水漂洗后才可以食用。 化肥地种出来的蔬菜能吃吗 当然能吃,现在超市卖的蔬菜都是这样的 其实专业种植,这样还可以做到营养均衡 平常的农村人,用人粪尿种菜,营养很单一 而且人粪尿污染的可能性比较大, 大棚种植用化肥,污染情况好一点 撒肥…

    肥料资讯 2023年4月5日
    00
  • 螯合铁的含铁量是20%吗(螯合铁的含铁量是20%吗?)

    炒菜用的铁锅是几价铁? 为什么说那种铁不易于被人体吸收? 铁锅是单质铁 是零价 但是在炒菜的过程中高温发生氧化反应 可以变成二三价所以,食物中的二三价都有 但是二价铁在空气中氧化成三价 不易于吸收。一些食物中,如苹果,苹果等水果削好后要马上吃,当发现其表面出现一层黄色的东东时,就表明其表面的2价铁已经被空气中的氧氧化为3价铁,所以建议把外层削了再吃. 2加铁…

    肥料资讯 2022年8月27日
    00
  • 蛇舌草图片(蛇舌草图片功效与作用视频)

    这是一种什么植物? 小蓬草【别名】 Conyza canadensis (Linn.) Cronq. 菊科  Compositae  美洲白酒草属 别名:小白酒草  加拿大飞蓬  小飞蓬  小蓬草  白酒草  百灵草  飞蓬  凤头花  赶驴棍  狗尾草  哈混-车衣力格  加拿大白酒草  加拿大白酒茶  加拿大莲  加拿大蓬  苦蒿  狼巴草  狼把草  …

    肥料资讯 2022年12月2日
    00
  • 除病(除病去灾的小名)

    俗话说“心安才能气顺,气顺才能除病”,这么说的缘由何在? 人在生病的时候最忌讳的就是心气不顺。生病的时候一定要安然顺受,让自己的心定下来。然后再慢慢的调理,才能让自己的身体快速的好起来,如果你的心不定,火气大,就容易伤到肝脏,加重病情,这就是俗话说的“心安才能气顺,气顺才能除病”。 现在都在讲究养生,下到十几岁上到八九十岁,养生的最高境界就是养心,这就如同是…

    肥料资讯 2023年2月6日
    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自6.2开始主题新增页头通知功能,购买用户可免费升级到最新版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