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会有哪些病虫害?应该怎么施药呢?
西瓜的病虫害还是比较少的,一般栽培过程中只要做好防,一般还是能够收获到满意的西瓜的。
西瓜主要的病虫害种类
西瓜的病害主要分为苗期病害和中后期病害。西瓜苗期的病害主要有立枯病、幼苗猝倒病。中后期的病害主要有蔓枯病、枯萎病、炭疽病和疫病、白粉病。
虫害主要是蚜虫和红蜘蛛。
病害防治措施
西瓜的病害主要是预防,尽量不要治疗,老有种瓜的人问我西瓜发生了什么病该怎么办,讲实在话,我不是学植保的,这个也不清楚,但是在种瓜之前就已经把预防措施讲得很清楚了,但是农民就是不听,发病再问的人真是让人烦心。
幼苗期的病害防治:在育苗的时候,一定要做到种子消毒和苗床消毒,瓜苗长出来以后,定期用光谱性的杀菌剂预防,比方说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百菌清等等。
中后期病害防治:危害西瓜的主要病害还是蔓枯病和枯萎病,但是这种土传病害主要还是因为重茬和地块原因导致,如果是从来没有种过瓜的地方发生了枯萎病或者蔓枯病,那么就要将发病植株清楚,并用恶霉灵在发病位置浇灌。此外目前市面上有卖防治枯萎病和蔓枯病的杀菌剂,我见到的是先正达公司生产的,名字不说了。
如果是以前种过瓜的地块,那么就要用嫁接苗,一般不会出现这样的病害的。
再有,其他病害,我们以防为主,每10天喷一次光谱性杀菌剂,伴随吡虫啉和杀红蜘蛛的药一起打,即可防虫也能防病。
虫害的预防
危害西瓜的主要虫害还是蚜虫和红蜘蛛,不要想着去治,以防为主,不管瓜田有没有发生蚜虫和红蜘蛛,杀虫剂10天打一次,整个生长季没有问题,后期发病就不管了,只要能收到西瓜就行。
西瓜有哪些虫害?
西瓜的主要害虫
1、瓜蚜:瓜苗嫩叶及生长点被害后,叶片卷缩,瓜苗萎蔫,甚至整株枯死。成株叶片受害,提前枯黄、落叶,缩短结瓜期。此外,还能传播病毒病。
防治方法:用银灰色薄膜进行地面覆盖,忌避蚜虫。
早期用20%康福多乳油3750~7000倍液,或12.5%必林可溶剂3000倍液喷雾,间隔15~25天,连续2~3次;中期20%莫比朗乳油5000倍液喷雾,1%阿维菌素乳油1000倍液,或0.5%苦参碱水剂500倍液喷雾,间隔7~10天。
2、瓜叶螨:初期叶面上出现灰白色小点,逐渐叶面变为灰白色,叶片发黄、干枯、脱落,可引起作物早衰落叶。
防治方法:1%阿维菌素乳油2500~3000倍液,或5%尼索朗乳油1500~2500倍液,或20%虫螨克乳油1000~2000倍液等。
3、美洲斑潜蝇:雌成虫刺伤叶片取食和产卵。幼虫潜入叶片、叶柄蛙食,形成不规则的蛇形白色虫道,终端明显变宽。受害叶片叶绿素被破坏,影响光合作用,严重时被害叶片脱落。
防治方法:黄板或黄诱虫黏纸诱集成虫,量大的安装防虫网。推广BT类、杀虫素、烟碱等生物农药,保护天敌的安全和促进种群繁殖。
75%潜克(灭蝇胺)2000~2500倍液,或20%康福多乳油3750~7000倍液,或18%杀虫双水剂300倍液,或1%杀虫素1000~1500倍液,或BT高含量粉剂600倍液喷雾。
