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兜铃的功效与作用 马兜铃的功效与作用,马兜铃的副作用

马兜铃是什么

马兜铃的别名水马香果、蛇参果、三角草、秋木香罐,中文名因其成熟果实如挂于马颈下的响铃而得。马兜铃为多年生的缠绕性草本植物。马兜铃的根、茎、果实都称马兜铃,马兜铃有清肺降气、止咳平喘、清肠消痔的功效,其茎称天仙藤有理气、祛湿、活血止痛的功效,其根称青木香有行气止痛、解毒消肿的功效。

马兜铃具有清热化痰、止咳平喘、清肠消滞的功效,用于治疗肺热咳嗽,因为本品性寒质轻,主要入肺经,味苦泄降,善清肺热,降肺气,又能化痰。治痔疮肿痛或者出血,因为本品入大肠经,马兜铃清除大肠积热而治疗痔疮肿痛或者出血。在临床上可以配伍桑白皮、黄芩、枇杷叶,用于治疗热郁于肺引起的肺失宣降、发热、肺热咳嗽。治疗肺虚火盛、咳嗽咽干或者痰中带血者可以配合阿胶,以养阴清肺、止咳平喘。马兜铃治疗痔疮肿痛或者出血,同时可以配合生地、白术,也可以配合地榆或者槐角,煎汤熏洗患处。

马兜铃是马兜铃科植物北马兜铃或马兜铃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由绿变黄时采收,干燥。马兜铃又叫水马香果、葫芦罐、臭铃铛、蛇参果。性味归经:苦、微辛,微寒。归肺、大肠经。用于肺热痰壅、咳嗽气喘、肺热阴虚、久咳、咯血等。清肠疗痔:用于肠热痔疮、出血等。此外,马兜铃还可用于肝阳上亢型高血压。马兜铃煎浸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史氏痢疾杆菌均有抑制作用。马兜铃水浸剂对常见致病性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虽然马兜铃有着许多神奇的功效,但也不是随便就可以食用的。要针对用者的自身情况来酌情用药。不要胡乱服用,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后果。

马兜铃的功效与作用 马兜铃的功效与作用,马兜铃的副作用

马兜铃(马兜铃目马兜铃科植物)详细资料大全

马兜铃(学名:Aristolochia debilis Sieb. et Zu),别名水马香果、蛇参果、三角草、秋木香罐,中文名因其成熟果实如挂于马颈下的响铃而得。马兜铃为多年生的缠绕性草本植物。其根、茎、果实都称马兜铃,马兜铃有清肺降气、止咳平喘、清肠消痔的功效,其茎称天仙藤有理气、祛湿、活血止痛的功效,其根称青木香有行气止痛、解毒消肿的功效。

