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霉素的理化性质与作用如何?用法与用量怎样?
【理化性质】
链霉素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无臭或几乎无臭,味微苦;有吸湿性。在水中易溶,在乙醇微溶,在氯仿、乙醚中不溶。水溶液较稳定,在常温下可保存1周以上。在pH3~7较稳定,在碱性环境(pH7.8)下抗菌活性增强,在pH<3或pH>8极易降解失效。遇强酸、强碱、脲或其他羰基化合物、半胱氨酸或其他巯基化合物、氧化剂或还原剂,其抗菌活性降低。
【作用与用途】
链霉素是一种高效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结核菌属、布氏杆菌属、嗜水气单胞菌、嗜血杆菌属、李斯特菌、奴卡氏菌、巴斯德氏菌属等革兰氏阴性菌都有很强的抗菌作用,但是对很多细菌的抑菌浓度变化很大,为0.3~128克/米3。抗菌作用还容易受到pH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本品的作用机理主要是干扰氨基酸-tRNA和30S核糖体亚基结合而抑制肽链的延长。链霉素与该链的结合是不可逆的,因此,链霉素具有杀菌作用。链霉素可防治鱼类、蛙、虾、蟹、鳖和龟等水产动物的类结疖症、疖疮病、弧菌病及细菌性败血症等。并常用于预防和治疗产后感染,与青霉素连用,防止鱼类长途运输时水质恶化。
【用法与用量】
(1)口服:50~170毫克/千克鱼体重,连用10天。
(2)注射:当采用本品治疗比较严重的亲鱼打印病、竖鳞病时,可以采用肌肉注射或者腹腔注射硫酸链霉素20万国际单位。鳗和鱼类肌注5万~10万国际单位/千克体重,鳖细菌性疾病肌注20万国际单位/千克体重。亲鱼产后预防继发性感染肌注用量为5万~20万国际单位/千克体重。
(3)浸泡:鳖腐皮病可用10克/米3浸浴48小时;用100克/米3双氢链霉素浸洗,可预防鳗苗水霉病。防止鱼类长途运输时水质恶化,使用剂量一般为5万~20万国际单位/升。
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农业出版社《实用药用动物养殖技术》
链霉素治疗什么病
问题一:链霉素治什么病情 病情分析:你好青霉素与链霉素都是消炎药都具有广谱抗菌的作用。平时多注意休息多喝点水可以口服一些川贝枇杷膏治疗以清淡饮食为主注意生活与饮食的规律多吃一些绿色蔬菜与水果还要忌口烟酒辛辣饮食海鲜牛羊肉也要注意。
问题二:链霉素,名称 中文名称: 链霉素
英文名称: Streptomycin
药品介绍
常用其硫酸盐,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无臭或几无臭,味略苦;有引湿性。在水中易F,在乙醇或氯仿中不溶。其20%水溶液的pH为4.5―7。水溶液较稳定;遇强酸、强碱、脲或其他羰基化合物、半胱氨酸或其他巯基化合物易灭活。
药理作用:
对布氏杆菌、土拉伦杆菌、鼠疫杆菌、小螺菌、肉芽肿英膜杆菌、结核杆菌等有良好的抗菌作用。虽然一些肠道需氧革兰阴性杆菌,如沙门菌痢疾杆菌、克雷白杆菌、大肠杆菌、肠杆菌属等也包括在本品的抗菌谱中,但由于耐药菌株广泛存在而不能应用于这些微生物感染疾病。
肌注0.5g或1g后,30分钟血药浓度达高峰,分别为15-20μg/ml或30―40μg/ml。有效血浓度约可维持12小时。本品的蛋白结合率约为35%,是氨基糖苷类中最高者。注射后24小时内,有30%-90%的药物自尿中原形排出。本品的半衰期随年龄而延长,青年人t1/2为2―3小时,40岁以上可延长到9小时或更高。无尿者的t1/2为50―100小时。
本品可渗入腹腔和胸腔积液、结核性脓腔,透过胎盘进入羊水和胎儿循环中,但不易透过血脑屏障。
适应症
临床上主要用于结核杆菌感染,也用于布氏杆菌病、鼠疫以及其他敏感菌所致的感染。
注意事项
1.本品可引起口麻、四肢麻感等一时性的症状,此种症状往往与药品的质量有关。
2.对第八对颅神经有损害作用,可引起前庭功能障碍和听觉丧失,若发现耳有堵塞感或耳鸣,应立即停药。
3.对肾脏有轻度损害作用,可引起蛋白尿、管型尿,一般停药后可恢复,肾功能不全者应慎用。