4、白粉虱:大量的成虫和幼虫密集在叶片背面吸食植物汁液,使叶片萎蔫、退绿、黄化甚至枯死,还分泌大量蜜露,引起煤污病的发生,覆盖、污染了叶片和果实,严重影响光合作用,同时白粉虱还可传播病毒,引起病毒的发生。
防治技术:白粉虱防治最好的药剂就是啶虫脒,一般含量为3%,使用800倍左右。 防治措施 :(1)可喷药防治,用药有2000倍菊马乳油、氯氰锌乳油、灭扫利、功夫菊酯或天王星等。 (2)在温室内可引入蚜小蜂。 (3)成虫对黄色有较强的趋性,可用黄色板诱捕成虫并涂以粘虫胶乐死成虫。
5、瓜螟:幼龄幼虫在叶背啃食叶肉,呈灰白斑。3龄后吐丝将叶或嫩梢缀合,居其中取食,使叶片穿孔或缺刻,严重仅留叶脉。幼虫常蛀入瓜内,影响产量和质量。 防治措施:(1)提倡采用防虫网,防治瓜绢螟兼治黄守瓜。(2)及时清理瓜地,消灭藏匿于枯藤落叶中的虫蛹。(3)提倡用螟黄赤眼蜂防治瓜绢螟。此外在幼虫发生初期,及时摘除卷叶,置于天敌保护器中,使寄生蜂等天敌飞回大自然或瓜田中,但害虫留在保护器中,以集中消灭部分幼虫。(4)药剂防治:掌握在幼虫1-3龄时,喷洒2%天达阿维菌素乳油2000倍液、2.5%敌杀死乳油1500倍液、20%氰戊菊酯乳油2000倍液、48%乐斯本乳油或48%天达毒死蜱1000倍液、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
6、斜纹夜蛾:主要以幼虫为害全株、小龄时群集叶背啃食。3龄后分散为害叶片、嫩茎、老龄幼虫可蛀食果实。其食性既杂又危害各器官,老龄时形成暴食,是一种危害性很大的害虫。
物理防治:可以结合进行农业防治,诱杀成虫。在成虫盛发期,用黑光灯或杨枝把诱杀,也可用糖酒醋液诱杀(用糖2份、酒1份、醋2份、水2份,调匀后加入少量的杀虫药,置于容器内,在夜间进行诱杀)。
化学防治:一般于幼龄盛期的早晨或傍晚施药。喷洒2.5%敌百虫粉,或3%西维因粉,每亩3-4斤,或50%辛硫磷乳油,或40%乐果乳油等1000倍液,或20%抑食肼悬浮剂1000倍液,或2.5%敌杀死乳油2500-3000倍液。每亩喷药液50-75公斤。
7、小地老虎:幼虫的危害习性表现为, 1 – 2 龄幼虫昼夜均可群集于幼苗顶心嫩叶处取食 危害 ; 3 龄后分散,幼虫行动敏捷、有假死习性、对光线极为敏感、受到惊扰即卷缩成团,白天潜伏于表土的干湿层之间,夜晚出土从地面将幼苗植株咬断拖入土穴、或咬食未出土的种子,幼苗主茎硬化后改食嫩叶和叶片及生长点,食物不足或寻找越冬场所时,有迁移现象。
化学防治:喷洒40.7%毒死蚂乳油每667m290—120g对水50—60kg 600倍天达2116 。喷洒40.7%毒死蚂乳油每667m290—120g对水50—60kg或2.5%溴氰菊酪或20%氰戊菊酯3000倍液、20%菊·马乳油3000倍液、10%溴·马乳油2000倍液、90%敌百虫800倍液或50%辛硫磷800倍液。
8、蝼蛄:蝼蛄是西瓜苗期的主要地下害虫之一,来源于土壤和有机肥中。因此用于瓜田的有机肥必须事先进行充分腐熟,在用于底施时还需与适量的杀虫剂混合以消灭粪肥和土壤中的害虫。也可在耕翻瓜沟时用 5%的辛硫磷颗粒剂每亩3至5斤撒于瓜沟内(按播种沟面积计算)折合每毛亩瓜田施用 1至1.5斤左右。应注意随撒随耕翻(因辛硫磷见光易分解失效)。
西瓜病虫害都哪些?应该如何进行防治呢?
