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原地区,蛋鸡群白血病的发病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近年来有上升趋势,随着蛋鸡饲养规模加大,该病的危害日趋严重。故撰此文,以减少养鸡场户的损失。
病原
鸡白血病是由禽白血病肉瘤病毒群中病毒引起的鸡多种肿瘤性疾病的统称,病原为反转录病毒科禽白血病病毒属禽白血病病毒,分为A、B、C、D、E5个亚群。蛋鸡群常见的为A亚群,偶尔可分离到B亚群。C、D亚群非常少见。E亚群是常见的内源性白血病病毒,它以基因形式地与宿主细胞DNA结合在一起,几乎与肿瘤形成无关,其致病性也很低。野鸡中分离到的禽白血病病毒归属于F和G亚群。它们与从鸡中分离到的白血病病毒不同。匈牙利鹧鸪中分离到的内源性病毒属于H亚群,从Gambel鹌鹑中分离的内源性病毒属于I亚群。
各亚群病毒都具有共同的群特异性抗原,这种抗原可以从蛋清中、鸡体的各种组织中以及体液中检测到。
流行病学特征
经卵垂直传播是鸡白血病病毒的主要传播方式。鸡蛋的水平感染频率较低,但用感染的鸡蛋孵出的雏鸡将终生带毒,有免疫耐受性,不会产生AMV抗体,增加了禽白血病死亡的危险性,而且可使后代鸡群的产蛋量下降,并通过鸡蛋而一代代重复下去。所以,本病的特征是垂直传播。其次是发现困难,一旦确诊,全群淘汰。
鸡白血病也可通过接触水平传播。多发生在那些内源感染,而又易感的品种或家系。或因种鸡未免疫、免疫抑制、免疫麻痹等原因,缺乏母源抗体,孵出后在孵化室接触感染。
某些品种鸡群接种马立克氏病毒血清2型、3型的二价苗后,会出现鸡白血病的发病率上升的现象,此现象已被生产实践证实,但发病机理尚不清楚,应予注意。
本病没有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疫苗主要是提高雏鸡的母源抗体,无法降低蛋鸡的死亡率。
临床特征
临床引起的慢性传染性肿瘤病、肝肿大、淋巴或多器官肿瘤,零星死亡特征明显。故也称鸡淋巴细胞白血病。当发生卵巢肿瘤时,产蛋率低下、软壳蛋、成为必然,也可见到血斑蛋壳。因为肉鸡和产蛋鸡的肝脏肿大较为常见,某些地方称做“大肝病”。零星死亡垂直传播的特性决定了育成期即可表现出零星死亡现象。但是,因育雏和青年鸡死亡原因的复杂性,常被饲养者忽略。只有到了性成熟前后,仍然出现持续不断的零星死亡,才能引起鸡场技术人员的警觉。产蛋率低下一些鸡场的蛋鸡群开产后,产蛋率上升迟缓时,一直在20%~30%间徘徊,多怀疑温和型鸡新城疫或H9型禽流感,或者从营养、光照方面查找原因而忽略本病,也是本病危害进一步加大的原因。
软壳单产软壳蛋、蛋壳厚薄不匀、血斑蛋壳,都有可能是卵巢或输卵管肿瘤导致。近年来,在处理汝州、博爱、原阳县一些蛋鸡群疾病中,曾经发现软壳蛋达到46%以上的极端例子。蛋壳厚薄不匀、着色不足和蛋壳无光泽司空见惯,许多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也很少往白血病方面考虑。更多的时候,人们分析病因时,习惯于从光照,Ca、P比是否平衡,维生素D是否足够等方面考虑,而忽视白血病的危害。
毛囊血班发病鸡的微血管肿瘤,可导致内出血或外出血。临床容易观察到的症状就是毛囊微血管破裂后形成的外出血。所以,临床见到头面部毛丛间和肩膀出现绿豆大小的出血斑点时,一定要检查胸腹部、主羽翼和副羽翼、背部的羽毛下,是否有此症状。
避免遭受白血病危害的基本措施
前文已经述及,白血病以垂直传播为主。所以,到没有此病的种鸡场购买鸡苗,是蛋鸡场免受此害的根本措施。其次,饲养中细心观察,及时发现异常,尽早确诊、淘汰,是降低损失的有效手段。
简单易行的确诊办法
不同阶段和季节,应注意不同的异常表现,进而为确诊提供依据。“禽白血病一般发生在性成熟或即将性成熟的鸡群”,或“一般发生在16周龄以上鸡群”,但并没有排除育雏鸡群发病的可能。所以,非蚊蝇季节,头面部、鸡冠、肩膀出血的鸡群,不论处在那个阶段,都应立即携带病鸡和采集病料到县级以上动物疫病防控部门,或大专院校、科研单位检测化验。依次序进行解剖、血液学、组织病理学和超微检查。
以上就是“蛋鸡群白血病是什么蛋鸡群白血病的特征及预防措施”了,养殖者要在日常饲养中细心观察,注意特异性病变,及时发现本病,是减少损失的基本措施。发现鸡白血病后,鸡舍彻底消毒后应空置半年,才可再次启用。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86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