4.若引起荨麻疹、药物热、关节痛、肌肉痛、粘膜水肿、嗜酸性细胞增多、药物性肺炎、急性喉水仲、血管神经性水仲、接触性皮炎等过敏症状,应及时停药,并对症处理。
5.可引起过敏性出血性紫癜,应即停药,并给予大量维生素C治疗。
6.偶引起过敏性休克。本品皮试的阳性率低,与临床上发生过敏反应的符合率也不高,不应过于信赖。
用法用量
口服不吸收,只对肠道感染有效,现已少用。系统治疗需肌注,一般应用1次0.5g,1日2次或1次0.75g,1日1次。1―2周为1疗程。用于结核病,1日剂量为0.75―1g,1次或分成2次肌注。儿童剂量1日15―25mg/kg,分2次给予;结核病治疗则1日20mg/kg,隔日用药;新生儿1日10―20mg/kg。
用于治疗结核病时,常与异烟阱或其他抗结核药联合应用,以避免耐药菌株的产生。
问题三:链霉素的使用说明 注射用硫酸链霉素使用说明书【药品名称】通用名:注射用硫酸链霉素商品名:英文名:Streptomycin Sulfate for Injection汉语拼音:Zhusheyong Liusuan Lianmeisu本品主要成分为硫酸链霉素,其化学名为O-2-甲氨基-2-脱氧-a-L-葡吡喃糖基-(1→2)-O-5-脱氧-3-C-甲酰基-a-L-来苏呋喃糖基-(1→4)-N,N-二脒基-D-链霉胺硫酸盐。其结构式为:分子式:(C21H39N7O12)2・3H2SO4分子量:1457.40【性状】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的粉末。【药理毒理】硫酸链霉素为一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链霉素对结核分枝杆菌有强大抗菌作用,其最低抑菌浓度一般为0.5mg/ml。非结核分枝杆菌对本品大多耐药。链霉素对许多革兰阴性杆菌如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变形杆菌属、肠杆菌属、沙门菌属、志贺菌属、布鲁菌属、巴斯德杆菌属等也具抗菌作用;脑膜炎奈瑟菌和淋病奈瑟菌亦对本品敏感。链霉素对葡萄球菌属及其他革兰阳性球菌的作用差。各组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厌氧菌对本品耐药。链霉素主要与细菌核糖体30S亚单位结合,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细菌与链霉素接触后极易产生耐药性。链霉素和其他抗菌药物或抗结核药物联合应用可减少或延缓耐药性的产生。【药代动力学】肌内注射后吸收良好。主要分布于细胞外液,并可分布至除脑以外的全身器官组织,本品到达脑脊液、脑组织和支气管分泌液中的量很少;但可到达胆汁、胸水、腹水、结核性脓肿和干酪样组织,并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组织。蛋白结合率20%~30%。血消除半衰期(t1/2b)2.4~2.7小时,肾功能减退时可显著延长。本品在体内不代谢,主要经肾小球滤过排出,给药后24小时尿中排出80%~98%,约1%从胆汁排出,少量从乳汁、唾液和汗液中排出。本品可经血液透析清除相当量。【适应症】1.本品主要与其他抗结核药联合用于结核分枝杆菌所致各种结核病的初治病例,或其他敏感分枝杆菌感染。2.本品可单用于治疗土拉菌病,或与其他抗菌药物联合用于鼠疫、腹股沟肉芽肿、布鲁菌病、鼠咬热等的治疗。3.亦可与青霉素或氨苄西林联合治疗草绿色链球菌或肠球菌所致的心内膜炎。【用法用量】1.成人常用量(1)肌内注射,一次0.5g(以链霉素计,下同),每12小时1次,与其他抗菌药物合用;细菌性(草绿链球菌)心内膜炎,肌内注射,每12小时1g,与青霉素合用,连续1周,继以每12小时0.5g,连续1周;60岁以上的患者应减为每12小时0.5g,连续2周。(2)肠球菌性心内膜炎,肌内注射,与青霉素合用,每12小时1g,连续2周,继以每12小时0.5g,连续4周。(3)鼠疫,肌内注射,一次0.5~1g,每12小时1次,与四环素合用,疗程10日。(4)土拉菌病,肌内注射,每12小时0.5~1g,连续7~14日。(5)结核病,肌内注射,每12小时0.5g,或1次0.75g,一日1次,与其他抗结核药合用;如采用间歇疗法,即每周给药2~3次,每次1g;老年患者肌内注射,一次0.5~0.75g,一日1次。(6)布鲁菌病,每日1~2g,分2次肌内注射,与四环素合用,疗程3周或3周以上。2.小儿常用量 肌内注射,按体重每日15~25mg/kg,分2次给药;治疗结核病,按体重20mg/kg,一日1次,每日最大剂量不超过1g,与其他抗结核药合用。3.肾功能减退患者:按肾功能正常者链霉素的正常剂量为每日1次,15mg/kg肌内注射。肌酐清除率50~90ml/min,每24小时给予正常剂量的50%;……