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含马兜铃酸的植物在一类致癌物清单中。

基本介绍

中文学名 :马兜铃 拉丁学名 :Aristolochia debilis Sieb. et Zu. 别称 :水马香果、蛇参果、三角草、秋木香罐 二名法 :Aristolochia debilis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木兰亚纲 目 :马兜铃目 科 :马兜铃科 亚科 :马兜铃亚科 族 :马兜铃族 属 :马兜铃属 亚属 :马兜铃亚属 种 :马兜铃 分布区域 :中国黄河以南至长江流域,南至广西。 形态特征,生境分布,栽培技术,栽培方法,田间管理,病虫防治,主要价值,药用价值,园林绿化,鉴别方法, 形态特征 草质藤本。根圆柱形。茎柔弱,无毛。叶互生;叶柄长l-2cm,柔弱;叶片卵状三角形、长圆状卵形或戟形,长3-6cm,基部宽1.5-3.5cm,先端钝圆或短渐尖,基部心形,两侧裂片圆形,下垂或稍扩展;基出脉5-7条,各级叶脉在两面均明显。 花单生或2朵聚生于叶腋;花梗长l-1.5cm;小苞片三角形,易脱落;花被长3-5.5cm,基部膨大呈球形,向上收狭成一长管,管口扩大成漏斗状,黄绿色,口部有紫斑,内面有腺体状毛;檐部一侧极短,另一侧渐延伸成舌片;舌片卵状披针形,顶端钝;花药贴生于合蕊柱近基部;于房圆柱形,6棱;合蕊柱先端6裂,稍具 *** 状凸起,裂片先端钝,向下延伸形成波状圆环。 蒴果近球形,先端圆形而微凹,具6棱,成熟时由基部向上沿空间6瓣开裂;果梗长2.5-5cm,常撕裂成6条。种子扁平,钝三角形,边线具白色膜质宽翅。花期7-8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 生于海拔200-1500米的山谷、沟边、路旁阴湿处及山坡灌丛中。喜光,稍耐阴,喜砂质黄壤,耐寒。适应性强。 分布于中国黄河以南至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区以及山东(蒙山)、河南(伏牛山)等;广东、广西常有栽培。日本亦有分布。 栽培技术 栽培方法 1.选地、整地  育苗地,宜选择土壤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砂壤土并有水源的地方。苗床耕翻后,每公顷施入腐熟厩肥或堆肥75000千克作基肥,然后整平细耙,做1.2米宽的畦面。栽植地,宜选富含腐殖质的壤土,于前作收获后耕翻1次,深30厘米左右,结合整地,每公顷施入土杂肥或堆肥45000千克作基肥。并于栽前耕翻1遍,整平耙细,做宽1.2米的畦面,四周整好排水沟待栽。  马兜铃 2.移栽  于冬季封冻前,按行株距35厘米×25厘米挖好深20厘米的栽植穴,每穴施入土杂肥10千克作基肥,用细土填至满穴,并高出地面10厘米。待翌年春季3~4月上旬,扒开栽植穴,将培育好的幼苗栽入穴内,每穴1株,栽后浇足浇透定根水。 3.采摘、播种 当果实由绿变黄色时分批采摘,过晚果实开裂。种子不耐干藏,采收后应立即播种或将种子埋于湿沙中,放阴凉处保存。若于晚秋或翌年春取出播种,种子发芽不整齐,在10-20℃变温条件下发芽率高。也可在收获后用赤霉素5X104-4‘浸种ld后放温室沙藏。春播宜3月下旬-4月上旬,直播与育苗均可。 4.育苗 在苗床上开条沟,行距25cm,沟深3-6cm,播幅10cm,将种子播下,覆土轻压,加盖稻草,以保持苗床湿润,出苗后除去覆盖物,lhm2用种子15-22.5kg。至次年4月,按行株距40cm X 30cm开穴定植。直播用穴播或条播法。 5.施肥 幼苗期需适当灌水,施氮肥1次,定植后至开花期,追施氮肥2次,8月中、下旬开花时增施磷、钾肥。及时中耕除草,株高30cm后应搭架,以利其茎蔓攀援生长。 田间管理 1、松土除草 苗期要勤松土除草。一般在苗高5厘米时,中耕除草1次,宜浅,避免伤根。以后结合追肥再中耕除草3~4次,防止草荒。 马兜铃 2、间苗、定苗  当苗高5厘米时,结合松土除草进行间苗,去弱留强。当苗高10厘米时,按株距3~5厘米定苗。苗高15~20厘米,即可出圃定植。 3、追肥  冬季或早春控制施用氮肥量,避免茎叶生长过旺,遭受病虫为害,花前以施腐熟厩肥为主,并适量加施磷肥。生长后期,于8月中旬,每公顷追施过磷酸钙750千克,钾肥150千克,既可提高坐果率,又有利于根系生长,是增产的重要环节。 4、搭架  马兜铃为蔓生草本,移栽后苗高30厘米时,要及时搭架。在行间用竹竿设立支柱,中间拉绳子,高1.8~2米,牵引茎蔓攀援生长。 5、修剪、培土  5~6月植株进入旺盛生长时,把生长过旺而又无花芽的茎蔓剪除,以减少养分的消耗。10月采收果实后,将茎蔓全部割除,并除净田间杂草,进行冬前培土、追肥,以利保温越冬,为翌年丰产打下基础。 6、浇水 马兜铃耐旱怕涝,一般不需浇水。但生长期过于干旱时要适当浇水,雨季要及时排水,以免烂根。 病虫防治 根腐病 多发病于7、8月份,根部腐烂后,植株死亡。

