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对农作物的影响是什么?
1、化肥的概念 化学肥料是指用化学方法制造或者开采矿石,经过加工制成的肥料,也称无机肥料,包括氮肥、磷肥、钾肥、微肥、复合肥料等,它们具有以下一些共同的特点:成分单纯,养分含量高;肥效快,肥劲猛;某些肥料有酸碱反应;一般不含有机质,无改土培肥的作用。化学肥料种类较多,性质和施用方法差异较大。土壤中的常量营养元素氮、磷、钾通常不能满足作物生长的需求,需要施用含氮、磷、钾的化肥来补足。而微量营养元素中除氯在土壤中不缺外,另外几种营养元素则需施用微量元素肥料。化肥一般多是无机化合物,仅尿素[CO(NH2)2]是有机化合物。凡只含一种可标明含量的营养元素的化肥称为单元肥料,如氮肥、磷肥、钾肥等。凡含有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且可标明其含量的化肥称为复合肥料或混合肥料。品位是化肥质量的主要指标。它是指化肥产品中有效营养元素或其氧化物的含量百分率。
2、化肥的作用 施肥不仅能提高土壤肥力,而且也是提高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重要措施。化肥是农业生产最基础而且是最重要的物质投入。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化肥在对农作物增产的总份额中约占40%~60%。中国能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可以说化肥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3、化肥的利用而引起的弊端 中国化肥的利用率不高,当季氮肥利用率仅为35%。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资料显示,1980年至2002年中国的化肥用量增长了61%,而粮食产量只增加了31%。肥料利用率偏低一直是中国农业施肥中存在的问题。鲁如坤等的研究发现,中国农田磷肥的利用率仅为10%~25%。磷肥利用率偏低不仅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还会使大量的磷素积累在土壤中,从而导致农田及环境污染。因此,提高磷肥的利用率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化肥是营养元素,对植物有什么好处呢?
想必在农业领域大家对化肥都非常熟悉,它对农作物的增产增收等带来不可或缺的作用,同时也满足了现代农业的大量需求,那么化肥对植物有什么好处呢?
很多人认为化肥是不安全的农产品。在此需要指出:化肥不是农药,它是为植物生长提供需要的营养物料,植物中的营养如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等都是通过吸收肥料中的氮、磷、钾等营养后转化合成的。很多试验表明:增施氮肥可以提高作物中的蛋白质含量,营养合理配合使用可提高玉米中的赖氨酸含量等。
当植物营养不足时,不仅会大幅度降低产量,也会严重影响品质。很多诸如“瓜不甜、果不香”的原因是没有合理使用化肥,而不是化肥造成了品质下降
总而言之,氮对植物活动及其作物产量和质量均有非常重要的功效,有效使用氮肥是得到作物增产的合理对策。
磷:磷元素是果树体内的核酸、核蛋白、磷脂、植素、磷酸腺苷和多种酶的成分。核酸和核蛋白是细胞核与原生质的成分,在植物活动与遗传变异中具有重要功能;植素是磷脂类化合物组成成分之一,磷脂是细胞原生质不可缺少的成分;磷酸腺苷对能量的贮藏和供应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多种含磷酶具有催化作用;磷是糖类、含氮化合物、脂肪等代谢过程的调节剂,在能量转换、呼吸及光合作用中都起着关键作用,光合作用的产物要先转变成磷酸化的糖,才能向果实和根部输送。磷肥能增强果树的抗旱、抗寒能力,促进果树提前开花,提前成熟。
钾:钾元素在光合作用中占有重要地位,钾参与光合作用产物碳水化合物的运转、贮存(特别是淀粉的形成)。钾可促进蛋白质的合成,是某些酶或辅酶的活化剂;钾与三磷酸腺苷(ATP)的活性有关,是硝酸还原酶的诱导剂。钾能保持原生质胶体的分散度、水化度、黏滞性、弹性和一定膨压等性质。钾可增加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的含量,防止细胞失水,提高抗旱、抗寒、抗病和抗倒伏的能力。钾可促进气孔开张,促进果实膨大,提高果实的含糖量及贮运性能。钾对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合成有关,据研究,植物体中有数十种酶的活性,所以需要有钾离子存在。
有机肥施于土壤中对植物有什么作用 是提供CO2吗
