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是银顶蔬菜大棚鳞次栉比,那边是大红苹果一望无边。凭借着优越的地理环境和独特的气候条件,宁城县大力发展蔬菜和苹果产业,让特色产业成为农民致富增收的的主导产业、乡村振兴的重点产业,走出了一条川种菜、山栽果的乡村产业振兴之路。
在宁城县大城子镇瓦中村焦永利的蔬菜大棚里记者看到,越夏茬西红柿长势良好,已经开始采摘销售。焦永利种植番茄已经8个年头,产品最远的销往深圳、香港等地。
宁城县大城子镇瓦中村种植户焦永利:现在我有温室4个,冷棚4个,通过种植大棚番茄年收入超过20万。
宁城县农牧局总农艺师李春峰:先后注册的宁城番茄、宁城尖椒、宁城黄瓜等七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提升了宁城设施蔬菜知名度。
守住青山绿水,食得自然美味。同设施蔬菜一样,果品也是宁城县奉献给国人的杰出力作。在大城子镇白音桃海村的林果产业基地,蒙富苹果、寒红梨、锦丰梨3个品种每年销售额可达100万元。
宁城县大城子镇白音桃海村果农邵志勇:预计今年产苹果30万斤左右,犁五六万斤左右,按市场最低价算,效益是非常可观的。
1996年开始,宁城县几届党政班子接力果蔬发展的跫音,完成了从土里刨食到地里掘金的历史性嬗变。目前,全县设施蔬菜面积达到51万亩,居自治区首位,发展万亩果树经济林基地6个,专业村8个,年产水果达到25万吨。60万宁城人中有20万人参与到产业之中,这里不仅建立了覆盖县、乡、合作社、市场的39个标准化农产品质量检测室,实行食用农产品达标承诺合格证制度,还有32家新型经营主体纳入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使宁城蔬果真正成为安全、健康、放心的宁城味道。
全媒体记者:王东华 周玲玲(宁)
新媒体编辑:毕永宝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90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