防治方法:拔除病株烧毁;用退菌特50%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穴。 马兜铃-原植物 叶斑病 多发生在雨季,叶片上易发生斑点。注意清理排水沟,积水及时排除,用1:1:150倍波尔多液喷射。 马兜铃风蝶 幼虫蛀食叶片,形成缺刻,多发生在7-8月份。

防治方法:打扫田间卫生,冬季清园,处理残株。幼龄期喷50%磷胺1500倍液或青虫菌(100亿孢子/g)500倍液。 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药理作用 1.止咳作用

马兜铃对氢氧化铵喷雾引咳法模型有明显镇咳作用,作用强度与磷酸可待因相当。

2.平喘作用

马兜铃去乙醇浸液0.5ml(2g/ml)能显著抑制0.5ml组胺(10g/ml)致痉的豚鼠离休气管平滑肌,表明具有一定的平喘作用。

3.祛痰作用

用测定麻醉兔呼吸道粘液分泌的方法证明口服马兜铃煎剂(1g/kg)有微弱的祛痰作用,效果不如紫苑及天南星。

4.抗炎作用

对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马兜铃10g/kg对20ul/只皮内注射组胺(50ug/ml)的所致小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5.抗菌作用

体外试验马兜铃水浸剂(1:4)对常见皮肤真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鲜北马兜铃果实及叶在试管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果实的作用比叶强,除去鞣质后仍然有效。

6.降压作用

马兜铃具有温和而持久的降压作用,适用于较早期的高血压病制剂及用法各地不尽相同,疗效亦略有差异。 马兜铃 马兜铃 常用配方 1.治伤寒后肺气喘促:马兜铃一分,木通(锉)一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紫苏茎叶一分。上四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入灯芯十五茎,枣三枚(劈破,同煎至七分,去滓,食后温服,日二。(《圣济总录》马兜铃汤)

2.治肺脏虚实不调,痰滞咳嗽,面目浮肿,颊赤虚烦:马兜铃、麻黄(去节)、五味子(炒)、甘草(炙)各一两。上捣筛,每服三钱,水盏,入砂糖少许,同煎至六分,食后临卧去滓温服。(《普济方》马兜铃汤)

3.治肺热咳嗽,气急喘促:马兜铃七枚,桑根白皮(锉)三两,甘草(炙)二两,升麻一两,灯芯一小束。上五味㕮咀,如麻豆大。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渣温服,一日三次。(《圣济总录》)

4.治久嗽不愈:用马兜铃五钱,蒌仁霜二钱,北五味一钱。俱炒共为末,每服一钱,早晚食后白汤调送。(《本草汇言》)

5.治血痔诸瘘疮:用马兜铃一两,甘草五钱,怀生地,于白术各二两。作五剂,水煎服。(《本草汇言》)

6.治久水,腹肚如大鼓者:水煮马兜铃服之。(《千金要方》)

7.治肺气热闭,下为癃闭或为淋涩:用马兜铃、怀生地各三钱,生甘草一钱,茯苓、木通、灯芯草各一钱五分。水煎服。(《本草汇言》)

8.治心痛:大马兜铃一个,灯上烧存性,为末,温酒服。(《摘玄方》)

9.治瘰疬久不消:用马兜铃三钱,当归、生地各二钱,牡丹皮一钱。日饮一剂,渐消。(《本草汇言》)

10.治鼻渊:马兜铃五钱,麻黄三钱,五味子一钱,甘草一钱,水二钟,煎一钟。加黑砂糖少许。卧时温服即愈。(《外科大成》马兜铃散)

11.治肺气喘嗽:马兜铃二两(只用里面子,去却壳,酥半两,入碗内拌和匀,慢火炒干),甘草一两(炙)。二味为末,每服一钱,水一盏,煎六分,温呷,或以药末含咽津亦得。(《简要济众方》)

