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橼又名枸橼子,是一种具有较多不规则分枝的灌木或小乔木,原为能结果子的野生植物。由于其果肉爽脆,酸甜可口并带有一股香气,因而受到人们的喜爱,市场销售形势较好。也基于此,近几年来,种植香橼的农户越来越多,但产量都不太高。为此,我们有必要聊一聊香橼以及香橼的高产栽培技术。
●香橼对土壤的要求
香橼喜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的土壤环境,不适宜在黏性较大的土壤上栽植。倘若土壤结构过于粘重,会导致香橼生长。因此,为了确保香橼的正常生长需求,一定要选择略含砂质、不易板结的土壤进行种植。
●香橼对水分的要求
香橼不耐旱,抗旱能力比较差。它的整个生育期间除花期之外都需要有较为充足的水分供应。倘若在生育期间水分供应不足,就会导致落果或结果较少的现象出现。因此,在种植香橼时一定要种植地块是否有良好的灌溉条件。
●香橼对温度的要求
香橼喜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怕严霜,不耐严寒。其正常生长的温度需求为20-33°C;倘若温度低于5°C,香橼就有可能遭受冻害;倘若温度超过37°C,香橼的正常生长就会受到抑制。因此,为香橼提供一个良好的温度环境才能有助于它的正常生长乃至正常结果。
(一)苗床准备
先从牲畜圈中挖取一定量的厩肥,然后掺入三分之一的细土并搅拌均匀;然后将厩肥平铺在地面上,平铺的厚度为17厘米,宽度与长度按实际育苗需要取舍。厩肥铺好并浇足水后即可成为苗床使用。
(二)繁殖
香橼有两种繁殖方法,即种子繁殖和扦插繁殖。
●种子繁殖
在每年的10月份时,应先选择彻底成熟的果实切开,然后取出种子并洗净,待晾干后随即播种;倘若打算翌年春季播种,应将种子堆放于湿沙层中贮藏。
在利用种子播种繁殖时,应先按行距30厘米、株距13厘米开沟,然后将种子均匀撒入,最后覆土、浇水、盖草即可。一般情况下,在苗床上培育2-3年后即可移入大田定植。
●扦插繁殖
扦插繁殖应选择选2-3年生枝条,先除掉棘刺并剪成18厘米左右长的小段,然后在春季高温高湿季节进行扦插。
在利用枝条扦插繁殖时,应先按行距30厘米、株距13厘米开沟,然后将枝条斜插入苗床中。扦插的深度一般为10厘米。扦插后覆土,压紧并浇水。一般情况下,在苗床上培育1-2年后即可移入大田定植。
(三)苗期管理
由于香橼需要在苗床上生长几年后才能移入大田进行栽培,因此,一定要做好苗期管理工作。
●中耕除草
当香橼苗高7厘米时进行第一次中耕,此次中耕一定要浅中耕,以免锄头伤及香橼的根系;当苗高12厘米时进行第二次中耕,此次中耕的深度可以适当深一些,用以增加苗床的透气性,但中耕深度不能超过7厘米。
●追肥
第一次追肥应在4月下旬-5月上旬时进行,每亩苗床可施入稀薄的人粪尿2300公斤;第二次追肥应在6月下旬时进行,每亩苗床可施入厩肥2600公斤;第三次追肥应在10-11月之间进行,每亩苗床可施入厩肥2500公斤、饼肥50公斤。
以后各年均按这个时间段和施用量进行施肥,直至移栽入大田时为止。
●浇水
浇水应随时进行。当发现苗床表层水分不足时应及时进行浇水,用以保证香橼植株生长对水分的需求。
(四)移栽大田
香橼在苗床上育苗2-3年后应移栽入大田,进入大田栽培管理阶段。
●施肥整地
香橼喜肥,因此,在耕作前应多施底肥。原则上每亩应施入厩肥3000公斤;人粪尿2000公斤;复合肥40公斤。施肥后深耕耙平并做畦,以便天气干旱时浇水使用。畦宽大约为1-1.3米左右。
●移栽
在苗床育苗2-3年的春季8时,将香橼苗从苗床上挖出,并按苗子的粗细、高低进行分类,然后分别栽植。原则上先栽栽比较大的苗子,再栽植比较小的苗子,以便能够分苗情管理。
在移栽前先按行株距3×3米挖穴,穴的直径应为30厘米,深度为15厘米。穴挖好后先施入一层充分腐熟的厩肥,然后再将香橼的苗子垂直放入穴内,最后覆土并浇水即可。
(五)移栽大田后的管理
●中耕除草
在香橼移栽成活的一个月后,应进行第一次中耕。此前中耕的深度不易过深,应以5厘米为宜。以免锄头伤及香橼的根部。
第二次中耕应在8月份时进行。此次中耕可以适当深一些,但也不宜超过10厘米。
除草应随时进行,以免杂草丛生导致田园荒芜,从而影响香橼植株的生长。
●追肥
在香橼移栽成活后的一个半月后,应进行第一次追肥。原则上每亩应追施稀薄人粪尿水3000公斤;在6月下旬或7月上旬时,进行第二次追肥,应亩追人畜粪水3500公斤;在10-11月份时,应进行第三次追肥,原则上亩追厩肥或堆肥3500公斤、过磷酸钙40公斤。
无论哪一次追肥,都应在距香橼根部10厘米处挖穴,将肥料施入穴中后覆土。切不可将肥料追施在香橼的根部,以免导致香橼灼根。
为了确保植株生长健壮,在正常追肥时,也可在5-6月份时采用5%的过磷酸钙溶液做一次根外追肥。
●浇水
浇水一般每10天进行一次,一定要保证土壤中的持水量不低于75%。但是,在香橼的开花期前,一定要控制浇水,以免导致香橼花芽分化受阻或造成落花,从而影响产量。一般在此时,只要土壤中的持水量不低于70%,可以不浇水。但是,在香橼坐果后,一定要恢复正常浇水,以充分保证果子对水分的正常需求。
●修剪
