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的分类,玉米有哪些种类
玉米外形是什么样子
由于目的及依据不同,可将玉米分成不同的类别,最常见的是按子粒形态与结构分类,按生育期分类,以及按子粒成分与用途分类。
(1)按子粒形态与结构分类。
根据子粒有无稃壳、子粒形状及胚乳性质,可将玉米分成9个类型。
①硬粒型:又称燧石型,适应性强,耐瘠、早熟。果穗多呈锥形,子粒顶部呈圆形,由于胚乳外周是角质淀粉。故子粒外表透明,外皮具光泽,且坚硬,多为黄色。食味品质优良,产量较低。
②马齿型:植株高大,耐肥水,产量高,成熟较迟。果穗呈筒形,子粒长大扁平,子粒的两侧为角质淀粉,中央和顶部为粉质淀粉,成熟时顶部粉质淀粉失水干燥较快,子粒顶端凹陷呈马齿状,故而得名。凹陷的程度取决于淀粉含量。食味品质不如硬粒型。
③粉质型:又名软粒型,果穗及子粒形状与硬粒型相似,但胚乳全由粉质淀粉组成,子粒乳白色,无光泽,是制造淀粉和酿造的优良原料。
④甜质型:又称甜玉米,植株矮小,果穗小。胚乳中含有较多的糖分及水分,成熟时因水分蒸散而种子皱缩,多为角质胚乳,坚硬呈半透明状,多做蔬菜或制成罐头。
⑤甜粉型:子粒上部为甜质型角质胚乳,下部为粉质胚乳,世界上较为罕见。
⑥爆裂型:又名玉米麦,每株结穗较多,但果穗与子粒都小,子粒圆形,顶端突出,淀粉类型几乎全为角质。遇热时淀粉内的水分形成蒸气而爆裂。
⑦蜡质型:又名糯质型。原产我国,果穗较小,子粒中胚乳几乎全由支链淀粉构成,不透明,无光泽如蜡状。支链淀粉遇碘液呈红色反应。食用时黏性较大,故又称黏玉米。
玉米是圆锥形的,它的上端部分会相对窄一些,底部比较粗大。玉米秆是非常直的,叶子十分宽大,并且中脉很粗壮,两颖差不多长,为膜质。
玉米原产于中南美洲。现在世界各地均有栽培。主要分布在30°–50°的纬度之间。栽培面积最多的是美国、中国、巴西、墨西哥、南非、印度和罗马尼亚。我国的玉米主要产区是东北、华北和西南山区。
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食粮之一,现今全世界约有三分之一人口以玉米作为主要食粮,玉米子粒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初加工和深加工可生产二、三百种产品。
扩展资料:
生长习性
玉米是喜温作物,全生育期要求较高的温度。玉米生物学有效温度为10℃。种子发芽要求6—10℃,低于10℃发芽慢,16—21℃发芽旺盛,发芽最适温度为28—35℃,40℃以上停止发芽。
玉米是短日照植物,在短日照(8–10小时)条件下可以开花结实。光谱成分对玉米的发育影响很大,据研究白天蓝色等短波光玉米发育快,而早晨或晚上以红色等长波光发育快。
玉米的植株高,叶面积大,因此需水量也较多,而降水过多,影响光照,增加病害,倒伏和杂草危害,也影响玉米产量和品质的提高。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91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