蚜虫,为主要虫害,防治方法主要做到,清洁田园,铲除杂草,及时清除前茬蔬菜作物残株落叶;黄板诱蚜和银色反光塑料薄膜避蚜;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种子进行消毒处理。防治枯萎病可用 0 .1-0.2%高锰酸钾或福尔马林150倍液,或用50%复方多菌灵胶悬剂500倍液浸种0.5~ 1小时, 用清水洗后催芽育苗。
蔓枯病,是由高温高湿引起的一种真菌性病害,预防除了加强放风力度,药物防治可以叶面喷施阿米妙收10-20毫升兑水15千克,严重可以使用任圣炭蔓原粉50克兑水15千克。发现病株要及时拨除烧毁,病穴内用石灰或50%代森铵400信消毒。发病初期,可在根系浇50%代森铵500一1000倍液防治。
根结线虫的防治,西瓜属于水果类,所以建议大家选用低毒杀虫剂,可选用噻唑磷,阿维菌素,淡紫拟青霉菌,雪龙素,普利烯糖等成份。施肥和浇水是否合理,也影响着裂果出现的数量。缺钙缺镁的地块容易出现裂瓜。西瓜生长前期水分不足,后期水分充足也容易裂瓜。就是因为果实膨大后期由于大雨或灌水过多。
灰霉病是一种细菌引起的病害,特别是在南方的梅雨季节比较严重,主要表现是灰色斑点,最终导致整株枯萎,因为灰霉病是西瓜最为严重的一类病害,可选用40%氧化乐果1000倍或20%菊马乳油喷酒,隔10天防治一次,连防2一3次。西瓜易害虫类如小地老虎、蛴蜻,用3%地中光颗粒剂2~3公斤,施于西瓜窝周围,小苗移栽成活后可用25%功夫10毫升兑水15公斤喷雾,或20%快杀特25毫升兑水15公斤喷雾。
小型西瓜的常见病虫害有哪些?如何防治?
(1)猝倒病。引起幼苗的猝倒死亡。防治方法:一是严格选择营养土,选无病菌新土;二是进行种子消毒;三是药土盖种,用50%多菌灵0.5千克加细土100千克制成药土,播种后覆盖1厘米厚;四是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淋。
(2)立枯病。可使用0.2%~0.3%的敌克松拌种;选用95%的绿亨一号;64%的杀毒矾等药剂防治。
(3)炭疽病。一是可选用抗病品种;二是种子消毒,用55℃温水浸30分钟;三是田间防治用50%多菌灵800倍液喷雾,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0%百菌通400~500倍液喷雾,7~10天喷1次,特别应注意雨后必须补喷1次。
(4)枯萎病。一是可选用抗病品种;二是种子消毒灭菌;三是田间作业防止接触传染;四是发现病株立即带出瓜田烧毁;五是药土填穴,每667米2用40%超微多菌灵、40%拌种双、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2.0~2.5千克,掺50倍细土拌匀后施入定植穴内;六是发病初期用重茬防枯灵400倍,每株400毫升药液灌根,3~5天后再灌1次。
(5)病毒病。10%的一遍净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杀灭蚜虫;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5%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并加0.2%磷酸二氢钾喷施,以增强植株抗病力;在发病初期用1∶1∶100的白糖、米醋溶液加入适量病毒A在晴天下午全叶喷施,效果也较好。
小型西瓜的主要虫害有:蚜虫、红蜘蛛、斑潜蝇、地老虎、黄守瓜等,可按常规方法进行防治。
种植西瓜,常见的病虫害有哪些?
虫是西甜瓜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阻碍因子,特别是设施生产中的微小害虫,如蚜虫类、粉虱类、蓟马类和害螨类等,其中最大的蚜虫体长2毫米,小的仅有不到半毫米。此类微小害虫寄主广泛,田间常交错或重叠发生,繁殖速度快、体型微小,早期监测识别相对困难,部分害虫的为害状似病害,识别鉴定不准确,会导致贻误防治时机,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一、害虫发生危害识别
1. 蚜虫
西甜瓜作物上,蚜虫类以瓜蚜为主,各地发生危害普遍。以成蚜和若蚜在叶片背面、嫩头和茎上群集为害,使瓜叶畸形、卷缩,还排泄大量蜜露,诱发霉菌滋生,降低植株的光合作用。果实受害则商品价值明显降低。此外,蚜虫还传播多种瓜类病毒病。
