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杀菌剂有哪些
土壤杀菌剂的种类:溴甲烷、氰氨化钙、棉隆、敌克松、恶霉灵。
1、溴甲烷:温度越高,熏蒸作用越强。由于溴甲烷对病菌、杂草、线虫、昆虫和螨类等均有效,并且使用溴甲烷对黄瓜、番茄有明显的增产效果,目前使用较为广泛。
2、氰氨化钙:一般先将土杂粪撒入棚中,用旋耕机旋耕后将氰氨化钙均匀撒施在棚地上,然后再用旋耕机打匀,覆盖地膜。
3、棉隆:一种低毒的土壤消毒剂,相对于氰氨化钙和溴甲烷来说更安全。
4、敌克松:毒性很大,做成的杀菌剂都必须稀释。
5、恶霉灵:在酸、碱土壤中均稳定,可被植物吸收分解,同时促进植物生长,被广泛使用。
土壤消毒杀菌用什么好
播种或扦插前对苗圃土壤进行消毒,可消灭病菌,确保苗木安全。常用且效果较好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五氯硝基苯
每平方米苗圃地用75%五氯硝基苯4克、代森锌5克,混合后,再与12千克细土拌匀。播种时下垫上盖。防治由土壤传播的炭疽病、立枯病、猝倒病、菌核病等有特效。
(2)福尔马林
每平方米苗圃地用福尔马林50毫升加水10千克均匀地喷洒在地表,然后用草袋或塑料薄膜覆盖,闷10天左右揭掉覆盖物,使气体挥发,两天后可播种或扦插。防治立枯病、褐斑病、角斑病、炭疽病效果良好。
(3)波尔多液
每平方米苗圃地用等量式(硫酸铜∶石灰∶水的比例为1∶1∶100)波尔多液2.5千克,加赛力散10克喷洒土壤,待土壤稍干即可播种扦插。对防治黑斑病、斑点病、灰霉病、锈病、褐斑病、炭疽病效果明显。
(4)多菌灵
多菌灵能防治多种真菌病害,对子囊菌和半知菌引起的病害防治效果好。土壤消毒用50%可湿性粉剂,每平方米拌1.5克,可防治根腐病、茎腐病、叶枯病、灰斑病等,也可按1∶20的比例配制成毒土撒在苗床上,能有效地防治苗期病害。
(5)硫酸亚铁
用3%溶液处理土壤,每平方米用药液0.5千克,可防治针叶树的苗枯病,桃、梅缩叶病,兼治缺铁引起的黄化病。
(6)代森铵消毒
代森铵杀菌力强,能渗入植物体内,在植物体内分解后还有一定肥效。用50%水溶代森铵350倍液,每平方米苗圃土壤浇灌3千克稀释液,可防治黑斑病、霜霉病、白粉病、立枯病等多种病害。
土壤消毒用什么药?
土壤消毒常用熏蒸剂氯化苦(三氯硝基甲烷),溴化甲基熏蒸剂,油剂敌线酯(氰土灵)和颗粒剂棉隆(二甲基嗪),其中使用最多最普遍的是氯化苦。由于用熏蒸剂消毒时所产生的烟雾对环境污染比较严重,而且还会对周围作物会造成伤害,一般不推荐使用,可以选择使用油剂和颗粒剂。
熏蒸法:一瓶盖甲醛溶液,稀释80倍,拌入一盆土中后将土装入封闭的塑料袋,2周后取出,晾晒1周即可。使用甲醛溶液熏蒸法比较方便有效,但操作时一定要注意安全,甲醛有很强的杀伤力,一定要远离鼻、口。熏蒸后一定要加以晾晒,让甲醛药力消失,以便危害盆花。
土壤消毒注意事项
消毒时土壤湿度应保持在60%~70%。如遇连续晴天,湿度达不到60%,就需要提前浇地。浇地后3~4天(湿度以手捏成团、1米高处落地能散开为标准),各种病原菌及根结线虫对药剂处于敏感状态,杂草种子准备萌芽,更容易被土壤消毒剂杀死。
施用土壤消毒剂后覆盖的塑料薄膜不能太薄,最好用无透膜(不透气)或厚度在0.04毫米以上的塑料薄膜。塑料薄膜四边要压好,注意不能有破损,最好用新膜,以防止漏气而降低消毒效果。从旋耕到覆膜最好在2~3小时完成。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土壤消毒
土壤消毒一般都使用哪些药剂和方法?
目前国内外使用的土壤消毒剂种类很多,经常用的有4~5种,其中包括熏蒸剂氯化苦(三氯硝基甲烷),溴化甲基熏蒸剂,油剂敌线酯(氰土灵)和颗粒剂棉隆(二甲基嗪)。使用最多最普遍的是氯化苦。
不同消毒剂各有其优缺点。熏蒸剂的烟雾对环境污染严重,对周围作物会造成伤害,因此近年来用得较少。而油剂和颗粒剂,特别是微粒剂,气体发生较弱,不论何时何地均可使用,而且没有刺激臭味,使用很安全,因此使用油剂和颗粒剂的越来越多。
油剂和颗粒剂的使用方法是在地温升至15℃以上时,将药剂按每667米245千克撒入土壤,深翻到20厘米处。撒布时要带口罩和手套,以免吸入口内和接触皮肤,造成损害。这种药剂由于发生的气体少,扩散的范围窄,与土壤混合的效果受到一定限制,因此翻地时可与土壤掺合一下,效果更好。
为了发挥药剂的效果,土壤必须保持一定的湿度,以便使药剂充分分解,释放出气体状的水溶性活性成分,杀死土壤中的病原菌和线虫等。因此施药后要向土壤中洒水,使土壤水分保持40%~50%。在露地可覆盖地膜密闭,不使气体扩散到周围空气中去。这样在地温15℃以上,经10天,或地温12~13℃,经15~20天,即可达到消毒的目的。在大棚和温室内,扣棚后,以同样的方法,只要连续3天是晴天,即可彻底消毒。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86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