说明链霉素和庆大霉素的主要不同点
链霉素和庆大霉素都是抗生素,它们的主要区别如下:
1、化学参数不同
链霉素的化学参数:分子式:C21H39N7O12,分子量:581.57400,精确质量:581.26600;
庆大霉素的化学参数:分子式:C60H123N15O21,分子量:1390.71000,精确质量:1389.90000。
2、物化性质不同
链霉素的物化性质:结晶粉末,密度:1.98g/cm3,沸点:948.2ºCat760mmHg,闪点:527.3ºC;
庆大霉素的物化性质:透明琥珀色液体,密度:1.3g/cm3,沸点:669.4ºCat760mmHg,闪点:358.6ºC。
3、起源不同
链霉素的起源:1943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罗格斯大学教授赛尔曼·A·瓦克斯曼从链霉菌中析离得到,是继青霉素后第二个生产并用于临床的抗生素,瓦克斯曼也因此获得195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庆大霉素的起源:中国独立自主研制成功的广谱抗生素,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科技成果之一。它开始研制于1967年,成功鉴定在1969年底,取名“庆大霉素”,意指庆祝“九大”以及庆祝工人阶级的伟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链霉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庆大霉素
链霉素的作用机理是什么?
作用于细菌体内的核糖体,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并破坏细菌细胞膜的完整性。敏感菌具有氧依赖性抗生素跨膜转运系统,链霉素可首先经被动扩散通过细胞外膜孔蛋白,然后经此转运系统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并不可逆地结合到分离的核糖体30S亚基上,导致A位的破坏,进而:
1、阻止氨酰tRNA在A位的正确定位,干扰功能性核糖体的组装,抑制70S始动复合的形成;
2、诱导tRNA与mRNA密码三联体错误匹配,引起完整核糖体的30S亚基错读遗传密码,导致异常的、无功能的蛋白质合成;
3、阻碍终止因子与A位结合,使已合成的肽链不能释放,并阻止70S完整核糖体解离;
4、阻碍多核糖体的解聚和组装过程,造成细菌体内的核糖体耗竭。
扩展资料:
用途:
链霉素为微生物源杀细菌剂,可有效防治植物细菌病害,例如苹果、梨火疫病、烟草野火病、蓝霉病、白菜软腐病、番茄细菌性斑腐病、晚疫病、马铃薯种薯腐烂病、黑胫病、黄瓜角斑病、霜霉病、菜豆霜霉病、细菌性疫病、芹菜细菌性疫病、芝麻细菌性叶斑病。
稳定性:
链霉素为白色无定形粉末,有吸湿性。易溶于水,不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强酸、强碱条件下不稳定。硫酸链霉素制剂外观为黄色粉末,密度0.38g/L,pH1.5~3.5,易溶于水,呈微酸性,在中性和酸性条件下稳定,碱性条件下易失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链霉素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88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