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蚜虫的防治方法与技术要点是什么?
面对玉米蚜害虫,一般采取的主要治理手段有农业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农药和生物防治的效果比化学防治要低,但在化学防治中,对于药剂以及用药时间的选择,也要有一个明确的了解和辨别。
玉米蚜虫又称玉米缢管蚜,广泛分布于我国的东北、华东、 华北、华南、西北、西南等玉米产区。这种蚜虫除损害玉米外,对于高粱、大麦、 谷子、小麦、水稻等作物也有非常大的危害作用。是一种常见的有害虫类。
玉米蚜虫对于玉米的具体危害。
在玉米的开苗期内,玉米蚜虫会聚集在嫩叶的背部及心叶进行啃食,穗期会聚集在雄花的·花萼和穗梗上、雌穗苞叶花丝及其上下邻叶进行危害。在玉米的抽雄期, 影响玉米植物的扬花授粉, 造成雌穗出现明显的秃尖和少行缺粒。蚜虫在叶片上,除了吸取玉米的汁液,也会排泄大量“蜜露”,这种“蜜露”会影响玉米的光合作用, 引发霉菌寄生,导致被害植株长势衰弱,引起发育不良和不结穗等问题。最终影响玉米产量的减少。
对于绿色无农药的植物而言,会使用农业防治和生物防治。
一般情况下,农业防治主要包括有加强田间管理、合理轮作、 清除田边杂草、合理施肥、需要灌溉、选用抗病品种等,要注意在发病初期及时处理虫害问题,能够防止虫害病的蔓延。但农业防治需要耕作者有丰富的经验以及长时间的巡视排查。生物防治分为以虫治虫和以鸟治虫两种,以虫治虫如麦蚜茧蜂、 中华草蛉、黑带食蚜蝇、草间小黑蛛等对玉米蚜虫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以鸟治虫如喜鹊、斑鸠、家燕、白头鹎等鸟类也会食用蚜虫。对其防治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不能将虫治虫和以鸟治虫同时进行,否则会导致鸟类对于有益的昆虫也进行捕捉,降低了防治效果。
根据防治效果的高低,一般采用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目前是治理玉米蚜虫应用最广泛、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像阿维菌素、 吡虫啉、吡蚜酮、啶虫脒等药剂,只要根据当地情况进行合理的稀释和喷洒。就会有非常好的防治效果。而且有持效期长、 施用简便、成本低、环境影响小等优点。但在使用化学药剂上,也要特别注意药剂的挑选,在保证药效的前提下,优先选择低浓度,能杀灭蚜虫也保护天敌的农药。对于用药时间也要注意,一天时间中的选择以及发病过程的时间选择都对防治效果有不同的影响。要看具体现实情况来进行喷洒。
玉米蚜有哪些危害?
玉米蚜:玉米蚜又称腻虫,各地发生普遍,常年为害中等偏轻。以成虫、若虫刺吸玉米叶片等组织的汁液,使叶片变黄或发红,影响生长发育,严重时植株枯死。此外,玉米蚜还可分泌蜜露招致霉菌寄生,影响光合作用。此虫还可为害小麦、水稻、高粱及马唐等杂草。
玉米蚜是什么?