蚜虫及其在甜瓜上的为害状
2. 烟粉虱
粉虱类害虫包括温室白粉虱和烟粉虱,各地以烟粉虱为主要为害种类。粉虱以成虫和若虫在叶背刺吸植物汁液为害植株,引发生理紊乱,影响植物光合作用,同时分泌蜜露造成煤污病及传播植物病毒病造成更大危害,例如烟粉虱传播的瓜类褪绿黄化病毒(Cucurbit chloroticyellows virus,CCYV)等。
瓜叶上的烟粉虱及其在叶片上的为害状
3. 蓟马
西甜瓜生产的蓟马以棕榈蓟马为主。蓟马以成虫和若虫锉吸寄主植物的嫩梢、嫩叶、花和幼果的汁液,使叶片僵硬缩小增厚;叶片在叶脉间留下银灰色伤斑,有时连成一片,叶背还常出现蓟马的黑色分泌物,被害植株矮小,发育不良,易与病毒病症状混淆。幼瓜受害后硬化变褐,严重者畸形或造成落瓜。蓟马刺吸为害的同时还可传播植物病毒病,如甜瓜黄斑病毒等,带来的间接危害更严重。
蓟马为害西瓜的叶片正面(左)和背面(右)
4. 螨类
西甜瓜生产上为害的螨类主要包括截形叶螨和二斑叶螨,以成螨、幼螨、若螨在叶背刺吸叶片汁液并吐丝结网,严重者导致叶片失绿枯死,最后导致全株叶片干枯脱落,可缩短瓜类作物的结瓜期。值得关注的是黄绿色体型的二斑叶螨,其抗药性强,生产中化学防控极其困难。
叶螨在叶片背面群集为害及其叶片为害状
5. 斑潜蝇
瓜类作物上的斑潜蝇主要包括美洲斑潜蝇和南美斑潜蝇,成虫和幼虫均可为害。雌成虫用产卵器刺破叶片上表皮,形成白色刻点状刺孔,雌、雄成虫从刻点取食叶片汁液,雌虫产卵在伤孔中或裂缝内,幼虫孵出后蛀食叶肉,随虫龄的增加取食面积逐渐增大,形成蛇形白色潜道,降低叶片的光合作用。
斑潜蝇在叶片上的为害状及潜道内的幼虫
二、微小害虫防控技术
微小害虫种群增长迅速,防治上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做好农业防治、初期预防、密切监测、及时挑治的防治措施。
1. 培育无病虫的健康嫁接苗
西甜瓜播种育苗前保持育苗房内清洁;棚室栽培中,覆盖60筛目防虫网进行物理阻隔;棚室内避免混栽育苗,切忌在有生长期植株的棚室内育苗,防止害虫侵染瓜苗。
2. 定植预防处理
棚室栽培通风口和门窗处覆盖60筛目防虫网,及时清理残株败叶、杂草和自生苗。幼苗定植前可采用内吸杀虫剂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 3000倍液或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1000倍液进行穴盘喷淋或蘸根,也可选择在幼苗定植后灌根处理(30~50mL/株),可预防和压低粉虱、蚜虫、蓟马、斑潜蝇等刺吸式口器害虫的种群发生基数,防效可达一个多月。
幼苗定植前穴盘喷淋预防(左)或定植后灌根预防(右)
3. 黄板监测及诱杀
幼苗定植后即悬挂黄色粘虫板,黄板下沿稍高于植株上部叶片,并随植株生长进行调整,可监测蚜虫、斑潜蝇、粉虱、蓟马等害虫的零星发生,也可起到诱杀成虫的作用。释放寄生蜂进行生物防治时可选择取下黄板。
田间悬挂黄板进行监测和诱杀成虫
4. 发生期防治
4.1 低种群时的生物防治:害虫种群数量低时,可以采用生物防治。如叶螨为优势为害种类的棚室内,选择释放智利小植绥螨,可有效控制害螨种群。粉虱类为主的棚室栽培中,可释放丽蚜小蜂。
4.2 适时的化学防治:早期施药是化学防治成功的关键。在蚜虫、粉虱等害虫数量较低、发生株率在5%~10%时及时进行,可选用噻虫嗪、啶虫脒、螺虫乙酯等药剂,对于产生抗药性的蚜虫及烟粉虱,可选择喷施氟啶虫胺腈、呋虫胺等;蓟马为主的田块可选择乙基多杀菌素、溴虫腈、甲维盐、噻虫嗪等药剂;叶螨可选择联苯肼酯、乙螨唑等;斑潜蝇对阿维菌素抗性较高,可选择灭蝇胺进行防治。上述药剂按照推荐剂量施用,并注意轮换用药。
4.3 棚室熏烟防治:棚室内害虫种群数量大时,可采用熏烟防治法。可选用22%敌敌畏烟剂250克/667米2,或20%异丙威烟剂250克/667米2等,在傍晚收工时将棚室密闭,把烟剂分成几份点燃熏烟杀灭成虫。需要注意的是,必须严格按照烟剂推荐剂量使用,不可随意增施药量。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103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