12.治小儿肺虚,气粗喘促:阿胶一两五钱(麸炒),鼠粘子(炒香)、甘草(炙)各二钱五分,马兜铃五钱(焙),杏仁七个(去皮、尖),糯米一两(炒)。上为末,每服一、二钱,水一盏,煎至六分,食后温服。(《小儿药证直诀》阿胶散) 13.治久水腹肚如大鼓者:水煮马兜铃服之。(《千金方》)

14.治心痛:大马兜铃一个,灯上烧存性,为末,温酒服。(《摘元方》) 马兜铃 用药禁忌 1、虚寒咳喘及脾弱便泄者慎服。

2、该物种为中国植物图谱资料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并有脱水、酸中毒。

3、2012年来发现马兜铃含有的马兜铃酸有较强肾毒性。

4、国际肿瘤研究机构(IARC)2009年已将马兜铃酸列为1级致癌物,主要导致泌尿道上皮细胞癌、膀胱癌。因此,尽量不要使用含马兜铃的内服药。 毒性争议 2017年10月,有媒体指出:15年前,马兜铃酸被列为1类致癌物。包括欧洲、美国、中国台湾和香港地区纷纷禁止了含马兜铃酸的中药的使用,但在中国大陆许多家庭都备有含马兜铃酸成分的中成药。 一篇马兜铃酸的重磅论文,登上权威医学期刊《Science Translation Medicine》封面,该研究显示,含马兜铃酸的有毒草药,是导致亚洲肝癌的重要原因之一。也就是说,含马兜铃酸的中药,是中国人容易患肝癌的罪魁祸首之一。 园林绿化 常于郊野路边、林缘、灌丛中散生。在园林中宜成片种植,作地被植物,任其蔓延。亦可用于攀援低矮栅栏作垂直绿化材料。果实和根可药用。

由于发现有严重的致癌作用 ,建议少种植或不种植。 鉴别方法 形状鉴别 蒴果球形或长圆形,基部钝圆,背缝线纵棱较平直。种子宽略大于长,心形。以巨型马兜铃个大、黄绿色、不破裂者为佳。 马兜铃 显微鉴别 1.果瓣横切面

中隔一层,细胞呈细长形,壁孔较大,另一层细胞长方形或类圆形。

2.种子横切面

种皮最外层为1列棕色细胞,向内为1列木化细胞,内含方晶。 理化鉴别 1.该品乙醇浸出液,滴于滤纸上。置紫外灯下观察,显黄绿色萤光。

2.薄层色谱取该品粉末3g,加乙醇50ml,置水浴加热1h,滤过。滤液蒸乾,残渣加乙醇5ml溶解,作供试液,另取马兜铃乙醇溶液作对照液。取上述两种溶液各3μl点于同一矽胶G薄层板上。用氯仿-丙酮、冰醋酸(8:5:0.1)为展开剂,取出,晾乾,置日光灯检视,供试品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斑点。 化学成分 含马兜铃酸、木兰花碱、汉防己碱等。

兜铃的作用?

马兜铃,别称:兜铃、马兜零、臭铃铛、水马香果、臭拉秧子、独行根。是自然界中常见的野生植物,也是一种功效出色的药用植物,它全株都能入药,而且含有大量木兰花碱和马兜铃酸以及丰富的生物碱,入药后药用价值极高。

马兜铃的性微寒,味苦。归肺经、大肠经。具有清肺降气、止咳平喘、清肠消痔的作用。用于治疗肺热咳嗽,因性寒质轻,主要入肺经,味苦泄降,善清肺热,降肺气,又能化痰。治痔疮肿痛或者出血,又因入大肠经,能清除大肠积热,从而治疗痔疮肿痛或者出血。此外,马兜铃还可以用于肝阳上亢型高血压。而且马兜铃煎浸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史氏痢疾杆菌均有抑制作用。马兜铃水浸剂对常见致病性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中草药:马兜铃的功效与作用