为了保证香橼能够高产、稳定,必须认真做好树形树势的调整及花、果枝条的合理修剪工作。对于当年定植的香橼,原则上不宜使其开花结果,以免影响枝干的粗壮和树冠的形成。在修剪时,应将主干剪留15厘米,下面留3-5个腋芽,这样有利于多发枝条。当香橼进入花果盛期后,应在香橼3月份萌芽和秋冬果实采收后进行修剪,以便调整树势,从而达到减少树体养分消耗,改善树体生长条件,减少枝条落花落果的目的。
在盛果期修剪时,一定要剪去交叉枝、衰弱枝、病虫枝、徒长枝和枯枝,应尽量保留结果的短枝。另外,凡是夏季生长的夏梢,除个别粗壮枝条可做为扩大树冠的需要外,应全部剪去。
●冬季防冻
为了避免香橼在冬季时遭受冻害,在初冬时可采用土杂肥煨在香橼树根部的周围,同时,在11月初的时候,要浇一次防冻水,并且,可采用草绳将树干一米以下的部分缠起来,用以起到保暖的作用。
(六)香橼采果
香橼果实从8月份起会陆续成熟,当果皮由绿开始变为浅黄绿色时,可选晴天时进行采收,一直到冬季采完时为止。一般情况下,每株香橼可年产鲜果25-30公斤。
香橼的主要病害有煤烟病、炭疽病等;主要虫害有潜叶蛾、桔柑凤蝶、玉带凤蝶、吹绵介壳虫、蚜虫、红蜘蛛等。
●煤烟病
煤烟病主要为害香橼的叶片、枝稍和果实。
防治方法:摘除病叶、病果并烧毁。可采用0.5:1:100(硫酸铜:石灰粉:水)波尔多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 1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在6-7月份时,可改喷1:4:400的铜皂液进行防治。
●炭疽病
炭疽病主要为害香橼的叶片,从而导致叶片的光合作用降低。
防治方法:可采用30%氧氯化铜悬浮剂600倍液加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加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复方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40%多·硫悬浮剂(灭病威)5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60%防霉宝超微可湿性粉剂8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一般需要连续防治2-3次,间隔期为7天。
●潜叶蛾
潜叶蛾主要危害香橼的叶片。
防治方法:可采用10%二氯苯醚菊酯2000-3000倍液、2.5%溴氰菊酯2500倍液、25%杀虫双水剂500倍液(杀虫和杀卵效果均好)、25%两维因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5%吡虫啉乳油15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喷3-4次。
●桔柑凤蝶
桔柑凤蝶主要危害香橼的叶片和果实。
防治方法:可采用用40%乐果乳油1000倍液或25%亚硫磷乳油1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一般需要连续防治2-3次,间隔期为5天。
●玉带凤蝶
玉带凤蝶主要危害香橼的叶片。
防治方法:可采用25%亚胺硫磷和400毫克/升乐果800-1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一般需要连续防治2-3次,间隔期为5天。
●吹绵介壳虫
吹绵介壳虫主要为害香橼的叶片。
防治方法:可采用40%氧化乐果10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1500倍液,或255亚胺硫磷1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3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一般需要连续防治2-3次,间隔期为7天。
●蚜虫
蚜虫主要为害香橼的叶片。严重影响香橼叶片的光合作用。
防治方法:可采用80%敌敌畏乳油150-200克/亩、3%阿维.高氯氟氰乳油(商品名:农年丰)20毫升/亩、连续进行叶面喷洒2次,每5-7天喷洒1次。期间,应交替用药,以便减少蚜虫抗药性的发生。
●红蜘蛛
红蜘蛛主要为害香橼的叶片。严重影响香橼叶片的光合作用。
防治方法:可采用1.8%阿维菌素乳油2000-3000倍液,或1%阿维菌素(杀虫素)乳油2500-3000倍液,或75%炔螨特(克螨特)乳油1000倍液,或3.3%阿维?联苯菊酯(天丁)乳油1000-1500倍液,或20%复方霉素乳油1000倍液,或20%双甲脒(螨克)乳油1000-15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一般需要连续防治2-3次,间隔期为7天。以上药剂注意交替使用。
结语:香橼是一种刚刚兴起的时令野果,滋味酸甜可口,营养比较丰富,深受消费者的欢迎。因此,种植香橼收益较高。一般情况下,只要按照以上介绍的方法进行种植,可以使每株香橼树的产量达到25-30公斤左右。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90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