玉米蚜〔Rhopalosiphum maidis(Fitch)〕属同翅目,蚜科。除为害玉米、高粱、麦类、水稻等作物外,尚能在狗尾草、马唐、稗草、芦苇等37种禾本科杂草上寄生。
为害状
成、若蚜群集于作物心叶为害,刺吸植株汁液。苗期受害严重时,植株生长发育不良,甚至枯死;穗期除吸取植株营养外(彩版五,27),排泄的“蜜露”,引起煤污病,影响光合作用,使千粒重下降。此外,还传播玉米矮花叶病毒,为害更大。
形态特征
有翅孤雌胎生蚜体长1.6~1.8毫米,翅展5.6毫米。头、胸黑色发亮,腹部黄绿色或墨绿色,第三、四、五节两侧各具黑色小点1个。触角6节,黑色,长1.2毫米,第三节上有感觉圈12~19个,呈不规则排列。复眼红褐色。中额瘤及额瘤稍隆起。翅透明,中脉3叉。足黑色,腿节和胫节末端色较淡。腹管长圆筒形,端部收缩,上具覆瓦状纹。尾片圆形,中部微收缢,有小刺突瓦纹,有曲毛4~5根。腹管与尾片为黑色。无翅孤雌胎生蚜体长1.8~2.2毫米,淡绿色或墨绿色,附肢黑色,薄披白粉。复眼红褐色。触角6节,长0.6~0.7毫米,第三、四、五各节无感觉圈。腹管长圆筒形,上具覆瓦状纹。尾片圆锥形,中部微收缢,其他征状与有翅孤雌胎生蚜相似。
发生特点
玉米蚜冬季以成、若蚜在麦类及早熟禾、看麦娘等禾本科杂草的心叶里越冬。翌年随气温上升开始活动,大部集中在麦类的心叶里繁殖,随植株生长向上移动。麦子由乳熟进入黄熟,杂草继续衰老,陆续产生有翅迁移蚜,形成第一次迁飞高峰,陆续向春玉米、高粱和杂草上繁殖。春玉米进入乳熟期,雄穗开始枯黄,又产生有翅迁移蚜,形成第二次迁飞高峰,迁至夏玉米、高粱和禾本科杂草上繁殖。秋季,随气温下降,夏玉米逐渐枯黄和杂草的衰老,产生第三次迁飞高峰,陆续迁飞到麦苗和杂草上越冬。
防治方法
(1)清除杂草。结合中耕,清除田边、沟边等处禾本科杂草,消灭孳生基地。
(2)保护和利用天敌。当田间小黑蛛数量较多的情况下,选用对天敌无害的抗蚜威防治。
(3)当蚜虫盛发前进行田间喷药防治。用40%乐果乳油或40%氧化乐果乳油1500~2000倍液;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3000~5000倍液,每667平方米用上述稀释药液60~80千克喷雾,也可按667平方米用药量对水14~30千克进行低量喷雾。
(4)根区施药。用30%克百威(呋喃丹)颗粒剂,每667平方米1000克拌细土10~15千克,在玉米蚜初发阶段,开浅沟埋施在根际附近,药效长达30天左右。
玉米蚜虫影响玉米生长,玉米蚜虫怎么防治?
农业防治。铲除田边及田内杂草,可减少虫源。化学药物防法。3%啶虫脒乳油2000倍液、25%高渗咇虫啉乳油2000倍液、或10%吡虫啉乳油3000倍液、或高效氯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喷雾防治。注意打匀打透。种子发芽后,在喷洒一次药物,就能有效预防蚜虫。一般用70%噻虫嗪种衣剂包衣,或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拌种,对苗期蚜虫防治效果较好。再是,要注意改善玉米生长环境,如果不打除草剂,就要在玉米苗期开始及时锄掉田间杂草。
如果玉米发现大量蚜虫必须得喷洒农药,如果不打药将严重危害秋收,减产特别明显,喷洒农药一定要按照说明书要求来,使用普通喷雾器,进行背面喷洒,这样作用比较好,喷洒过程一定要注意安全!蚜虫靠刺吸植物的汁液为生。蚜虫严重危害时,可使植物生长缓慢,会造成叶片及茎秆干枯,也是老百姓常提到的:庄稼都被被腻虫腻死了。植物被刺吸后,不光失去营养,所造成的创伤口容易被病菌侵染造成病害。
不过现在好了有无人机喷药防治轻松多了。但是不管采取那种防治,我们都要讲究效益优先,如果防治了,玉米没有增产,还和未防治一样,而且还增加了成本,这样的防治犹如不,劳民伤财的事不要干。也可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10%吡虫啉粉剂2000倍液、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喷雾。或者每亩用40%乐果乳油50毫升,兑水500升,伴15千克细沙制成毒土,均匀撒在玉米植株心叶每株约1克。
在玉米播种之前,用30%噻虫嗪悬浮种衣剂按照药种比1:200~400的比例进行拌种。将种衣剂均匀包裹在玉米种子表面,在阴凉处晾干后播种。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87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