【中文名】:马兜铃(《药性论》)

【类别】:果实类

【异名】马兜零(《蜀本草》),马兜苓(《珍珠囊》),兜铃(《本草述钩元》),水马香果(《江苏植药志》),葫芦罐(《东北药植志》),臭铃铛(《河北药材》),蛇参果(《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马兜铃科植物北马兜铃或马兜铃的干燥成熟果实。

【植物形态】①北马兜铃,又名:圆叶马兜铃。

多年生缠绕或匍匐状细弱草本。根细长,圆柱形,直径3~8毫米,黄褐色。茎草质,绿色,长达1米或更长。叶互生,叶柄丝状,长约1.5~2厘米,叶片三角状阔卵形,长2.5~7厘米,宽2.5~7.5厘米,先端钝或钝尖,基部心形,全缘,叶面绿色,背面淡绿色,基出脉5~7条,较明显。花3~10朵,簇生于叶腋间;花梗细,长约1.5厘米;花被暗紫色,长1.5~3.5厘米,略弯斜,两侧对称,上部呈斜喇叭状,先端渐尖,中部呈管状,下部包住花柱,膨大成球形;雄蕊6,几无花丝,贴生于肉质花柱上,花药2室,纵裂;子房下位,长柱形,长约7毫米,花柱6,愈合成柱体,柱头短。蒴果例广卵形或椭圆状倒卵形,长3~4厘米,直径2~3厘米,初期绿色,成熟时黄绿色,沿室间开裂为6瓣,果柄上裂成5~6条丝状。种子扁平,三角状,边缘具白色膜质的宽翅。花期7~8月。果期9月。

生于山沟、溪边或林缘的灌木丛间。分布吉林、黑龙江,辽宁、河北、河南、内蒙古、山西、陕西、甘肃、山东等地。

②马兜铃

多年生缠绕:秃匍匐状细弱草本。叶互生,叶柄较细,长约1~1.5厘米;叶片三角状狭卵形,长3~8厘米,宽1.8~4.5厘米,中部以上渐狭,先端钝圆或微凹,基部心脏形,两侧圆耳形,老时质稍厚,基出脉5~7条,较明显。花较大,单生于叶腋间,花梗细,长1~1.5厘米;花被暗紫色,长3~5厘米,内被细柔毛,有5条纵脉直达花被顶端;雄蕊6;子房下位,长柱形,花柱6,肉质短厚,愈合成柱体,柱头短。蒴果近圆形或矩圆形,长4~5厘米,直径3~4厘米。花期7~8月。果期9月。

生于山坡丛林中。分布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广西、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等地。

以上两种植物的根(青木香)、茎叶(天仙藤)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采集】9~10月果实由绿变黄时连柄摘下,晒干。

【药材】干燥的果实,卵圆形或长圆形,长3~5厘米,直径2~3厘米。外皮灰绿色或灰黄色,有6条凸起的波状纵棱,其间夹有6条顺纹及横向的细脉纹。一端较平,有小脐,一端有细柄。果皮轻脆,易裂为6瓣,果柄亦随着分裂为6条线。果内包有6排平叠的种子。种子扁平三角形或扇形片状,边缘淡棕色,中心棕色,一面附有薄膜。种仁乳白色,有油性。气特异,味苦。以个大、完整、灰绿色者为佳。

主产河北、山东、陕西、辽宁、山西,河南、黑龙江等地。甘肃、江西、内蒙古、吉林、江苏、湖南、湖北、四川、浙江等地亦产。

此外,在甘肃尚用大叶马兜铃的果实作马兜铃入药。

【化学成份】果实及种子含马兜铃酸(aristolochicacid)、马兜铃次酸(aristolochinicacid)、木兰碱(magnoflorine)、青木香酸(debilicacid)等。

【炮制】马兜铃:搓碎去筋,筛净泥土。蜜兜铃:取净马兜铃,加炼熟的蜂蜜与开水少许拌匀,稍闷,置锅内用文火炒至不粘手为度,取出,放凉。(每马兜铃100斤,用炼熟蜂蜜25~30斤)