有机肥的作用
一、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经常施用有机肥能明显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有利于维持土壤有机质的稳定,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
二、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
土壤有机质、碳酸钙和多糖类物质对土壤结构的稳定性有良好作用。施用有机肥比施用厩肥更能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尤其是能产生较多的五碳糖、六碳糖和多糖。这特别有利于水稳性团粒的形成,如使大于0.25mm的水稳性团粒明显增加。
三、提供养分。
有机肥中含有作物需要的各种养分,有机肥的使用能明显提高耕层土壤中养分,尤其是钾的含量。1995年农业部对全国12个省份耕地的调查,耕地中磷含量较之1990年以前有所增加,而缺钾和缺微量元素的耕地面积却有所扩大,因此大力提倡秸秆还田有利于部分归还土壤钾素。
四、调节土壤的氮素供应。
微生物在分解C/N大的秸秆初期,要从土壤中吸收氮素组成自身的体细胞,导致土壤氮素的生物固定,起到了暂时保存氮素的作用。当微生物死亡后,这部分氮又分解释放。此外,有机肥的施用增加了土壤中的能源物质,也有利于生物固氮,有机肥料中的有机质含量可达30%左右,相关资料显示,每氧化1.0g碳素释放的能量,可供固氮微生物固定10~40mg氮素的需要。
五、提高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酶的活性。
施用有机肥后微生物的数量明显增加,距离施有机肥处近的土壤尤为明显,这对加速有机态养分的释放,活化土壤中的养分有良好的作用。此外,有机肥还能减少某些作物的病害。
有机肥在农业生产中施用所显示的优点还包括:
1、营养平衡,促进作物生长,增产明显,肥效高;
2、改善农产品品质;
3、抑制病原菌,减轻病虫害;
4、疏松、改良土壤,减少土壤中硝酸盐的污染;
5、增加作物对水分的吸收、增强作物抗旱及抗倒伏能力;
合理使用农家肥为什么会提高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总能量不是都是确定的吗,就是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为…
农家肥被分解者分解为CO2,从而导致光合速率升高,生产者生产速录提高,从而导致流经的总能量提高
植物能量的来源? A:化肥是植物的能量来源。 B:植物会在土壤里吸收能量。 C:太阳会产生能量给植物。
当然是C,化肥是构成进植物生长的大量元素,比方氮,磷,钾之类的,从土壤中吸收的水份也是植物组成部份,其能源主要是吸收太阳能转化成自己的有机物!
化肥中的氮磷钾对植物分别有什么作用啊?力求详细!
氮:作物从土壤中吸收的氮素主要是铵盐和硝酸盐,既铵态氮和硝态氮,被吸收到体内的铵态氮,可直接光合作用产物有机酸结合,形成氨基酸,进而形成其它含氮有机物。
磷:可增加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加速谷类作物分蘖和促进籽粒饱满;促使棉花、瓜类、茄果类蔬菜及果树的开花结果,提高结果率;增加甜菜、甘蔗、西瓜等的糖分;油菜籽的含油量。
钾:改善作物产品品质提高粮食作物蛋白质的含量、油料作物的粗脂肪和棕榈酸含量、薯类和糖料作物淀粉和糖分含量;增加纤维作物及棉花的纤维长度、强度、细度;调整水果的糖酸比,增加其维生素C的含量;改善果菜的形状、大小、色泽和风味,增强其耐贮性。
扩展资料:
使用化肥氮磷钾的注意事项:
1、长效氮肥的氮素释放相对缓慢,释放高峰期比尿素约迟5天,故应比尿素的常规施用期提前。一般早春提前5-6天,夏季提前3-4天为宜。
2、长效氮肥在土壤中的保氮能力比较强,利用率也较高。因此,它的用量比一般氮肥要略少些,通常比常量减少10%-15%为宜。
3、把硫酸锌锌肥和磷肥混合在一起施用,会形成不易溶解于水的磷酸锌。农作物的根系对这种锌很难吸收利用。施用硫酸锌避免与过磷酸钙、重过磷酸钙、磷酸二铵和磷酸二氢钾等磷肥接触,不能混合在一起施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氮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磷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钾肥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898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