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什么季节是卖农药的旺季
农药主要在4-8月份是旺季 化肥主要在农作物种植前几天及追肥时期还有就是在果树追肥期。
夏季植保是一年中使用农药最多的阶段,怎样做到绿色植保呢?
有效混合使用农药。混合使用后不能增加对人畜的毒副作用,相关成分中间不可以产生化学反应,也无法提升服药成本等。要安全性施药,禁止使用危化品农药。配液、施药要防止农药腐蚀皮肤,严禁夏天下午持续高温时长喷洒农药。持续施药时长不必太长,在打药当场要保管好药水,避免人畜中毒了。特别是微生物农药,阳光中的紫外光对芽胞有破坏功效,阳光照射直射30min,芽胞可身亡50%前后,直射1钟头,则致死率达到80%左右。
因而,施用微生物农药时需在在下午4时之后,阴雨天而无中到大雨,可24小时施用。现在正是农作物的成长期,会频繁地使用农药,喷洒农药前先要知道农药的配制,穿好防护衣戴好口罩,喷洒环节中应做到顺丰喷洒,工作中完了要防护喷洒物,避免人畜结触,搞好本身清除。农药虽美,但是也要有效安全运用。搞好农药需要注意的事项,才能让农药真正成为大家农民朋友的好帮手。依据我们应该预防的对象,秉着高效率轻度广谱性原则,选择合适的农药的类型和制剂。
如预防小菜蛾,斑潜蝇等虫害,可选用生物制品虫蜡克,其具有微毒、高效率的特性;再如拟除虫菊酯类灭虫剂具备广谱性、高效率、使用量少等优点,比有机磷类农药毒副作用低很多。施药要适当。病虫害集中化爆发期,一般一至二次服药就能将病虫害解决整洁。可是,夏天归属于病原菌、虫源受环境的作用比较大,萌生或孵化期不一致,因此保险起见应每过十天,喷洒一次,需持续预防三到四次。
此问题,大家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对服药后外包装空罐、空袋、空箱子、空罐等不能随意丢掉,如田间、深水井内、饮用水源地,要集中统一解决(如今有专门回收利用农药包装的单位,并没有统一回收可集中化焚烧处理或掩埋)。可不能用这些农药空外包装盛装物件,尤其是食品类;施药后器材一定要清理,清洗后水无法倒进排水沟、水沟、江河,尤其是服用饮用水源地。以防污染水源,危害人畜的安全性。服药后器材和剩余的农药应妥善保管(存),不必与农业产品一起储放。
请问施农药的最佳时间是什么时候呢?
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如果发生病虫害,应及时施药。什么时候施用最有效?
不同季节不同作物的最佳喷施时间略有不同。比如温室黄瓜,一般来说夏秋季高温季节,施药的最佳时间应该是上午9点左右和下午4点以后。在晴天。早上9点左右,露水已经干了,温度也不太高。同时也是病虫害活动最旺盛的时期。此时药效良好;下午4点以后,光线变弱,温度变低,夜行性害虫(粉虱和蓟马)开始活跃。此时喷洒也有很高的杀菌、杀虫作用。
实践证明,夏季喷洒农药的最佳时间,无论是粮食作物、蔬菜作物、经济作物还是果树,都应在上午8:00至晚上10:00左右。下午 5:00是什么原因?
这是因为:上午9点左右,露水一般干燥,温度也不会太高。是日出害虫觅食、移动和交配最旺盛的时期。因此,在使用药物时,不会因药物被露水洗涤或稀释而降低其药效,也不会因药物高温分解而影响其药效。相反,此时使用药物,会增加害虫取食和接触的机会,有效提高农药的杀伤力。大约下午 5:00,太阳在西边,是“日落西山的傍晚”。这时光线变弱,夜行性害虫开始活跃(取食、交配等活动)。所以,此时喷药也有很高的杀灭效果。
此外,中午不宜喷洒农药。由于此时的高温和强烈的阳光,一些害虫因害怕强光而躲在背光处,甚至停止活动。此外,药物在高温下分解很快,从而降低药效。同时,中午用药时,药液挥发快,容易导致人畜中毒。 冬春季低温季节,施药适宜时间为下午2时30分至3时30分。由于冬春季节棚内温度较低,早晨树叶露水退去后,光合作用逐渐进入高峰。如果早上喷药势必会影响气温升高,降低光合效率,则不宜在早上用药。
不要在晴天中午喷洒。由于中午喷药时棚内温度较高,高温容易促进药物的分解和药物有效成分的挥发。此外,在炎热的天气里,作物的生命力会变得旺盛,叶子上的毛孔也会张开大。如果此时喷洒药物,药物很容易侵入工作物体,从而大大增加药害的几率。另外,中午施药时,药剂的化学活性会变强,农药的毒性也会变大,很容易造成施药者中毒事故。
农药,和化肥,在那个时期销量大
那我们这个地方来说,农药一般5-8月份用得多,因为这时候虫害也多,再一个因为下雨多有些菌药用的也多。
化肥一般春天播种时用的多。不过也要看是什么作物,我们这主要种大姜,一亩大姜一季要用1500-2000元的肥料
我们这从4月-9月初是销售旺季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86271.html