【性味】苦,寒。

①《药性沦》:”平。”

②《开宝本草》:”味苦,寒,无毒。”

③《纲目》:”微苦辛。”

【归经】入肺经。

①李杲:”入手少阴经。”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经。”

【功用主治】清肺降气,化痰止咳。用于肺热喘咳、痰中带血,咯血,失音,痔瘘肿痛。清肺降气,止咳平喘,清肠消痔。

用于肺热咳喘,可配桑白皮、贝母。亦用于肺阴虚有热之咳喘,可配阿胶。

①《药性论》:”主肺气上急,坐息不得,咳逆连连不可。”

②《日华子本草》:”治痔瘘疮,以药于瓶中,烧熏病处。”

③《开宝本草》:”主肺热咳嗽,痰结喘促,血痔瘘疮。”

④《珍珠囊》:”利小便。主肺热,安肺气,补肺。”

⑤《本草求原》:”治肺中湿热,声音不清,痰喘咳嗽。小儿麻疹内陷,喘满声暗,宜加用之。”

⑥《现代实用中药》:”治咯血。”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3钱。

【宜忌】虚寒咳喘及脾弱便泄者慎服。

【选方】①治肺气喘嗽:马兜铃二两(只用里面子,去却壳,酥半两,入碗内拌和匀,慢火炒干),甘草一两(炙)。二味为末,每服一钱,水一盏,煎六分,温呷,或以药末含咽津亦得。(《简要济众方》)

②治小儿肺虚,气粗喘促:阿胶一两五钱(麸炒),鼠粘子(炒香)、甘草(炙)各二钱五分,马兜铃五钱(焙),杏仁七个(去皮、尖),糯米一两(炒)。上为末,每服一、二钱,水一盏,煎至六分,食后温服。(《小儿药证直诀》阿胶散)

③治久水腹肚如大鼓者:水煮马兜铃服之。(《千金方》)

④治心痛:大马兜铃一个,灯上烧存性,为末,温酒服。(《摘元方》)

【临床应用】马兜铃具有温和而持久的降压作用,适用于较早期的高血压病

制剂及用法各地不尽相同,疗效亦略有差异。一醇浸煎剂:取马兜铃1斤捣碎,加入20%乙醇溶液3000毫升,置于密闭瓦罐中,时加振荡,浸渍1周后连罐嫩煮2/J埘,加压过滤,得药液约lOoo毫升,待凉后加入1/lO量的95%乙醇,摇匀备用。每毫升约含生药0.5克。视病情轻重每日用12~20毫升,分3次食后服。观察Ⅰ、Ⅱ、Ⅲ期高血压病共121例,一般在服药5~15天后,血压即见下降,平均下降幅度为28/15毫米汞柱。其中舒张压显著降低(21毫米汞柱以上)的29例(占24%),轻度降低(11~20毫米汞柱)的60例(占49.6%),合计有效降压率为73.6%。Ⅰ及Ⅱ期患者的疗效较晚期病人为佳。服药后降压曲线呈缓慢下降,也有部分病例呈波动状下降。同时有3/4患者的临床症状(头昏、头痛、心悸、失眠等)得到显著改善或消失。停药后,早期病人大部分仍能保持正常,而Ⅱ期以后的大部分患者在停药20天至数月后即有回升趋势,但所达到的高度较治疗前为低;如再继续服药,仍可迅速见效。服药期间除少数病例有恶心感、腹泻、食欲减退外,未见其它副作用。经验认为,醇浸煎剂每日量以15毫升较为适宜,血压显著下降后仍应继续服药至少两周以上,长期服用亦不产生任何严重副作用。二流浸膏:每500毫升含生药1斤。开始每日3次,每次2毫升,以后可逐渐增至5毫升。观察32例,经1个月左右治疗,平均降压26/15毫米汞柱,其中舒张压显著减低和轻度减低(标准同前)的分别占34.4%和25.0%,合计降压有效率为59.4%。一般于7~14天出现降压效果。但对临床症状的改善尚不够完全满意,多数仍须结合其它方法随症治疗。服药后除个别病例发生恶心外,大多无不良反应。三煎剂:每日用马兜铃15克,加水500毫升煎至半量,分3次食后服。37例患者服药15~25日后,舒张压显著下降者10例,轻度下降9例,无效16例,平均降压28/13毫米汞柱。停药后一部分病人血压一度回升,短期内均自然平复。观察时间最长者278日,血压未见回升。大部分病人症状亦有改善,其中以头痛、头昏改善最为显著。副作用主要为胃纳不佳和软弱,但多不影响治疗。

