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苜蓿的介绍
野苜蓿(学名:Medicago falcata L.)多年生草本,主根粗壮,须根发达。茎圆柱形,多分枝。羽状三出复叶;花序短总状,总花梗腋生,萼钟形,花冠黄色,花柱短,荚果镰形,种子卵状椭圆形,黄褐色,花果期6-9月。野苜蓿,别名为黄花苜蓿 ,是一个广布于东北、华北和西北、草原的野生种。在呼伦贝尔草原广泛分布。野苜蓿具有许多紫花苜蓿不具备的优良特征,如抗逆性强、抗寒性强、返青早、生育期长。1野苜蓿适应能力强,是营养价值很高的野生牧草。有清热解毒,敛阴止汗。主治虚汗:根2两炖肉吃或水煎服。皮肤瘙痒:全草2两,煎水洗患处。
野苜蓿有毒吗(苜蓿草有毒吗)
1、野苜蓿有毒吗。
2、野苜蓿有毒没毒。
3、野生苜蓿有毒吗。
4、苜蓿有没有毒。
1.野苜蓿是没有毒的,大多用来做牧草,被誉为“牧草之王”,所以是没有毒性的。
2.人不建议食用,因为这种植物常生长在路边野外,容易受到污染,使用不当会危害健康。
苜蓿草有几种
1、苜蓿草的种类极多,我国国产的苜蓿草主要有3种,分别为紫苜蓿、黄苜蓿、野苜蓿。
2、紫苜蓿: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多分枝,株高30-100厘米左右,茎直立,小叶呈倒卵形或倒披针形。黄苜蓿:茎不直立,一般匍匐在地上,花朵为黄色,主要产于北方各省份。野苜蓿:适应力强,全株被有淡黄色的绢毛,茎直立,一般呈圆柱形。
苜蓿是什么样子的?它有什么作用?
1.紫苜蓿又叫三叶草、草头、苜蓿,是豆科、苜蓿属植物。多年生草本,多分枝,高30-100厘米。叶具3小叶;小叶倒卵形或倒披针形,长1-2厘米,宽约0.5厘米,先端圆,中肋稍突出,上部叶缘有锯齿,两面有白色长柔毛;小叶柄长约1毫米,有毛;托叶披针形,先端尖,有柔毛,长约5毫米。总状花序腋生;花萼有柔毛,萼齿狭披针形,急尖;花冠紫色,长于花萼。荚果螺旋形,有疏毛,先端有喙,有种子数粒;种子肾形,黄褐色。
2.原产于土耳其、亚美尼亚、伊朗、阿塞拜疆等地。欧亚大陆和世界各国广泛栽培。中国各地都有栽培或呈半野生状态。生于田边、路旁、旷野、草原、河岸及沟谷等地。
3.紫苜蓿具有药用价值,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可以降低胆固醇和血脂含量,消退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节免疫、抗氧化、防衰老功能;也可以做牧草。同时,还具有食用价值和生态价值,再生能力强,实为山区优良的水土保持植物。
木心菜是酢浆草吗?
木心菜,不是酢浆草。
木心菜,正式名称:野苜蓿,又叫黄花苜蓿,是豆科苜蓿属植物。
酢浆草,是酢浆草科酢浆草属植物。
野苜蓿,是多年生草本,高40至100厘米。主根粗壮,木质,须根发达。茎平卧或上升,圆柱形,多分枝。茎平卧或上升,圆柱形,多分枝。羽状三出复叶;托叶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先端长渐尖,基部戟形,全缘或稍具锯齿,脉纹明显;叶柄细,比小叶短;小叶倒卵形至线状倒披针形,长8至15毫米,宽2至5毫米,先端近圆形,基部楔形,边缘上部四分之一具锐锯齿,上面无毛,下面被贴伏毛,侧脉12至15对,与中脉成锐角平行达叶边,不分叉;顶生小叶稍大。
花序短总状,长1至2厘米,具花6至20朵,稠密,花期几不伸长;总花梗腋生,挺直,与叶等长或稍长;苞片长约1毫米;花长6至9毫米;花梗长2至3毫米,被毛;萼钟形,被贴伏毛,萼齿线状锥形,比萼筒长;花冠黄色,旗瓣长倒卵形,翼瓣和龙骨瓣等长,均比旗瓣短;子房线形,被柔毛,花柱短,略弯,胚珠2至5粒。
荚果镰形,长10至15毫米,宽2.5至3.5毫米,脉纹细,斜向,被贴伏毛;有种子2至4粒。种子卵状椭圆形,长2毫米,宽1.5毫米,黄褐色,胚根处凸起。花期6至8月,果期7至9月。
黄花苜蓿的介绍
1.野苜蓿是豆科苜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高(20)40-100(-120)厘米。全株被淡黄色绢毛;茎直立,圆柱形。托叶狭三角形,锥尖,全缘,小叶倒卵形至倒心形,先端钝圆或微凹,基部阔楔形,上面几无毛,下面被细绢毛,总状花序腋生,密被绢毛;苞片小,披针状锥尖,萼钟形,萼齿披针状三角形,比萼筒短,子房线形,荚果扁平,种子肾形,5月开花。花期6-8月,果期7-9月。
2.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欧洲盛产,中亚各国,世界各国有引种栽培。性喜温暖湿润气候,对土壤适应性较广,土壤pH值在5-8.5都可种植。
3.野苜蓿适应能力强,耐寒抗旱,耐盐碱,抗病虫害,是营养价值很高的野生牧草。但荚果熟时自然开裂,种子收获量低,故在大田栽植尚有一些技术问题,主要是用来和紫苜蓿杂交培育优良的地区性新品系。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91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