提醒您:马兜铃 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89528.html

(0)
氨基酸肥料氨基酸肥料
上一篇 2023年3月17日 上午5:45
下一篇 2023年3月17日 上午5:46

相关推荐

  • 安格斯牛利润

       安格斯牛具有良好的肉用性能,被认为是世界上专门化肉牛品种中的典型品种之一,并且适应性强,耐寒抗病,养殖效益高,为养殖户们带来很大经济价值。本文就为大家介绍下安格斯牛利润,内容如下:    安格斯牛养殖成本    1、(养牛成本:300-1100斤养牛所有成本)    2、(引进安格斯牛肉牛犊费用:300斤肉牛犊按照4500元计算)+(饲料费用4900元…

    肥料资讯 2023年3月2日
    00
  • 一年四季猪病防疫大不同早知道

      在养猪的过程中,猪病防疫成为了养殖管理过程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在了解猪病防疫的时候,先了解一下猪的生理特性,猪的生理特性也和天体运行规律有关,跟气候、季节更密切相关。因此,养猪场管理也应根据季节的特点,而转变猪场疾病的防疫重点。在这里小编就给养殖户们讲解一下,季节与猪病的关系。      春季,气候特点是温暖,以发生营养性疾病居多。营养问题分营养不良和营养…

    肥料资讯 2023年2月10日
    00
  • 拓扑进口肥料效果怎么样?用过的人都说好值得买!

    这阵子琢磨着给家里的那几盆花草还有阳台种的番茄换换伙食,听人说这个“拓扑”牌的进口肥料,说是比利时、荷兰那边过来的,效果挺神。心痒痒,就想着搞点试试。 寻肥记 找这个肥料还费点功夫。先是在附近的农资店问一圈,小店基本没有,都说没听过。后来跑到大一点的农资市场,才在角落里一家看起来挺专业的店里找到。老板拿出来几包,花花绿绿的,有写着“比利时进口硫酸钾”的,还有…

    肥料资讯 4天前
    00
  • 梓树(梓树为什么是做棺材的)

    梓树到底是什么树呢? 梓树,梓树树体端正,冠幅开展,叶大荫浓,春夏满树白花,秋冬荚果悬挂,形似挂着蒜苔一样,因此也叫蒜苔树,是具有一定观赏价值的树种。别名:楸(长编),花楸、水桐、河楸(河南经济植物志),臭梧桐(东北植物检索表),黄花楸(云南造林树),水桐楸(湖南衡山),木角豆(杭州药用植物志)。 梓树为紫葳科梓属乔木植物,高达15m。树冠倒卵形或椭圆形,树…

    肥料资讯 2022年12月10日
    00
  • 覆盆子氨基酸螯合多元素:提升农业种植效果的关键!

    覆盆子氨基酸螯合多元素:提升农业种植效果的关键! 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农业生产方式也在不断升级。而在农业生产中,肥料的使用是不可或缺的一环。而今天要介绍的是一种新型的肥料——覆盆子氨基酸螯合多元素。这种肥料具有很强的作用,可以提升农业种植效果,帮助农民获得更好的收成。 一、覆盆子氨基酸螯合多元素的作用 1.提高作物的抗逆性 覆盆子氨基酸螯合多元素中的氨基…

    肥料资讯 2023年3月17日
    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自6.2开始主题新增页头通知功能,购买用户可免费升级到最新版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